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故文水伯淑人吴氏墓志铭》小考_彭余江.pdf
下载文档

ID:204800

大小:2.03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宋故文水伯淑人吴氏墓志铭 文水 伯淑人吴氏 墓志铭 小考 余江
【文物赏鉴】Appreciation of Cultural Relics2006年7月,肥东县文管所接到报告,在县城店埠镇机械厂商品房开发工地上发现古墓葬,文物工作人员立即前往,并及时进行抢救清理。其中一个墓葬为夫妻二人合葬石砌墓,规格较高。墓室为南北向,南北宽4.6米,东西长4.8米。整个墓葬用青石条砌成,每块石条12米,宽、厚均为0.4米。每块石条相连并有凹凸槽口相互扣接。整个墓葬均被破坏,现场墓顶全无,棺木已被扔至墓外。经清理,出土了石碑一块,墓志一盒,金簪两枚,陶瓶一个(已残),铜币十几枚,墓室内石灰层中夹有大量陶灶、冥币。现对墓志中的部分信息进行梳理考释,以求得对于北宋时期肥东历史文化的补充。1宋故文水伯淑人吴氏墓志铭信息与录文宋故文水伯淑人吴氏墓志铭都梁山杨介撰外弟蔡仍书并题盖述古殿直学士致政王公讳能甫之夫人吴氏,其上世居建安,后徙开封,遂为开封人。故丞相讳充,乃其祖也。故宝文阁待制讳安持,乃其父也。故丞相舒王乃其外祖也。用夫尚书恩进封淑人。政和八年四月六日卒于泗州所寓之舍。是年五月,卜葬于庐州合肥县。夫人赋灵韶异资性婉穆。自其幼时舒王称而异之,常以诗寄文安郡君曰:女复知女工,婉嫕有典刑,文安实舒王之女、夫人之母也。夫人尝侍祖母秦国夫人入觐裕陵,闻其舒王外孙,愀然改容,因命至皇后阁,后解簪珥以赐,闻者歆艳之。及长,笃好读书,博闻强记,通古史诸子说。年十七,归于尚书公。时公方占太学上舍,籍而阅礼明诗,韵于宏深,为时所重。其于夫人尤致睦焉。崇宁元年,公初为左正言。就迁司谏时,作谏藁。夫人在侧,公顾谓曰:今陈直道,触枚贵得罪非吾惧也。荆湖监当或不可免,奈何?夫人曰:至方则碍,岂复能逃?虽岭表亦偕行,况荆湖耶?公释然。崇宁四年,迁刑部尚书。属疾累,上章丐闲,止给宽假,仍锡以请给人。公谓夫人曰:上恩优渥,宁无恐愧乎?答曰:卧家养疾,非义也。再请为宜,不惟行义,亦可以纾灾。公竦然感悟,再请弥坚,遂许之。夫人生二男子、三女子。男与季女早夭,仲女及笄而亡,长女适右司外郎崔瑶。二女素雅发于天资,不幸相继而卒,且嗣久未立。夫人辰烟暮霭,未尝忘怀。乃谓尚书曰:公其老矣,嗣续之,大不可不虑。第自图之,无所忌也。既而复经数载,嗣犹未立,乃共叹曰:为之后者为之子,古今皆然,岂自生耶?公思以弟之子为子,夫人曰:公能安我,幸矣!于是训爱拳拳,过于己出。母慈既著,子孝以成,嶷然有立而克嗣其世焉。夫以清言究征协赞有道,或自绮疏洞见人才,及闻风俗攉贤否,其行已也,实多此类,是以家刊宰执地连王侯夫贵身荣,珠翠满座,方丈盈前,于斯为盛,而夫人食不求甘,居不求丽,曾不以富贵累乎心。至于输怀写【作者简介】彭余江,安徽大学文博专业毕业,馆员,肥东县博物馆馆长,研究方向:文物考古与博物馆。宋故文水伯淑人吴氏墓志铭小考摘要:宋故文水伯淑人吴氏墓志记载了吴氏夫人及其丈夫刑部尚书王能甫的生平。从墓志铭可了解宋代政治、历史、文化情况,特别是吴氏夫人祖父吴充和外祖父王安石都是当朝宰相,反映了当时婚姻门当户对风俗,为研究宋史提供了实物。关键词:宋代;王安石;刑部尚书;肥东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2.24.004彭余江(肥东县博物馆,安徽 肥东 231600)0132022.12(下)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TO CULTURAL RELICS文物鉴定与鉴赏意,采藻及频贤庄美诗,了不容思,皆根道以自乐,馀无他嗜而又光谦庶类,降心细物,笾豆尽诚,德充内则懿溢外姻,昔之贤妇能事,夫人咸臻其极焉。呜呼,宜其寿考,春秋五十有一。悲不偕老耳。尚书公哀托之勤且曰:吾妻忍死而来,嘱公丐铭,其可固辞,因摭其实而之铭曰:穆穆夫人,展彼硕媛,法度生知,德容独善。夫爵虽高,居然勤俭,兰雾之益,笾豆之荐。冰洁霜操,斯义可见,视化如归。神色不变,知彼空华,了无流转,勒铭沉础,昭幽示劝。2墓志出现人物介绍2.1墓志主人信息墓志主人为北宋已故文水伯夫人吴氏,吴氏为宝文阁待制吴安持的女儿,丞相吴充的孙女,丞相王安石的外孙女,开封人,生于治平三年(1066),政和八年(1118)于泗州逝世。