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东北“加减乘除”攻难题东北“加减乘除”攻难题本报记者乔杨何勇孔祥武郭舒然方圆《人民日报》(2015年11月13日01版)“即便你能造出卫星,但有地方给你发射吗?”10年前,宣明带着他的同事们,“悄悄地,但热火朝天地”研制卫星时,不是没有人质疑。“卫星发射一直受计划经济影响,市场化程度低,约束比较多,但我坚信这方面迟早会放开。”曾任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所长11年的宣明,等到了这天。上个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吉林一号”奔向浩渺苍穹。正如“吉林一号”升空引人瞩目一样,长光卫星公司的股权结构同样引人关注。股东包括吉林省政府、长春光机所、2家民营企业及光机所科研骨干。在公司成立之初,吉林省中小企业及民营经济发展基金注资2亿元。宣明现任这家公司的董事长。长光卫星公司股权结构之变,折射出东北步入改革深水区的一个侧影。在中国经济榜单上,东北三省的表现颇为“扎眼”:从去年至今年三季度,经济增速一直排在全国最后五位,主要经济指标数字不太好看。毫无疑问,东北地区目前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有全国“三期叠加”等共性方面的原因,也有自身产业结构、体制机制等个性方面的问题。一汽“打喷嚏”,吉林可能“感冒”;大庆油田“咳嗽”,黑龙江就会“发烧”。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不能再唱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二人转”,而应做好“加减乘除”,“现在加法多,其他少,亟待补课这个问题不解决,老工业基地难以凤凰涅槃、腾笼换鸟。”速度重要,方向更重要。向着新航标,东北开启了“加减乘除”新航程——做加法,执着追逐“高大上”。“如果不是未雨绸缪研发智能数控机床I5,我们可能迈不过眼下这道坎,市场需求变了,产品也要随之而变。”辽宁沈阳机床集团党委副书记李文华说,从做普通机床到做高端机床,由“制造”变“智造”,虽然整个机床行业大面积亏损,I5却供不应求,生产线满负荷,订单超过4000台。上半年,数控机床产值占沈阳机床产值的77%,比去年同期提高7个百分点。加法发力更精准,不再漫灌式投资,改用滴灌喷灌。传统产业在“老中生新”新兴产业正“无中生有”。做减法,淘汰落后“稳准狠”。随着最后的P15A247802盘锭下线,中国铝业抚顺铝业公司电解铝生产线全线停产。曾经生产出共和国第一块铝锭,有着80年历史的抚铝,从10月24日起不再产铝,转产铝用碳素制品。“对于只有产值,没效益、没税收的项目,过度消耗土地、环境等资源的项目,再也不能引进了。”东北一个市的主要领导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