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医学院校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x
下载文档

ID:2089936

大小:20.64KB

页数: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医学院校 人文 社科 类专业 学生 党建 工作 存在 问题 对策
医学院校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根底。高校党组织工作中的学生党建工作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当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积极响应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建新的伟大工程〞指导思想,滨州医学院医学人文学院党总支认真分析医学院校中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的思想特点,针对当前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支部与小组良性互动,“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统分结合的党员管理和理论学习模式,将学生党建与学风建设相结合,对医学院校中人文社会类专业学生党建工作进行了有益尝试。 1 医学院校中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特点分析 第一,医学院校中的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往往个性张扬,情感丰富,敢于追赶潮流,乐于表现自己,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比医学生略胜一筹。同时,由于他们思维活泼,喜欢接受新东西新理论,也更容易受国际上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如果引导教育不到位,容易误入歧途。这对于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与常年专注于医学实验和医学知识的医科学生相比,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政治上先进意识更为强烈,更为关注整个社会的开展走向和整个人类在政治制度、经济手段、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开展趋势,在政治生活中表现积极,自觉要求进步的意识强烈。第三,文科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与理工科类专业学生培养方向不同,学生毕业后多到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就业,这使得学生的政治素质培养尤为重要。第四,医学院校中的人文社科类专业起步较晚,缺乏文科专业蓬勃开展的文化积淀。在浓厚的医学学术气氛中,局部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易产生被边缘化的心理状态,对自身开展的目标及定位不明确,对前途感到迷茫,缺乏归属感。 2 新形势下滨州医学院医学人文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分析 滨州医学院医学人文学院(以下称医学人文学院)学生党支部现有党员36人,正式党员19人,预备党员17人,其中,教师党员5人。随着当前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大学生受到国内外各种思潮的冲击,价值取向呈现层次性和多元化趋势,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极大挑战。调研显示,学生党建工作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管理模式单一,局部学生党员缺乏身份认同感和组织归属感。学院法学、应用心理学、英语三个专业四个年级的学生党员全部编入同一个党支部,由于学生党员之间在理论水平、认识高度和专业知识方面存在差异性,单一的管理教育模式,使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弱,难以因地制宜地进行引导教育,出现了局部学生党员缺乏身份认同感和组织归属感现象。 (2)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缺乏有效载体和鼓励机制。通过调研了解到,日常的组织生活形式多以理论学习为主,由于形式单一,缺乏有效载体,学生党员理论水平的提高和思想的进步未能及时落实到行动中,理论和实践脱节。此外,组织内部缺乏有效的鼓励机制,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 3 滨州医学院医学人文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根据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针对学科专业特色,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医学人文学院学生党建工作进行了大胆尝试: (1)理顺党支部内部体制,创新管理模式,增强组织凝聚力。根据专业差异将学生支部划分为三个党小组,每个小组帮带假设干个班级,每名党员帮带假设干名入党积极分子或假设干名团员青年,形成一个主干,三个分支,假设干作用点的网状脉络,纵向通达,横向连接,通过高年级班级帮带低年级班级,高年级学生党员帮带低年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以至普通学生,带动全院学生党建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这种复合式、网络化管理模式,一方面理顺了支部内部的管理脉络,提高了教育针对性;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党员的帮带作用,扩大影响面,增强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学生党员的归属感。 (2)充分发挥党小组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统分结合,完成“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将学生党支部的学习内容分为“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有层次地进行教育。“规定动作〞指由支部统一安排,进行党的根本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根本理论的集中学习,主要目的是提高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自选动作〞指各党小组根据年级专业特点并结合专业知识,在学院内、校内、社会上开展调研和效劳工作,在实践中彰显党员先进性,为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 (3)采用“多对一〞培养模式,创新党员开展培养思路。