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196就业与保障2022.12秘书学专业校内实践情况分析及对策研究文/孙康正摘要:在教育改革战略下,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开展校内实践是秘书学专业培养新时代秘书学合格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实际教学培养中,高校对秘书学专业的重视程度还需提高。文章以驻地某高校为调查对象,在分析秘书学专业学生有关校内实践的重视情况、校内实践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丰富高校课程与实践资源方法、构建完善校内实践合作体系、培养组织实践教学师资团队、增强学生秘书职场训练等相关对策,以期为高校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秘书人才提供参考。关键词:秘书学专业;校内实践;高校课程资源秘书作为辅助角色,在核心管理层有着重要的作用。高等院校开设秘书学专业的目的就是为社会机构组织与企业输送专业技能过硬的秘书人才,为企事业单位管理提供优质的辅助人才[1]。为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秘书人才,秘书学专业依托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各个高校设立起来。在培养秘书学专业学生的过程中,高校一方面需注重扎实的、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培养,另一方面需注意培养学生在工作中的基本技能,使其完成复杂业务。现阶段,各高校对秘书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主要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角度倾斜,然而秘书学专业的定位应该朝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提升秘书学专业学生“办文”“办会”“办事”基本技能的必要条件[2]。因此,秘书学专业的培养是一种综合性的人才培养方式,而非纯文科性质的教学。应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让秘书学专业的学生掌握基本专业知识,同时利用实践活动来扩大其知识面与综合能力,使之具备符合秘书在社会工作中所需的技能要求。一、提高秘书学专业学生校内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无论是响应国家培养人才的政策号召,还是回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秘书学专业通过开展校内实践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学生实践能力的高低不仅对学生自己的发展有影响,对于社会的发展也产生重要的影响。提升秘书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其向应用型人才靠拢的必要路径,应用型人才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熟悉行业工作领域,能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3]。当下,不断完善高校秘书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够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秘书人才。(一)社会发展与学生自身发展需求进入信息化时代后,社会对高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培养要求,尤其是对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