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浸润式遥感科普类选修课思政建设与实践探索_马浩然.pdf
下载文档

ID:2285567

大小:1.16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浸润 遥感 科普 选修课 建设 实践 探索 浩然
技术探讨地理信息世界GEOMATICS WORLD第29卷 第6期2022年12月Vol.29 No.6December,2022浸润式遥感科普类选修课思政建设与实践探索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Exploration of Immersive Remote Sensing Popular Science Elective Courses引文格式:马浩然.浸润式遥感科普类选修课思政建设与实践探索J.地理信息世界,2022,29(6):116-119.马浩然天津农学院 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天津 300392基金项目:天津农学院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2020-7)、天津市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B201006101)、天津农学院本科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2021-C-01)作者简介:马浩然(1988),女,辽宁葫芦岛人,研究实习员,硕士,主要从事遥感与高等教育管理工作E-mail:收稿日期:2021-10-08MA HaoranCollege of Agronomy&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92,China【摘要】思政建设要求深入挖掘提炼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将教学向思政转化。选修课思政建设能够利用自身横断面式特点,面向更广的教学对象构建浸润式、引导性的思政教育路径。浸润式遥感类选修课思政建设能够挖掘和提炼遥感技术蕴含的地理、空间、人文、国家等思政要素,通过内容、形式、方法多个角度创新,发挥开放性、影响力大等优势,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思政育人目标。研究成果可为不同类型院校开展遥感类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关键词】课程思政;选修课;浸润式;遥感;育人【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86(2022)06-0116-04Abstract:Curriculumideologicalandpoliticalconstructionrequiresvariouscoursestodeeplyexplore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lementsandmoraleducationfunctionscontainedintheextraction,andtransform“curriculumteaching”into“curriculumideologicallyandpolitically”.Theelectivecoursesforideologicalandpoliticalconstructioncantakeadvantageofcross-sectionalcharacteristicstoconstructanimmersiveandguiding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pathforalargerteachingobjectrange.Toconstructimmersiveremotesensingelectivecoursesideologicallyandpoliticallycanexcavateandrefinethegeographic,spatial,humanistic,nationalandotherideologicalandpoliticalelementscontainedinremotesensingtechnologyandindustry,innovatefrommultipleperspectivesofcontent,form,methods,andexertadvantagesofopennessandgreatinfluencetoachievethegoal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of“moisturizingthingswithoutsound”,Theresearchreasultcouldprovideareferencefordifferenttypesofcollegesanduniversitiestocarryoutideologicalandpoliticalconstructionofremotesensingcourses.Key words:curriculumideology;electivecourse;immersivemethod;remotesensing;educatepeople0 引 言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的世情和国情,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1。各类课程要深入挖掘、提炼课程内容蕴含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将课程教学向课程思政转化,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2。公共选修课思政建设有利于改善必修课思政建设发挥受限的局面,发挥公共选修课灵活3、开放的授课手段及受益学生范围大、影响力强的特点,赋予课程丰富的思政要素,能够让课程思政这潭水活起来,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形成双螺旋式的体系4。选修课思政建设能够利用自身横断面式特点,捕捉思政要素,面向更广的教学对象构建浸润式、引导性的思政教育路径,实现思政育人的目标。1 遥感科普类选修课思政建设优势遥感学科知识技术性强、市场范围广、发展与时俱进,适于做科普性引导教育和思政教育。遥感科普类选修课可结合遥感学科的特性,易于延伸覆盖到相近的学科如地理信息、摄影测量、测绘等领域的知识,通过遥感科普教育可培养学生科技探索、求真务实能力。遥感1172022年 第6期技术探讨学科与地理、环境、农林类学科交叉较多,开设遥感类选修课能起到科普和拓展知识的作用。遥感科普选修课可结合遥感前沿知识和技术,弥补必修课教材知识点缺乏与时俱进的现象5,课程内容可结合遥感时事,融入丰富的思政元素。