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建筑作为某一时期人们物质与精神文化的外在体现,在设计过程中会受到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也正是建筑环境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才使得建筑各具特色。在现阶段国家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越来越重视的大环境下,建筑环境设计师更应该有机融合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设计出更多兼具功能性与艺术性的建筑[1]。一、建筑环境设计中文化地域性的形成及其表现建筑是人与自然的中介空间,它的发展受到当地自然环境、人文习俗的制约。设计师们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适应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气候,让建筑的环境更加舒适宜居,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不同环境下的建筑设计理念及文化。具体而言,建筑环境设计与地域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融合过程包括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一)物质文化层面的地域文化物质文化层面的地域文化主要指的是不同地区的天然物理环境呈现出来的地域性和选择的建筑材料的地域性[2]。设计师在考察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之后,需要运用不同环境下的建筑物理学开展设计。例如:高纬度地区冬季寒冷需要保暖,夏季太阳光辐射强烈需要遮阳;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需要防潮通风,并且梅雨季节需要防潮排水;靠近极地的地方要防积雪;位于地震带的地区,在房屋结构上要注意防震抗震。这些都是客观条件产生的地域差异。在建筑材料的选择方面,我国北方地区的房屋为了保证保暖性,建筑用材较多,并且材料体积庞大,运输困难,材料费在房屋造价中比重较大;而南方地区房屋结构比较轻便,有些盛产竹子的地区可以就地取材搭建竹楼。南北方的地域差异要求设计师因地制宜地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力学、美学特征。(二)非物质层面的地域文化非物质层面的地域文化指的是不同地区的人在长期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意识形态、人文习俗。首先,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不同的文化模式下对于建筑的尺寸和建筑风格有明显的喜好差别,例如南方地区有精致的江南小居,北方有独具特色的蒙古包。其次,各个地区在团体性的社会活动当中会形成与建筑文化相关联的活动规则、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最后,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风俗习惯的差异,建筑环境当中使用的图案、颜色与建筑功能也有着巨大的差异。例如,我国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居住习惯、民俗,在建筑朝向、选址上有不同的讲究,北方讲究住宅要坐北朝南,南方讲究住宅要依山傍水。总而言之,在建筑环境设计当中融入地域文化,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从物质和非物质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