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筑涂料用极性基团改性聚醚型分散剂的性能研究_罗智明.pdf
下载文档

ID:2286820

大小:1.10MB

页数: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建筑 涂料 极性 基团 改性 聚醚型 分散剂 性能 研究 罗智明
材料研究与应用 2023,17(1):4652建筑涂料用极性基团改性聚醚型分散剂的性能研究罗智明1,张恒通2,林森安1,蔡剑育1,林树东2*(1.广东龙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汕头 515041;2.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50)摘要:以烯丙基聚氧乙烯醚(APEG-2400)、苯乙烯磺酸钠(SSS)、丙烯酸(AA)为原料,按不同比例聚合得到系列多元共聚分散剂,以此研究醚基、磺酸基、羧基这 3 类极性基团对分散剂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仪和表面张力仪分别对聚合物的官能团、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表面张力等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不同官能团及组成比例对水性涂料用粉体的分散效果、涂料细度、粘度、热储稳定性、耐洗刷等应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元共聚体系下以及数均分子量在 4000左右所得分散剂具有更低的表面张力(18.2 mNm1),对应制得的涂料具有更佳的细度(15 m)、更好的热储稳定性(粘度变化值为 3.2 cps),以及理想的耐水刷性(450500次)。关键词:分散剂;水性涂料;分子量;三元共聚中图分类号:TQ423.9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981(2023)01-0046-07引文格式:罗智明,张恒通,林森安,等.建筑涂料用极性基团改性聚醚型分散剂的性能研究 J.材料研究与应用,2023,17(1):46-52.LUO Zhiming,ZHANG Hengtong,LIN Senan,et al.Study of the Properties of Polargroup Modified Polyether Dispersant for Architectural Coatings J.Material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2023,17(1):46-52.随着环保政策的大力推进,现在建筑内外墙涂料基本推行了水性体系涂料。作为一种用水做分散介质的多相混合物,除了施工性和表观状态,其稳定性和耐水性一直是该领域的重点难点。其中,无机超细粒子的分散和稳定,对涂料性能的发挥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1,但粒子较高的表面能会使其朝低自由能方向发生团聚2-3,故必须把这些超细粒子均匀地分散在应用体系介质中4,以实现多相体系的稳定。分散剂是表面活性剂的一类,能在固体颗粒表面进行锚定、隔离,使其稳定悬浮在浆料体系中5-6。分散剂作为一种水溶性高分子,其分散过程分为两部分7-8:(1)锚定基团在被分散物质表面通过范德华力及氢键实现锚固;(2)在包裹被分散物质后,亲水端的基团所产生的电荷排斥及空间效应,从而保持被分散物质悬浮状态近年来,聚合物分散剂和聚电解质分散剂以其优良的分散性能,在涂料等多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9。学者们对此作了大量研究,如双子分散剂10、不同 pH 值对粒子分散效果的影响11、高分子分散剂的开发12等方面。在众多聚合物分散剂中,聚羧酸均聚物由于性能优良有着广泛的用途,但由于其离子基团较密集,在具备理想分散效果的同时,存在涂层耐水不足的情况13-17。聚醚烯烃单体,相比羧酸烯烃类单体以及苯磺酸烯烃单体,具有相对更低的极性和更大的空间位阻,故可预测其在涂层耐水性和分散稳定性方面,相比高极性和低分子量的单体更优。