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今古文创近代汉语词缀“生”研究综述◎徐悦然(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30)近代汉语时期古汉语词汇不断产生新变化,“生”的词缀用法便产生于这一时期。“生”最早作实词,在六朝时期出现词缀用法,唐代这种用法逐渐增多,宋代词缀“生”从构词成分发展为类似事态助词“了”的语法成分,但到明清之际这种用法在口语中完全消失,词缀“生”也丧失了构词能力,只能作名词后缀。本文整理了学界对词缀“生”的相关研究,明确其来源、功能,梳理了“生”由实词发展为虚词的过程。一、关于词缀“生”的研究(一)词缀“生”的来源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在解释《诗经·小雅·常棣》时认为“唐人诗‘太瘦生’及凡诗‘何似生’、‘作么生’、‘可怜生’之类,皆以‘生’为语助词。实以此诗及《伐木》诗‘友生’倡之也。”①他认为词尾“生”直接来源于“虽有兄弟,不如友生”之“生”。石锓(1994年)不同意马瑞辰的观点,他认为“友生”之“生”虽为词尾,但未见接于其他词之后,且“友生”实为凝固用法,如:(1)有士人退朝,诘其友生……他曰谓友生……友生应曰。(《因话录》卷五)且这种只用于名词后的词尾“生”是如何转变为唐宋时期可接于形容词、副词、疑问代词后的“生”是无法解释的。他认为“生”应来源于魏晋南北朝时的“馨”。二者读音相近,在口语中容易发生借用,且魏晋南北朝时的“馨”与唐宋时期的“生”在用法上有继承关系。魏晋南北朝时,词缀“馨”常构成“宁馨”“尔馨”“如馨”等结构。(2)王丞相云:“见谢仁祖,恒令人得上。”与何次道语,唯举手指地曰:“正自尔馨。”(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正自尔馨”即“正是这样”。在此,“馨”作指示代词词尾。随着“如”“若”“那”等泥母字转变为疑问代词,“宁【摘要】“生”最早作为实词使用,词缀“生”出现于唐代前后,后由词缀发展为“类事态助词”,在现代汉语中基本消失。厘清词缀“生”发展过程的同时,需讨论其来源、性质。词缀“生”应产生于六朝并在唐代被广泛使用。其来源应与中古助词“许”有关。在“形容词+生”这一结构中“生”不作词缀,而是表感叹语气的语气词。【关键词】近代汉语;词缀;生【中图分类号】H10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8264(2022)06-0120-03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西北民族地区回族话与回族经堂语、小儿经语言研究”(项目编号:17ZDA311)资助。馨”在古代方言中也可表疑问。石锓认为这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