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开展观大学生思想教育论文:分析我国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用科学开展观解读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和过程维度上应具有的三维状态,从而寻找体现与价值取向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生活网络化社会相适应的符合时代特点的有效方法,以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上的创新。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维状态;科学开展观;方法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塑造大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过程,论文涵盖了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2观念、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教育要求。但我们多年来惯用的一套教育模式,总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偏执于“外化〞的影响而无视“内化〞的作用;教育的时间上总是体现其“集中学生〞而无视其“点滴积累〞和“循序渐进〞;教育的空间上总是限于“围墙内的说教〞而无视教育结构的“全面、协调〞和“整体优化〞。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和反思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一、存在的问题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塑造人灵魂的系统工程,仅靠课堂灌输很难完成其使命。当前,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知识化、课程化的做法明显,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政治理论知识的灌输和教育,考核也重在考察学生对理想、道德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工程技术型、职业应用型大学,“工程师〞、“技师〞的培养目标明确,教师只注重对“物〞的处理,而无视人文精神、职业道德、个行开展、思想品德和专业教育的协调培养。长此以往,在学生的意识里,思想政治教育似乎仅仅是一门独立的知识课程,靠死记硬背便可以修到学分。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一个“点对点〞、“人对人〞的具体工程,传统的“灌输〞很难实现与4教育对象的“对接〞。当代大学生逻辑思维兴旺,人际交往频繁,信息来源广泛,留学生论文对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了解宽泛。“灌输〞使他们对所灌输的内容感到迷惑不解,进而会感到成人社会的虚伪,并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反感〞。这种“逆反心理〞和“抗药性〞效果自然十分有限。3.传统的思政教育往往偏执于“外化〞的作用,导致学生的思想表现十分依赖于外部环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无论采取什么方法手段,都应该通过学生自身的思维和情感体验使之“内化〞于心灵世界,变成其自律的品质。但我们常常发现,当学生失去外5部道德标准制约的环境时,不少人就可能会有不道德的言行,甚至在不道德的动机驱使下也会做出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因为自律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