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业高校经管类学生学业调查分析_亢秀平.pdf
下载文档

ID:2312611

大小:152.46K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农业 高校 经管 学生 学业 调查 分析 亢秀平
收稿日期:2022417基金项目:本文系 2021 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多学科交融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J2021228)。作者简介:亢秀平(1994),女,山西临汾人,山西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农业高校经管类学生学业调查分析亢秀平,王兴华,刘汝静,王鹏飞(山西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院,山西晋中030801)摘要 学风建设影响学生的个人发展与之后的人生规划,优良的学风能使学生更好地成人成才,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效果的提升。本文在山西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院 2019 级与 2020 级 600 余名学生的学业动态分析与调查基础上,多角度分析整理了农业院校经管类学生在学风上存在的问题,并为学风改善与建设提供了客观与独到的方法措施,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关键词 学风建设;经管类学生;培养方案;举措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6711X(2023)02005003doi:103969/jissn2096711X202302019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学风是一种学习氛围与群体行为,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还能内化为一种向上的精神动力。优良的学风不仅能使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意志情感等发生变化,对成长成才和职业生涯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育人成效、管理水平、培育高质量人才、从而实现“教”与“学”的良性循环的关键。为了进一步知悉影响大学生学业动态的因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我们针对山西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院2019 级,2020 级经管类学生的学业动态进行问卷调查与信息汇总。学院现有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 5 个本科专业,实行大类招生与“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多选择”相辅相成的培养原则,采取灵活的管理模式,实行个性化培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和社会实践平台。现有 2019 级学生 341 名,其中大类招生专业学生 280 名,少数民族学生 6 人;2020 级学生 333名,其中大类招生专业学生 257 名,少数民族学生 10 人。一、对经管类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为了解学院学风的建设情况,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宿舍风气、学院专业分流以及教师教风等情况进行调查。通过线上发放,我们共收回了 513 份有效问卷,并摘取了重要内容进行统计整理与分析。数据显示,59.64%的同学出于自身兴趣选择了就读专业,61.79%的同学听课状态较为认真,91.62%的同学对于毕业规划有明确的方向,62.18%的同学认为宿舍学习氛围良好,这体现出我院的学风建设效果较为显著。基于此,我们对 2019 级 9 个班级大一、大二学年的挂科率情况采取抽样分析,通过抽取整体挂科率较低的经管 1902 班与挂科率较高的经管 1903 班与年级平均挂科率进行对比。大一上学期,由于较多同学未能及时适应大学的生活节奏,大学活动骤然增多,来自学校、家庭的管教约束力变弱,许多同学未能具体做出规划与目标,导致挂科率较高;大一下学期,由于疫情原因,大家在各自家中度过了这一学期,教师实行线上授课,降低了对学生的考核要求,同学们学习态度散漫,导致大一下学期挂科率普遍较低;大二两个学期的挂科率与大一上学期相比也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可见学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验证了统计结果。研究发现,对于专业分流,67.84%的同学认为大一学年是专业分流的最佳时期,并反映大二后分流需重新适应宿舍,分流前课程专业性低,甚至会打乱考研安排等问题。关于教风建设方面,教师在调节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方面需要下功夫,对于教学资源的利用、课堂任务的安排也需多加反思;如何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安排专业课,进而与学生分流期望相互协调,更是值得学院重视的问题。二、对经管类学生学风问题原因分析通过调查问卷调查与班级统计结果分析,我们总结出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自身原因1学习目标未明确大学生活多姿多彩,大家面临学生会、社团等多种选择,容易陷入迷茫。从高中单一学习到现在大量可自由支配时间,因为对未来没有明确规划,所学专业与高考志愿专业不一致、学习没有兴趣以及自制力差等原因,许多同学变得浑浑噩噩,宅宿舍打游戏、追剧或者整天沉迷社团、学生会的学生活动,自习频率较低,难以协调好学习与其他活动时间;同时,经管类专业需要学习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财务管理等难度较大的课程,所以与高中相比,大学课程多、难度大,但投入反而少。上述原因都导致每届学生的大一成绩总体水平较差。2学习态度不端正大学学习环境较为宽松自由,经管类课程安排较为紧凑,课堂教学容量较大,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学生自律,但部分学生很难做到自觉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秉持着得过且过的态度,课前不预习,上课拖拖拉拉,听课马马虎虎,遇到一些难度比较大的课程,上课内容不能完全听懂或接收,作业半05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第 36 卷第 2 期总第 336 期做半抄,应付心态居多,靠考前突击来应对考试;其次,多数学生学习没有自主性,只是按照老师安排进行一些基础内容学习。调查显示,学业上存在问题的学生多为没有把握好上课时间,课堂表现沉闷、做一些诸如看课外书、刷剧刷抖音等与课堂无关的活动。3学习方法欠妥当大学是快节奏的授课模式,很多同学们上课只是盲目抄笔记,对课程内容理解不透彻,未掌握老师所授课程重点,听课效率低,没有真正理解所学科目内容,且课后没有认真复习,进行笔记的整理和消化,不能将预习、听课、复习、总结、作业有机结合,难以达到教师预期的学习效果,且在期末考试前,盲目听从学长学姐的复习意见,复习偏离老师课堂上所讲重点,导致考试效果不理想。