因丈夫王能甫尚书的恩荫进封为淑人,生有二男三女,儿子和小女儿早夭,二女儿及笄而亡,长女嫁于右司外郎崔瑶。2.2祖辈信息介绍2.2.1吴充墓志记载:“故丞相讳充,乃其祖也。”吴充,字冲卿,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礼部侍郎吴待问三子,天禧五年(1021)出生,元丰三年(1080)逝世,享年60岁。宝元元年(1038),吴充登进士甲科,初授豪州钟离县尉,应天府谷熟县簿,后历任翰林学士、知制诰、枢密使等职务,熙宁年间,王安石罢相后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政事。吴充死后葬于开封府开封县新里乡大边村,谥号正宪。2.2.2舒王墓志记载:“故丞相舒王乃其外祖也。”舒王即王安石,宋史王安石传记载:“崇宁三年,又配食文宣王庙,列于颜、孟之次,追封舒王。”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天禧五年(1021)生,元祐元年(1086)病逝于钟山,享年66岁,赠为太傅,谥号文。庆历二年(1042),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牵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熙宁二年(1069),被宋神宗升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熙宁七年罢相,一年后再次被神宗启用,不久又罢相。2.2.3秦国夫人秦国夫人,生卒年不详,为吴氏夫人的祖母,也就是吴充的妻子,但据吴正宪公充墓志铭所记:“及公为丞相皆累赠太师中书令,封周夏秦国公。曾祖妣陈氏,亦以吴国太夫人更汉国。祖妣葛氏,自越更唐国。妣李氏自楚更卫国。娶李氏右谏议宥女,封郑国夫人。”吴充娶李氏为妻,封为郑国夫人,这里秦国夫人可能为撰者笔误。现存史料中对李氏记载较少,只知道她是右谏议大夫李宥之女,吴充之妻。受父辈影响,李氏本人在当时的女性群体中可谓才华横溢,甚至有人称赞曰:“赞夫成相业,听子得忠言。”吴充拜相后其被封为郑国夫人。2.3父辈信息介绍2.3.1吴安持吴安持,吴充之子,王安石的女婿,吴氏夫人的父亲,蒙父吴充恩荫,荫补入仕担任同勾当开封府司检校库,后又历任太子中允、同题举市易司等职,吴安持官至太仆少卿,崇宁元年,削职入元祐党籍碑。2.3.2文安郡君文安郡君,王安石的长女,吴安持的妻子,吴氏夫人的母亲,史料中对于她的记载也是非常之少。根据王安石在次吴氏女子韵二首中的自注,吴氏女即蓬莱君。推测文安郡君最初应是被封为蓬莱县君,后又加封为文安郡君。2.4丈夫信息介绍2.4.1王能甫王能甫,安徽合肥人,生卒年不详,史料中对王能甫的记载极少。从郑刚中诗王能甫作葡萄一枝于圆扇之上可以看出在当时,王能甫应是比较出名的书画家。宋史记载,崇宁初,张敦礼被拜为宁远军节度使时,王能甫作为谏官曾说:“敦礼以匹夫之贱,一日而富贵具焉。神宗亲爱隆厚,礼遇优渥,而敦礼诋毁盛德,罪大谪轻。今复与之节钺,无乃伤陛下绍述之志乎!”墓志记载,其崇宁四年升任刑部尚书。2.5其他人物2.5.1杨介杨介,字老吉,又字克一,嘉祐五年(1060)生,卒于建炎四年,江苏泗州人,家世代行医,名闻遐迩。杨介幼承庭训,攻读经学,广交文坛俊彦,善绘画,尤擅画竹。后举孝廉不就,乃发奋攻读医典,继承家技,又受业于张耒门下,尽得其医学真传,医014Vol.243【文物赏鉴】Appreciation of Cultural Relics术大有长进,任州太医生,著有存真环中图。杨介曾以奇方异法治愈宋徽宗等的疑难病症,名震京师。2.5.2蔡仍蔡仍,生卒年不详,史书中并未记载其人,根据墓志,其应为吴氏夫人的外弟。吴氏夫人的母亲为王安石的女儿,王安石共有三女,其中一女早夭,长女也就是吴氏夫人的母亲嫁于吴安持,次女嫁于蔡京之弟蔡卞。由此推测蔡仍应为蔡卞之子。3墓志出现地名、职官考释历史地理与职官制度是研究历史必不可少的要素,对于古代历史地理和职官制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释读墓志内容。