故本实验拟制备一种兼具弱极性基团和强极性基团结构的多元分散剂,并制成涂料评估其分散性及耐水性,以验证上述收稿日期:2022-08-20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1A1515012334)作者简介:罗智明(1990-),男,广东汕头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涂料助剂的研发与应用,E-mail:luozmlonghu.biz;张恒通(1996-),男,河南南阳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从事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E-mail:。通信作者:林树东(1980-),男,广东揭阳人,博士,研究员,从事功能高分子和高分子复合材料基础理论、制备、应用和产业化研究,E-mail:。Material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Email:http:/DOI:10.20038/ki.mra.2023.000105第 17 卷 第 1 期罗智明等:建筑涂料用极性基团改性聚醚型分散剂的性能研究假设是否成立。1实验方法1.1实验原料和仪器烯丙基聚氧乙烯醚(APEG-2400),江苏省海安石油化工厂;对苯乙烯磺酸钠(SSS),山东优索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丙烯酸(AA),过硫酸铵(APS),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正十二烷基硫醇(NDM),广州三旺化工材料有限公司。Thermo IS-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Thermo Fisher Scientific;PL-GPC-50 凝 胶 渗 透 色 谱 仪,Agilent Technologies Inc;BZY-1全自动型表面张力仪,SF-0.4 砂磨分散搅拌多用机,广州标格达实验仪器用品有限公司。1.2合成实验本实验将 APEG-2400、SSS、AA,按不同比例(见表 1)进行聚合反应,其中 1V9V 加入占比单体0.1%的链转移剂正十二烷基硫醇(NDM),10V18V无添加价链转移剂。具体合成实验流程:(1)将 APEG-2400 溶解于适量水中作为底料,加热到 75;(2)以 APS溶液做引发剂,SSS 和 AA 混合溶液作为外加单体,分别同时匀速滴入底料开始反应,滴加时间为 120 min;(3)引发后温度会逐渐上升,反应过程控制釜内温度为(781);(4)反应步骤完成后,降温至 40 以下,用氨水调节 pH为 7.0,并且调节固含量。在设定反应温度下,引发剂摩尔用量定为单体摩尔量的 9%,pH 调节剂统一采用 28%的氨水。主要反应式如图 1所示。根据分散剂的合成结果,13V18V 由于反应速率偏快而导致分子量过大,反应后期出现絮凝的情况,故该实验采用 1V12V 样品进行对比研究。1.3表征测试1.3.1傅里叶红外(FT-IR)表征本实验使用 Thermo IS-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分散剂样品进行官能团的表征,用于证实合成的有效性以及官能团对分散效果的影响程度。实验中原料和产物的红外表征采用高纯度KBr进行压片处理,测试选用的波数范围是4000500 cm-1。1.3.2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实验采用 PL-GPC-50 凝胶渗透色谱仪对实验表 1分散剂不同单体组成质量比Table 1Composition mass ratio of different monomers of dispersant配方编号1V&10V2V&11V3V&12V4V&13V5V&14V6V&15V7V&16V8V&17V9V&18V单体组成含量 w/%APEG-240066.750.033.366.750.033.366.750.033.3SSS33.350.066.716.625.033.3AA33.350.066.716.625.033.3图 1反应合成路线Figure 1Reaction synthesis route472 0 2 3材料研究与应用样品进行分子量的表征,以对比不同分子量与分散效率之间的关系。将所得样品采用乙醇沉析、干燥粉碎后,用0.1%的 NaNO3溶液配成 0.3%稀液,过 0.45 m 滤膜后进入凝胶色谱仪中进行测试,其中柱温设为 35。