在教育中,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从强调党的荣耀历史转变到强调党员在促进社会开展中起到的重大作用上来,改变“入党荣耀论〞的笼统提法,树立入党就是向先进靠拢的“入党先进论〞。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上,既充分发挥培养人的主导作用,又调动党小组、辅导员和群团组织的积极性,多渠道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改变原有“一对多〞的低效培养方式,在“一对一〞主要培养联系人模式的根底上建立“多对一〞的高效培养模式。 4 滨州医学院医学人文学院学生党建工作成效 通过创新学生党员管理模式和理论学习模式,健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考核体系等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医学人文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1)提高了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增强了组织归属感。通过划分党小组,将小组活动和支部活动有效结合,增强了组织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了学生党员的党性意识,增强了组织归属感。在2023年“学雷锋〞活动中,学生党支部三个党小组根据小组专业特色,分别开展了心理测量,趣味英语课堂和普法宣传等实践活动,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激发了党小组的创造力,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2)拓展了工作领域,拓宽了工作范围。多元评价体系的引入,使对学生党员的培养、考察及作用的发挥延伸到了公寓和课堂,加强了对学生党员的全程教育和管理,增强了党员模范带头意识;政治理论学习方式的创新,既保证了根本的理论知识学习,又拓宽了党建工作的范围,使党建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形成了互相帮助、彼此鼓励、先进带后进的良好学习气氛。在本年度各类评优中,获得校级以上奖励者比例数较上年度增长了4.7个百分点。 (3)促进了育人目标的实现。根据调查问卷统计显示, 学院93%的学生具有参加党组织的强烈愿望;90.2%的学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82.3%的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医学院校中人文学科的优势,专业定位更为明晰;98.7%的同学表示要秉承“仁心 妙术〞校训,将高尚的医德精神贯穿于学习生活实践,将严谨踏实的做事风格融入到自身开展的实践中。 (3)采用“多对一〞培养模式,创新党员开展培养思路。在教育中,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从强调党的荣耀历史转变到强调党员在促进社会开展中起到的重大作用上来,改变“入党荣耀论〞的笼统提法,树立入党就是向先进靠拢的“入党先进论〞。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上,既充分发挥培养人的主导作用,又调动党小组、辅导员和群团组织的积极性,多渠道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改变原有“一对多〞的低效培养方式,在“一对一〞主要培养联系人模式的根底上建立“多对一〞的高效培养模式。 4 滨州医学院医学人文学院学生党建工作成效 通过创新学生党员管理模式和理论学习模式,健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考核体系等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医学人文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1)提高了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增强了组织归属感。通过划分党小组,将小组活动和支部活动有效结合,增强了组织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了学生党员的党性意识,增强了组织归属感。在2023年“学雷锋〞活动中,学生党支部三个党小组根据小组专业特色,分别开展了心理测量,趣味英语课堂和普法宣传等实践活动,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激发了党小组的创造力,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2)拓展了工作领域,拓宽了工作范围。多元评价体系的引入,使对学生党员的培养、考察及作用的发挥延伸到了公寓和课堂,加强了对学生党员的全程教育和管理,增强了党员模范带头意识;政治理论学习方式的创新,既保证了根本的理论知识学习,又拓宽了党建工作的范围,使党建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形成了互相帮助、彼此鼓励、先进带后进的良好学习气氛。在本年度各类评优中,获得校级以上奖励者比例数较上年度增长了4.7个百分点。 (3)促进了育人目标的实现。根据调查问卷统计显示, 学院93%的学生具有参加党组织的强烈愿望;90.2%的学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82.3%的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医学院校中人文学科的优势,专业定位更为明晰;98.7%的同学表示要秉承“仁心 妙术〞校训,将高尚的医德精神贯穿于学习生活实践,将严谨踏实的做事风格融入到自身开展的实践中。 参考文献 [1] 王宪政,杨爱民.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北京: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10). [2] 张新峰.和谐推进高校的党员开展工作[J].南京:改革与开放,2023(20). [3] 曾剑峰.新建本科院校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探微[J].哈尔滨:学理论,2023(23). [4] 汤昕.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改革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杭州: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23(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