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快速掘进支护分析张洋(西山煤电东曲煤矿开拓一队,山西古交030200)摘要:近年来我国煤矿领域发展迅速,这与井下快速掘进技术的广泛应用存在直接关联,但巷道支护技术同时受到的新挑战不应被忽视。为满足井下快速掘进支护需要,近年来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大量涌现。基于此,以东曲煤矿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井下快速掘进支护技术的具体应用,供参考。关键词:煤矿回风巷道快速掘进支护中图分类号:TD3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73X(2023)02-0290-03引言为满足井下快速掘进支护需要,不仅需要关注快速掘进技术,同时还需要关注巷道围岩基本属性,进而解决传统支护技术存在的不足,更好地实现井下快速掘进支护。为尽可能提升煤矿井下快速掘进支护水平,针对东曲煤矿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新型支护方法并进一步展开分析。1东曲煤矿概况以东曲煤矿为例,该煤矿拥有360万t/年的设计生产能力且已经开采较长时间,内部存在大量老窑。由于长期使用的采掘方式较为传统,现阶段无法满足高效率安全生产需要,必须升级开采技术,引入快速掘进技术进行开采。对于巷道支护来说,快速掘进技术会对其造成一定挑战,因此需要升级原有的支护方案,设法实现井下快速掘进支护。该煤矿存在较浅埋藏深度的开采煤层,受持续推进的开采影响,煤层开采深度持续提升,更为复杂的围岩属性同样对支护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保证该煤矿真正实现井下快速掘进支护,选择该煤矿的回风巷道作为研究对象,该巷道的煤层平均厚度、平均倾角分别为13.65m、9.39°,具体厚度、倾角区间分别为8.50~16.25m、4.30°~13.30°,同时存在矩形的回风巷道,宽度、高度分别为5.2m、3.5m。结合实际地质勘察可以确定,该煤层巷道存在较为复杂的围岩属性,褶曲、断层大量存在,围岩受此影响很容易出现破碎问题,这使得井下快速掘进支护难度进一步提升。2传统支护方法图1为案例煤矿采用的传统支护方法,具体为该煤矿长期采用的支护方法,具体选择左旋螺纹钢材料的锚杆用于巷道顶板处,长度、直径分别为2.4m、22mm,锚杆的排距和间距分别为1m、0.9m,具体在W型钢带处布置锚杆,同时使用树脂药卷和高强度托盘,型号分别为K2335(Z2360)、150mm×150mm×10mm。顶部设置有2m×1m规格的钢筋网,使用的钢筋规格、网孔尺寸分别为6mm(直径)、100mm×100mm。巷道左帮联合支护使用塑料网和玻璃钢锚杆,锚杆的长度、直径分别为2.2m、20mm,排距和间距分别为1.0m、1.2m,同时使用树脂药卷和塑钢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