1.3.3表面张力测试表面张力是评价分散剂性能最普遍的方法之一18。实验采用铂金板法19对分散剂样品的表面张力进行表征,该法能克服铂金环法的不足20,同时无需进行换算,测定结果为到达最大测量时间时的最后 5个测量值的平均值。先用样品预润湿铂金板 45 mm,当铂金板和液面脱离后,调节样品台使试样缓缓上升,直至铂金板底边刚好和试样表面接触,记录表面张力仪的稳定读数,降低样品台直至铂金板和液面脱离。1.4应用评估建筑涂料中,最主要的两个方面是分散效率和耐水性。细度21、粘度22、热储稳定性23、耐洗刷24 这 4个指标是评判分散剂效果以及耐水性好坏的关键。为快速确定水性涂料中各类分散剂的用量,本实验采用丹尼尔流动点法确定分散剂的效率和最佳用量25-26。实验中将分散剂调为 25%的水溶液,分别滴加到 20 g 的不同粉体中,对比不同分散剂在不同粉体中使之开始出现流动状态时分散剂的用量,因而数值越低,其润湿效率越高。确定好分散剂用量后,将分散剂以同等固含量比例添加到同个内墙配方(见表 2),保持同等的固含量、搅拌顺序、温度等。分 别 按 GB/T 9756-2009 合 成 树 脂 乳 液 内 墙涂料27-28要求对上述 4 项指标进行评估29。其中,7 d 热 储 之 后 的 细 度 和 粘 度,均 采 用 分 散 盘 于600 rmin1下搅拌 1min后进行测试。2结果分析2.1红外光谱实验在不同官能团合成的共聚分散剂中挑选了3 个较佳的样品 3V、6V 和 9V,其红外光谱如图 2 所示。从图 2 可见:34603420 cm1附近为羟基伸缩振动峰,可能为醇羟基或羧羟基;1726 cm1附近为羰基伸缩振动峰,1200 和 1100 cm1附近的双峰为醚基伸缩振动峰,3V 和 9V 在 1035 和 1008 cm1附近的双峰为硫氧键伸缩峰。这是由于 3V 含有羟基、醚基和硫氧键,可判定为 APEG 和 SSS 的共聚物;同理,6V 中含有羟基、羰基和醚基,可判定为APEG 和 AA 的共聚物;9V 中含有羟基、羰基、醚基和硫氧键,可判定为 APEG、SSS 和 AA 的三元共聚物。因此,根据红外光谱分析的结果可知,本实验设计的单体,均能形成对应的共聚物,即合成目标产物。2.2凝胶色谱分散剂 GPC测试结果见表 3和图 3。通过对表 3和图 3分析可知:3V、6V 和 9V 在添加链转移剂情况下,数均分子量可控制在 10 000 以内;无添加链转移剂的 12V,分子量升高至 15 000以上;同时,从分子量分布指数 PDI来看,链转移剂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聚合的均匀程度,使分子量分布图 2分散剂(3V、6V、9V)红外光谱Figure 2Infrared spectra of dispersants(3V,6V,9V)表 2内墙涂料配方Table 2Formula of interior wall coating制漆阶段打浆料(搅拌速率1200 rmin1、搅拌时间 30 min)调漆料(搅拌速率600 rmin1、搅拌时间15 min)原料水消泡剂润湿剂分散剂(按25%固体分计)重钙粉钛白粉滑石粉苯丙乳液水杀菌剂消泡剂成膜助剂流变助剂pH调节剂占比(质量分数)/%31.80.21.20.835.04.57.013.05.20.20.10.80.10.148第 17 卷 第 1 期罗智明等:建筑涂料用极性基团改性聚醚型分散剂的性能研究更为狭窄,3V、6V 和 9V 的峰面积集中程度就要远高于 12V 的谱图。再结合分散效率看,数均分子量低于 10 000的,分子量分布在 2以内的,对于本实验粉体的分散更有利。因而说明聚合物分散剂的分子量必须提供足够高的链长以形成一定的空间位阻效应,防止颜料团聚,但链太长也容易导致粒子间的“架桥”效应引起折叠而团聚,因此太高的分子量也会降低分散体系的稳定性30。2.3表面张力测试实验对筛选样 3V、6V 和 9V 分别进行表面张力测试,结果如图 4所示。从图 4可见,筛选的 3种分散剂样品的表面张力大小的排序为 3V6V9V,恰好与热储稳定性从低到高排序 3V6V9V 相一致,说明表面张力越低分散效果可能会越好。同时,说明多官能团的结合及更低的分子量,可以得到更低表面张力的产品,即分散效果更好的共聚分散剂(PASA)。2.4丹尼尔流动点对比丹尼尔流动点法测试结果如图 5 所示。从图 5可见:APEG 占比高的三元共聚样品的润湿效率较快,其比二元共聚的润湿效率要高;二元共聚物中,含羧酸基团的样品比苯磺酸的润湿效率要高;13V18V 样品的暴聚现象,表明无链转移剂容易导致分子量的上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