4家庭因素成阻力进入大学,同学之间的比较、家庭的变故、自身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如何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如何适应大学学习等各种问题都会直接影响情绪,导致部分同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自卑、内向甚至孤僻等心理,且上学费用也成为家中的一个大负担,但是由于碍于面子等原因不愿意向学校申请相关的贫困助学补助,给自己的学习生活增加了很多的阻力,无心学习。(二)外部原因1生源质量存在差异不同省份受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影响,教学内容教育质量也参差不齐,使得部分同学难以跟上大学统一学习节奏。比如部分来自西藏、新疆的少数民族学生在一些科目中学习水平较差,造成这部分同学学习困难,较难跟上大家的学习进度,从而增加了班级整体挂科率。2部分课程难度较大同学们初入大学后,对专业课知识的掌握是比较薄弱的,对一些应用操作理解起来很困难。但从整体上看,我院偏向文科,知识较好理解,要求要多做练习,记笔记,还要具体进行实际应用,同学们只要努力学习就可掌握并取得较好成绩。课程设置方面,高等数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课程难度较大,且存在教学资源紧张问题。3课程安排存在问题由于学院专任教师的数量较少,且部分教师目前所教专业与所学专业不同,导致总体教学水平不高。学院人才方案培养有待改进,大二学年的专业课程相对较少,把较多难度较大的专业课程安排在了大三学年,且有很多晚上课程,但是大三阶段众多学生急于通过英语四六级、教师资格证等考试,上课无心听讲;其次,专业分流导致一些同学无法准确制定大学期间每个阶段的目标,且分专业之后还需要重新调整班级、调整宿舍,同学们在相互熟悉的过程中耽误了很多学习时间,这也是学风较差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4课堂质量有待提升部分教师科研水平不高,且未探索出适合该课程的教育教学规律与体系、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对课堂管理引导不足、教学管理存在短板,最终导致课程整体培养没有达到教学方案达到的效果。例如,部分老师过于依赖多媒体却忽略了同学们的听课效率与接受能力;部分老师只凭借板书授课却忽略了口音、板书潦草等问题,导致同学们听课效果大打折扣。5特定环境影响学习进入大学以后,同学们的很多活动都是以宿舍为单位进行,宿舍氛围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对比各班的学习成绩可以发现,一个宿舍有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这个宿舍同学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好,反之也是如此;班级氛围方面,大家入学以后,虽然有很多的班级团体活动,但是总体的班级感情与高中相比较为淡薄,加之部分同学性格内向,同学们不能做到互帮互助,互相提升,吸取经验;课堂氛围方面,大一大二期间一般都是大班授课,人数多,课程内容多,老师和学生互动较高中阶段减少,并且很多同学低头玩手机,与课堂脱轨等。6考风考纪有待改进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够严格遵守课堂与考试纪律,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作弊行为。每学期末,学院都会安排考风考纪大会,但效果不明显,学生在难度较大的专业课考试中的作弊频率依旧较大,表明在这一方面的管理仍需加强。三、解决对策及具体措施(一)微观方面1推行朋辈一帮一逐班开展学业动态分析班会,班会上学习成绩靠前与靠后的同学都分别进行分享与反思,各班将朋辈帮扶引入学业帮扶工作中,选择思想素养高、心理健康、品学兼优学生,对学业困难学生进行帮扶,充分发挥学生榜样作用,普遍推行学习小组学习方式,联系专业课教师进行单独辅导,利用课余时间自主约定学习,共同完成课后作业,互相督促笔记,在加强同学感情的同时提高班级凝聚力。2加强班干部管理定期对班干部进行培训管理,力求打造优良的班风、学风和舍风,提高班级凝聚力,为同学们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在对班干部的培训中要创新形式,不拘泥于一些老旧的方法,因人而异,根据每一个同学的性格特点为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与模式,增强班级凝聚力与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与归属感,改善班级学风。3对学生个性开导针对学习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学业预警同学,辅导员逐一与同学和家长联系。通过单独谈话,了解其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充分肯定学生优点、发挥其特长、培养坚强心理品质,引导学生规划大学四年生活学习,做好职业规划。4党员学生带头表率学生党员一般是学生群体中品学兼优的代表,应积极开展相关组织生活,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在生活上帮助同学,关注班内同学思想动态;在学习上积极进取,帮助同学解答学业上的问题;在工作上协助班干部,积极组织班内同学参加各项活动,在学院营造良好的学习与生活风气。(二)宏观方面1实现思政教育“融入日常,抓在平时”将党史学习融入日常,抓在平时,比如组织学生学习党史纪录片、榜样 5 生命线 等,组织学生学习青年大学习15第 36 卷第 2 期总第 336 期湖 北 开 放 职 业 学 院 学 报Vol36No2(GenNo336)2023 年 1 月(下)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Jan(last half)2023团课,把党史学习与日常学习生活有机结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按照“切口小,发力准、效果好”的标准,开展“学党史,铭初心”系列活动,组织各学生党支部、团支部代表以及部分学生干部参观党史教育图片展,利用各种形式将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融入日常生活,将党建工作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召开党史学习系列专题活动,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党员“亮身份”、对党史经典书籍分享、听党史专题讲座、参观党史展览馆、党史主题党日、主题班会、分享我的党史学习体会、我是党员我承诺、百年党史天天学打卡等活动,促进思政教育入脑入心。2督促教职员工“坚定信念,勇担重任”坚持定期召开严肃认真、形式多样的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交流学习体会等。会议上领导班子带头反思问题,查摆自身在学习重要讲话、指定材料与履职尽职方面的问题与不足,号召教职员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对于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实行领导班主任辅导员一对一负责制,实时关切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心理状态,勇担学生学风建设与管理的重任。3支持教师团队“在教中学,在学中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学院要加强与高水平院校的合作交流,支持教师到兄弟院校进行学习交流,让教职工在教中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