分享
民族团结进步的临沧实践_胡建军.pdf
下载文档

ID:2320864

大小:1.13MB

页数:2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民族团结 进步 临沧 实践 建军
社会主义论坛 2023 0251党校视窗SOCIALIST FORUM民族团结进步的临沧实践2015 年 1 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希望云南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2020 年1 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时指出,希望云南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大局和云南省突出特点作出的重要部署,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殷殷嘱托。2021 年 8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回信里作出了“维护好民族团结”的重要指示。云南省临沧市是边疆民族地区,有 290 多公里边境线,有 23 个少数民族,其中世居少数民族 11 个。基于边疆民族地区实际,临沧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开展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发展经济社会。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党的领导下,临沧的直过民族从原始社会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第一次千年跨越”的发展奇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临沧各族人民跟全国人民一起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二次千年跨越”的发展奇迹。2021 年 7 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光荣,也是临沧各族人民的光荣。光荣是在党的领导下实现的,临沧各族人民继续唱响阿佤人民唱新歌:“毛主席怎样说阿佤人民怎样做,跟着毛主席哎跟着共产党,哎阿佤人民唱新歌唱新歌,哎,江三木罗。”新时代涌现新理念,临沧的佤族同胞颁布了新时代佤族族训,其中的“我们阿佤人民世世代代心向党、心向国家,永远听党话、跟党走”,表达了心向党的真挚情感,是阿佤人民的心声,也是临沧各族人民的心声。临沧积极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三个心向”“学回信、见行动、办实事”“争做一辈子的好支书”等实践活动,引领乡亲们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方面具有诸多显著优势,如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作了长期努力探索,最终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临沧各族人民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给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结合起来,一体学习领会,一体贯彻落实,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临沧各族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各族人民一家亲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胡建军中共临沧市委党校助理讲师文社会主义论坛 2023 0252党校视窗SOCIALIST FORUM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临沧各族人民有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如过去的“傣族让坝、佤族下山”,民族团结公约和佤山团结之歌等。佤山团结之歌里“一棵竹子不成蓬、两三根竹子才成蓬,一户人家不成寨、两三户人家才成寨”的歌词,就是临沧各族人民一家亲的生动写照。如今,临沧以“银行贷款共同用、特色民居共同建、大事小情共同帮、公益事业共同干、产业发展共同谋、文明村寨共同创”的“六个共同”模式促进民族团结事业,一曲曲“石榴花开艳边疆、颗颗红籽心向党”的民族团结进步之歌在沧江大地持续唱响。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方面,临沧市入选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称号,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和沧源佤族自治县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荣誉称号。临沧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领,以“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街道)、进学校、进军(警)营、进景区、进医院、进服务窗口、进宗教活动场所”为标准,积极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同时,临沧积极实施“石榴红”工程,把 3 个自治县和镇康县列为民族团结进步边境“示范带”,其余县(区)列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圈”,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了“北京边疆紧相连,领袖人民心连心”和“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生动局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主要方面去看,在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在于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才能巩固。临沧通过实施“枝繁干壮”工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有28 个村被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 项,传承人 4 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 项,传承人 43 人;翁丁村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最后的原始部落”,芒团村获得“中华傣家造纸第一村”美誉。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刻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表达,是我国社会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对于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临沧积极推进“三个示范区”建设、乡村振兴和对外开放等,不断向共同富裕迈进;对于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积极发扬各族人民优秀文化和宣传法治思想等,不断改善“社会生态环境”;对于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保持各族人民淳朴、厚道和善良等良好传统,不断提升“风气美”。团结一心守国门临沧各族人民有保家卫国的优良传统,如“班洪抗英”事件、班老回归等。1934 年爆发的“班洪抗英”事件,与广州“三元里抗英”具有同样的性质和政治影响;当时的班洪王胡玉山面对英国的侵略,义正辞严地声明:佤族汉族是一家,九老九代不丢伴,为保中国领土和矿藏,宁死也不投降!1936 年,阿佤十七王共同发布敬告祖国同胞书,声明阿佤山区“自昔远祖,世受中国册封,固守边疆,迄今千数百年,世传弗替”。新中国成立后,班老头人绍兴王、摩邦王、碗莫王等向毛泽东同志写信表示:我们卡瓦族的心永远朝向中国、卡瓦山永远是中国领土,我们卡瓦族人民一定要跟着共产党和毛主席走;1960 年 10 月 1 日中缅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边界条约,班老终于回归祖国。如今,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临沧以“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守边,以“五项工程”兴边,以“五联共建”活边,以“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村民就是一个哨所”固边,构筑“边疆党建长廊”,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落实“五级书记抓边防”和“五级段长制”责任,倡导“边疆稳则国家安、边疆强则国家富”观念,一以贯之弘扬先辈“寸土必争”的优良传统,团结一心守好本土边境沿线和祖国边疆大门,推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向现代化边境幸福村迈进,实现边民富、边关美、边防固。(责任编辑 龙敏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