3.1职官3.1.1述古殿直学士北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改枢密直学士为述古殿直学士,属侍从职,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改回枢密直学士,无特殊职权,仅出入侍从备顾问,示尊宠。3.1.2宝文阁待制宝 文 阁,宋 朝 阁 名。北 宋 仁 宗 庆 历 元 年(1041),以寿昌阁改名。嘉祐八年(1063)英宗即位后,藏仁宗御书、御制文集于阁内。治平四年(1067)神宗即位,以英宗御书附于此阁,置学士、直学士、待制,恩数于龙图阁同。徽宗政和六年(1116),置直宝文阁。南宋于临安府重建,仍置学士等职。宝文阁待制,北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置,充侍从以备顾问。神宗元丰年间改制,定为从四品贴职,南宋因之。3.1.3左正言左正言,官名,又名正言。北宋太宗端拱元年(988),改左、右拾遗为左右正言,八品。其后多出居外任,兼领别司,不专任谏诤之职。仁宗明道元年(1032)置谏院后,非特旨供职者不预规谏之事。神宗元年改制,始专掌规谏讽喻。凡朝廷有阙失,大事则廷诤,小事则论奏,升从七品,左隶门下省,右隶中书省。南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复为左右拾遗。光宗绍熙二年(1191)复改左右正言。3.1.4司谏司谏,官名,谏诤政事阙失之官。宋太宗端拱元年,由左、右补阙改名,分置左、右。其后,亦有领他职而不预谏诤者。神宗元丰年间改制,左、右各置一人。正七品,凡朝廷政事阙失,大臣至百官任非其人,三省至百司事有违失,皆得谏正,分隶门下、中书两省。3.1.5刑部尚书北宋初尚书为三品寄禄官,宋神宗元丰年间改制后始成为职事官,从二品。刑部尚书掌全国刑狱政令。3.1.6右司外郎此处右司外郎应为右司员外郎。北宋初为寄禄官,神宗元丰改制置一员,从六品,与右司郎中监管兵、刑、工部、案钞房。3.2地名3.2.1都梁山都梁山,地名,在今江苏省盱眙县。据隋书地理志记载,盱眙有都梁山,是隋炀帝建造都梁宫的地方,米芾曾称其为“东南第一山”。3.2.2建安建安,地名,今属福建,墓志记载:“其上世居建安。”现存史料可以考证,吴氏夫人祖上吴通玄,在与陆贽的党争中失利,被贬为泉州司马,后被赐死。吴通玄死后,他的儿子吴睿任浦城县尉,于是将整个家族迁到浦城。此处的建安也应就是建州浦城,也就是今天的福建浦城县。3.2.3泗州泗州古为淮上名郡。北周大象二年(580),泗州正式得名,初治宿预(今宿迁市东南)。其后,州治多次迁徙,自唐开元二十三年(735)至康熙十九年(1680),设治于今江苏盱眙县城内淮河对岸的古泗州城遗址。墓志中的泗州应在今江苏盱眙县。4对于墓志所记事件的考证4.1舒王寄诗墓志记载:“夫人赋灵韶异资性婉穆。自其幼时舒王称而异之,常以诗寄文安郡君曰:女复知女工,婉嫕有典刑。”该句出自王安石寄给其长女文安郡君的寄吴氏女子。0152022.12(下)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TO CULTURAL RELICS文物鉴定与鉴赏4.2吴氏夫人与祖母入觐神宗时的年龄考证墓志中说道:“夫人尝侍祖母秦国夫人入觐裕陵,闻其舒王外孙,愀然改容,因命至皇后阁,后解簪珥以赐,闻者歆艳之。”裕陵是宋人对神宗的称谓,神宗陵原名为永裕陵,后人便以裕陵称神宗。此时皇后应为向皇后。宋神宗共有三位皇后,分别为:钦圣皇后向皇后,“神宗钦圣宪肃向皇后,河内人,故宰相敏中曾孙也。治平三年,归于颖邸,封安国夫人。神宗即位,立为皇后”;钦成皇后朱德妃,“崇宁元年二月薨,年五十一。注册为皇后,上尊谥,陪葬永裕陵”;钦慈皇后陈美人,“建中靖国元年,追册为皇太后,上尊谥,陪葬永裕陵”。后两位皆是追封为皇后,因此神宗在位时皇后应为向皇后。此时,吴氏夫人与祖母见到的也应该是向皇后。再说到此时吴氏夫人的年龄问题,吴氏夫人生于治平三年(1066),通过撰者对于这段的描述,闻其舒王外孙,愀然改容,这里神宗为何会愀然改容,为何偏偏听到她是王安石的外孙女这一段会愀然改容,原因可能是由于此时是王安石已罢相吴充代为丞相之后。王安石先后两次罢相。宋史王安石传记载:“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帝亦疑之,遂拜为观文殿大学士。”宋史吴充传记载:“八年,进校检太傅、枢密使。充虽与安石联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