2 浸润式遥感科普选修课思政建设思路 与探索2019 年秋季,天津农学院开设公共选修课遥望地球,探索天地变化,课程定位为遥感科普类选修课,通过 4 个学期的授课探索与实践,发挥公共选修课灵活结合思政的特点,将蕴含遥感技术的视频、图片、案例等素材融入课程,重点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为依托展示遥感事业发展历程,展示中国和世界丰富的自然资源、文化差异,采用课堂讨论与定期反馈机制,实现遥感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科普教育和思政传递。2.1 丰富地理视角,激发学生探索遥感技术的兴趣课程以地理的视角唤起同学们的兴趣,通过从太空看地球人造地球太空遥望纪录片展示卫星俯瞰下的全球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借助卫星探索世界。采用航拍中国系列纪录片和60 万米高空系列视频等展示国内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展示地理与文化的有机融合,令地理要素在文化展示中得以丰富,文化在地理视角的转移与切换过程中得以传承和发扬。播放不同城市航拍纪录片丰富学生对自然资源环境特色和文化差异的了解,在展示航拍中国之天津和60 万米高空看天津时,唤起了学生们强烈的共鸣,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兴趣。课程系列视频中丰富的人文、风俗、历史演变信息,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文化价值认同感,引导学生尊重差异的文化并用包容和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事物。课程注重科普性教育而非知识点的记忆,采用视频、图片的形式将遥感知识呈现给学生,从自然角度到人类文明角度,从低分辨率到高分辨率影像逐步展示与介绍,在展示中总结遥感工作取得的成绩,在总结中传递思政要素与国家的发展变化,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探索世界(表 1)。2.2 以遥感事业和典型人物为思政切入点,激发学生爱国情怀介绍我国遥感事业的发展是遥感课程思政的一大特色。近年来,我国在卫星、无人机等领域取得很大进展和突破,使国产遥感数据逐渐满足需求,不再受制于数据之困。授课过程中通过对比国产遥感和国外遥感卫星体系的技术参数,重点讲述国产高分系列、资源系列、环境系列公益卫星,以及高景一号、北京二号、吉林一号等最新的高分辨率国产卫星技术参数和产品,彰显国产遥感数据日益强大。课程总结国产遥感技术战略突破进程和技术优势,增强学生四个自信、政治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充分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掌握科技核心技术的重要性。此外,课程设置中国遥感事业篇专题并嵌入典型纪录片6,展示遥感事业中涌现出的优秀集体和个人的先进事迹,用榜样传递出的情怀和精神育人。2.3 遥感科普,唤起不同专业学生的认同感课程通过设置行业应用模块,重点讲述遥感在国土、农业、林业、水文、环境等行业的应用现状,使遥感与不同专业学生更加贴近。农业方面,通过卫星照我去种地视频展示前 NASA 遥感科学家归国创业,服务农业的故事,以此引导相关专业学生积极为农业做出贡献;林表 1 系列纪录片课程思政元素汇总Tab.1 Summar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series documentary courses视频名称内容简介思政元素传达东方红一号卫星讲述 1970 年我国首颗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的故事我国自主研发卫星,艰苦奋斗,成就国家事业,增强政治认同和民族自豪感开讲啦:童旭东国家高分总设计师国家高分总设计师童旭东讲述国产高分系列卫星研发的过程,高分系列卫星服务中国和世界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是保证质量的关键,高度的责任感、团队协作是任务完成的关键,遇到失败不怕困难和挫折,坚持就能突破微小卫星中科院微小卫星研究院微纳卫星研究所所长讲述微小卫星设计的独特魅力。求真务实,自我超越,不断创新与探索宇宙中国之盾星载成像雷达研发中国电科院研发机载雷达、星载雷达的艰辛历程及参与汶川救灾的经历团队协作,突破技术封锁和难关,攻坚克难,服务国家创新一线遥感先锋武汉大学数字摄影测量网格处理系统在航空摄影中的巨大作用,辅助航空遥感监测灾害与时俱进,自主创新,技术改变人类生活,打造国际一流技术马浩然.浸润式遥感科普类选修课思政建设与实践探索118地理信息世界GEOMATICS WORLD第29卷技术探讨业方面,关注我国退耕还林(草)工程为全世界绿化面积增长贡献了 25%7;灾害监测方面,利用视频展示卫星视角下汶川地震 12 周年地表变化;国土方面,通过丈量国土新精度系列视频展示我国国土资源调查利用遥感技术不断创新;社会地理方面,通过夜光遥感数据展示夜光经济和光污染、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监测。课程在扩大学生视野的同时,增强学生对技术创新和应用的渴望,引导学生思考遥感如何与本专业结合、如何继续学习与创新。2.4 关注遥感热点与新技术,保持课程新鲜度遥感以遥望地球的姿态和全新的视角记录着人类和地球的变化,易于结合全球热点事件,保证授课的新鲜度和对学生的吸引程度。通过真实的遥感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世界趋势,如 2019 年国庆阅兵和北京世园会进行时,利用我国高分辨率卫星高景一号、北京二号、吉林一号展示天安门广场阅兵,利用高分六号、高景一号数据展示世园会布局;展示 2020 年 1 月武汉长江大桥在疫情前后的卫星视角下车流量对比;利用国产卫星和国外卫星对比展示亚马孙森林大火和苏伊士运河长赐号堵船效果;2021 年新疆棉花事件发生期间,通过播放纪录片航拍中国之新疆篇展示新疆棉花自动化收割的场景,以遥感视角破除新疆棉花污名化危机;4 月22 日世界地球日、4 月 24 日航天日、6 月 5 日环境日之际分别播放爱护地球、爱护环境等宣传片,以及国家航天遥感事业纪录片,引导学生爱护地球、爱护环境,努力为遥感事业奋斗。2.5 增加课程讨论与评价,有效升华思政要点通过设置学生在课程中的讨论环节,加强授课互动,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在学习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从心理上转变学生对公选课程评价的抵触情绪。课堂上使用超星平台让学生讨论雷达遥感和激光雷达遥感的优缺点(图 1),思索当下不同车企自动驾驶采用哪种类型的雷达遥感,引导学生关注雷达遥感技术的应用情况,引导学生对新技术新热点保持敏锐度,保持学习和吸收新知识、独立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