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红旗渠精神对新时代践行群众路线的启示.docx
下载文档

ID:2106751

大小:22.37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红旗渠 精神 时代 践行 群众路线 启示
红旗渠精神对新时代践行群众路线的启示 魏红彦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根本工作方法。红旗渠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典范,从其修建的研究决策,到力量发动,再到最后修成,都充分表达了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不仅丰富和开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也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守初心、担使命〞、提高国家治理本领提供了实践遵循。 【关键词】红旗渠精神;新时代;群众路线 一、新时代践行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群众路线那么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强调既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各领域,又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阶段,还要在主体、目标、动力和标准等各方面,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这是对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方法论的科学总结,深刻表达了新时代党贯彻群众路线的时代特色。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 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自己定位为“群众的党〞,把群众路线定位为党的生命线。如果说不怕牺牲、奋勇斗争是革命年代党的初心和使命的表达,那么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就是新时代党的初心和使命的表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也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生命工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忘记初心和使命,我们党就会改变性质、改变颜色,就会失去人民、失去未来。〞 〔二〕践行群众路线是开创新时代社会治理新局面的制胜秘诀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平安。〞一切社会治理的过程本质上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离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党的事业将无法继续、社会主义理想将无法实现、历史使命也将无法完成。群众不仅是社会治理的受益者、评判者,更应是积极的参与者。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通过党建引领,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效劳、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群众路线为新时代社会治理提供了根本路径,更是进一步开创新时代社会治理新局面的制胜秘诀。 〔三〕践行群众路线是严厉整治“四风〞的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说到底是没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没有认真落实群众路线,侵害群众利益,成为党群干群关系的“隔离墙〞。从2023年党章修改明确写入“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到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再到2023年“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作为专项整治重要内容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一系列整治“四风〞的严厉举措出台,广阔党员干部切实改良了工作作风,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群众路线教育成果进一步得以稳固和拓展。 综上分析说明,践行群众路线是适应新时代新特征新开展新要求,并经过实践验证不断丰富其内涵,具有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逻辑必然。 二、红旗渠精神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典范 〔一〕党的正确决策与群众的愿望高度契合 历史上,长期困扰林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关键问题就是缺水。林县县委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归宿和出发点,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克服一切困难,下定决心引水,这正是共产党人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上、践行群众路线最鲜明的表达。 〔二〕推行“五同〞工作法,密切干群关系 1960年,林县县委决定在全县干部中推行“五同〞工作法,即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商量解决问题。经过细化和改良,这一方法标准为“五结合工作制〞。红旗渠工地“五结合工作制〞的推行是干部转变作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具体化。 〔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发挥群众集体智慧 在那个年代,人们吃不饱、穿不暖,物质条件匮乏,生活条件艰苦,没有也不可能靠物质调动人民群众修渠的积极性。在红旗渠开工之初,林县县委就通过党的委员会和15个党总支以及320个党支部把工地上的1673名共产党员组织起来,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团结发动群众、推动改革开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林县县委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引导人民群众在自我实践、自我教育中懂得为谁修、怎么修的道理,激发起广阔群众投身修建红旗渠的干劲和热情,人民成为推开工程建设的巨大力量。 〔四〕切切实实为民办实事,不做外表文章、不搞面子工程 修渠过程中关心群众生活,各个工段有专门负责人分工抓生活、办食堂,在粮食极其短缺的年代想方设法让民工吃饱饭。工程指挥部要求民工勞逸结合,严禁夜间加班,并派专人夜间检查。在修渠沿线随时随地为群众解决吃饭、住宿、看病、钉鞋、理发和日用百货等生活上的很多具体问题,表达的都是真诚为民的情怀,闪烁着人民至上的光芒。 三、新时代践行群众路线的思考 〔一〕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 制度优势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党章第一章在规定党员义务时提出:“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以制度的形式要求每位党员履行密切联系群众的义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努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标准、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制度是用来遵守和执行的,这为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提供了制度性保障,真正把群众路线落实到制度建设中。 〔二〕继承和弘扬好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回望我们党99年的奋斗历程,在抗日战争年代,我们党扛起民族大义,和人民群众一起取得了抗击侵略的伟大胜利,建立起来的是与群众生死相依、血肉相连的紧密感情;在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带着人民群众一起开创立设新中国,积累起来的是从积贫积弱到丰衣足食的历史记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征程中,面对新的开展机遇和新的风险挑战,更需要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与时俱进地践行群众路线。 〔三〕提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能力的方法 1.树立践行群众路线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思想中,真正落实到每个党员行动上,下最大气力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通过党建引领,把组织发动群众能力作为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法宝,把善于做群众工作作为看家本领,在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情感纽带。 2.切实加强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能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出正确判断和决策,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才能设身处地地体察群众困难,真心实意解决实际困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调查研究要取得实效,关键在走群众路线,决不能闭门造车。这就要求广阔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用脚步丈量民生,面对面向党员干部、群众征求意见建议,找准问题症结,并会同主责部门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研究,一条政策一条政策分析,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工作举措。 3.领导干部要找准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与效劳群众工作的结合点,探索创新并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成果,不断畅通群众诉求表达的渠道,收集群众意见、倾听群众呼声。主动收集整理、分析研判、解答回应虚拟空间的意见建议,以科技手段密切和群众的联系。 4.多做打基礎、利长远的事,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大力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近年来,从要求“多做打根底、利长远的事〞,反对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到倡导“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再到强调“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贯穿了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任何事情要想清楚是依靠谁,坚持群众路线。广阔党员干部要始终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中提升政治站位,既要选择人民群众急需的事情去干,也要选择打根底、利长远的事情去干,特别是要把那些已经决定了的好事实事,快干、干成、干好,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平安感;不搞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新时代,每一名共产党人都应该始终把表达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方法,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强化做人民公仆、为人民效劳的宗旨意识,带着人民再出发,让红旗渠精神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焕发出新的荣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23. [2]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志编纂委员会.红旗渠志[M].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95. [3]杨贵.红旗渠精神的思考[N].人民日报,1998-1015〔01〕. [4]易昌良,王华春.“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J].人民论坛,2023〔05〕. [5]陈东辉.红旗渠精神:初心和使命的集中表达[N].河南日报,2023〔0705〕. [6]张勇.论红旗渠精神的历史地位与时代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8〕. [7]李中阳.牢记初心使命 旗帜鲜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J].求知,2023〔11〕. [8]王丹,于波.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依据[J].2023〔09〕. 〔作者单位:红旗渠干部学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