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责任编辑:王力信息化与计算机教育ComputerKnowledgeandTechnology电脑知识与技术第19卷第3期(2023年1月)《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思政中教与学的相关性研究韦佳佳,任海鹏(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芜湖241002)摘要:在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新背景下,以《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思政示范课的内容为研究对象,应用系统研究方法梳理出“教”与“学”系统思政元素与整体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发现积极的思政教学组织和多数的思政教学效应对良好的学习表现显著正相关。这一研究为后期建设优质的思政示范课打下基础。关键词:课程思政;Python;相关性研究;皮尔逊相关系数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3)03-0152-04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1引言2019年中共中央、中国国务院印发的文件《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阐述了育人的基本要求是“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1]。2020年教育部印发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旨在高校课程教育中要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及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2]。以上文件都阐述了当前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对于育人有“德技并修”的目标,然而想要实现双向目标的方法就是将思政素养教育与学科课程内进行整合。那么探究如何实现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思考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对专业学习本身的影响如何,都是课程思政建设所面临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Python程序设计的教与学的课程系统内容进行分类分析,以统计学的相关性方法佐证思政元素对课程的影响程度是正向有效的。综上,该研究课题对计算机类课程示范建设有着建设作用和意义。2Python思政课程教学实践研究2.1Python思政课程概述《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思政示范课》的建设是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依据学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接行业、企业和社会需求,通过培养学生扎实的Python编程基础知识为主线,实现思政教学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基因式融入。其建设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相互配合,协同工作。课程教学内容的表示、组织和管理是课程内容构建的核心。本文将以“Python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分析对象,按照教学步骤和教学规律将教学过程中代表性的特征行为进行划分。2.2思政课程教学系统的总体分析教学系统分析是教学设计成功的基础,只有明确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