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王南湜,哲学博士,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典哲学的比较与汇通研究”(16ZDA097)阶段性成果。·学术探索·《学术界》(月刊)总第297期,2023.2ACADEMICSNo.2Feb.2023“双重逻辑”说所开启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探索之路〔∗〕王南湜(南开大学哲学院,天津300350)〔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有效地改变世界为鹄的,其理论之中必然内在地包含着决定论与能动论之张力,而孙伯鍨先生通过对马克思早期著作的精深解读所阐发的“双重逻辑”说,不仅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界最早揭示出了这一张力问题,开启了一条富有成效的理论探索之路,引领了学术思想的发展,从中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成果,而且这一探索之进路还展现出了一个极为广阔的理论空间,有待人们去深入开掘。〔关键词〕能动论;决定论;人本逻辑;科学逻辑DOI:10.3969/j.issn.1002-1698.2023.02.001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自适配改革开放之能动精神而将主体性原则引入理论体系之中以来,便须面对如何适当地处理能动论原则与决定论原则之间的关系问题。〔1〕对于这一重大问题,孙伯鍨先生的独特贡献是以其“双重逻辑”说而开启了一条通过基于对相关经典著作的深入系统的研读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过程之思想进展方向与节点,从中探寻对此问题的解决之道。这一探索解决问题之方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探索之路,从而也就富有成效地引导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深入发展。〔2〕孙伯鍨先生的这一探讨方式亦使笔者受益匪浅,缘于此,〔3〕特撰此小文俾使孙先生所开启的此一探讨方式得以进一步彰显,以使之为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之发展持续贡献其思想力量。一、“双重逻辑”说的缘起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界近几十年来所持续关注的一个中心问题,便是如何理解和处理马克思哲学之中的能动论与决定论的关系问题。正是在对这一重大问题的探讨之中,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界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孙伯鍨先生以其对马克思早期著作的精深解读所阐发的“双重逻辑”说。也正是这一“双重逻辑”说在笔者对这一问题的探讨陷入停滞不前之际,被引导向了一条可—5—深入展开的正途。不仅如此,在笔者看来,事实上这一“双重逻辑”说及其研究方法,亦在整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