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础化学》深度融入高职药学类专业知识体系研究_丁其春.pdf
下载文档

ID:204668

大小:1.58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基础化学 基础 化学 深度 融入 高职 药学 类专业 知识 体系 研究
2023年第1期福 建 教 育 学 院 学 报收稿日期:2022-09-19作者简介:丁其春,男,漳州卫生职业学院药学系讲师。基础化学 深度融入高职药学类专业知识体系研究丁其春王司雷(漳州卫生职业学院药学系,福建 漳州 363000)摘要:基础化学是高职药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实际教学中存在学生不重视、不爱学、学不会,教师组织授课困难等诸多问题。教学中除了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外,把化学知识深度融入高职药学类知识体系中是解决基础化学当前困境的有效途径,也是基础化学充分发挥其专业基础课作用的必然选择。关键词:基础化学;高职;药学;融入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884(2023)01-0092-03基础化学 是高职药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根据药学类专业建设和发展需要而从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中挑选出适当内容灵活组成的一门复合课程。该课程基本覆盖药学类专业所授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专业建设和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决定着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能否顺利有效学习。但是,在当前 基础化学 的实际教学中却存在很多困难。如,学生不重视、不爱学,而且学不会,教师组织授课困难等。这些客观事实也进一步导致基础化学 不被学校重视,而被一再压缩教学课时。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近十几年来高职院校持续扩招,生源较为复杂,包括普通高中理科、普通高中文科、中职转段和单独招生四部分1,现在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也加入2,生源质量有较大下滑;二是化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化学课程涉及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以及分子之间的化学反应,比较抽象,而且知识量庞大、逻辑性和系统性都较强;三是职业教育改革持续深入,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和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导向,难学又难教的化学课程被持续压缩,甚至被取消是必然的事,这也进一步造成化学知识支离破碎、难成体系,同时加重 基础化学 的难学和难教程度。不过,化学课程毕竟是药学类专业所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3,从药物的开发研制、合成筛选、临床试验、中试生产、申报上市到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化学知识、原理和技能做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就出现了既重视 基础化学 的基础性作用,而给予其较少课时的矛盾局面。如何有效解决这一根本矛盾,需要重新对 基础化学 课程进行审视。笔者认为,基础化学 并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而是与药学类专业知识存在血肉相连的知识体系。基础化学 只有与药学类专业知识体系深度有机融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发挥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的困境。一、深度融入药学类知识体系是 基础化学 解决目前困境的必然选择(一)基础化学 的基础性地位决定其融入药学类知识体系的必要性药学类专业 基础化学 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必需、够用的化学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后续 天然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 药理学 药物分析技术 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在 基础化学 的实际教学中,教师无意中产生一种偏离主航道的倾向:过分强调和突出化学本学科地位,没有充分认识到该门课程在药学类专业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未能有意识地将该门课程融入药学类知识体系中,从而完全割裂了该门课程与药学类专业的血肉联系,形成了一个与药学类专业知识几乎没有任何信息交流的孤岛,迷失了发展方向,最终导致该课程与药学类专业体系严重脱节,第2期2017年2月NO.7July.2017福建教育学院学报第1期2023年1月NO.1Jan.2023福建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2023年1月第1期专业基础课的基础辅助作用不强,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和延展性,课程所蕴含的专业潜能挖掘不深,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缺乏积极性,教师为教化学而教化学的尴尬局面。重学科而轻专业是在各类教学中容易出现的一种不良倾向4。(二)从专业建设和发展的角度,基础化学 必须深度融入药学类专业知识体系中药学类专业是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够从事药剂师、药品生产、质量检验和医药商品购销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药学类专业知识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发展及社会需求而不断前进的。尤其是在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阶段,药学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满足就业市场多样需求,成了药学类专业建设必须面对的课题。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闭门造车,不顾学生诉求,甚至不知药学为何物,不知药学类专业的就业方向和技能特点,给哪个专业上课都是同样的讲法,更没有强化甚至体现该门课程在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如,培养理想信念、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以及职业选择和操作技能等。该门课程虽然从理论体系上与药学类专业课程有一定的对接,但教师如果不能有意识地去强化和推动,最终也只能是事倍功半、收获寥寥,丧失其应有的作用。(三)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角度,基础化学 必须深入融入药学类知识体系中如前所述,当前高职药学类专业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课堂上接受化学知识存在一定困难。又由于 基础化学 一般都是开设在第一学期,这无疑给了很多学生当头一棒,严重影响了其大学“幸福指数”。很多同学不明白为什么药学类专业还要学习化学,甚至学完了也没有发现与专业课有多大联系。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困惑不闻不问,或者敷衍了事。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强化 基础化学 与药学类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化学知识有意识地融入药学类知识体系中,让学生在 基础化学 课堂上经常闻到“药”味、看到药材图片,懂得药物的成分都是化学物质,明白研究药物的基本方法其实就是化学方法,深刻理解药学与化学的特殊关系,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学习兴趣被激发,既提高了 基础化学 的学习效率,增强了其基础性作用,又能对药学类专业课的学习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二、基础化学 深度融入药学类专业体系的有效途径基础化学 必须深度融入药学类专业体系中,才能解决目前的困境,更好地发挥其专业基础课的重要作用。基础化学 深度融入药学类专业知识体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完善课程标准,主动融入药学类专业知识体系基础化学 是药学类专业的“基础化学”,是学习药学类专业知识的“阶梯”,不是一门“自由飞翔”的学科。基础化学 在课程标准的制定上要强调化学知识为药学类专业知识服务的宗旨,要以培养药学类合格人才为目标来充分发挥 基础化学 的基础作用,凸显化学知识与药学类专业知识的内在联系,强调在化学知识体系中植入必要的药学知识元素,增强药学知识的文化情境,适当增加与药学知识相关的知识点并删减与药学知识无关的知识点,既要重视化学基础理论的学习,也要重视化学技能的培养,为后续专业课程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奠定基础。总之,一切为“药”服务,从根本上规范 基础化学 的开课宗旨、授课内容和授课模式。(二)编写真正符合药学类专业实际需要的 基础化学 教材和教辅材料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工具,选用恰当的教材至关重要。目前国内教材市场上可供药学类专业使用的 基础化学 教材种类繁多,但都大同小异,内容上与药学类专业知识衔接不够,而且存在严重以化学学科为中心的问题:局限于讲化学知识,缺乏对药学专业知识基础辅助作用的充分体现,知识面较窄,缺乏延展性,与药学知识相关联的太少,知识内容虽经历次删减仍较深奥、陈旧。如,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早在2002年国际上就已确定为22种,而当前国内几乎所有教科书表述的仍是“约20种”5。因此,编写真正符合药学类专业需求的 基础化学 教材是当务之急。新编写的 基础化学 教材要有利于药学类专业建设和发展,有利于药学类专业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导向,对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以及 分析化学 模块进一步优化和组合,重点突出与药学类专业知识紧密联系的相关章节,并有意向药学类知识拓展,融入与药学类知识联系的知识元素,拓展化合物的药用价值空间,适当增加课外阅读,如有关化学与药学相关的内容和教辅材料。这样既强化了化学知识与药学类知识的内在联系,又有效解丁其春 王司雷:基础化学 深度融入高职药学类专业知识体系研究932023年第1期福 建 教 育 学 院 学 报决了 基础化学 课时数相对较少而内容较多的矛盾,从而有助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三)教师要优化自身知识结构,主动将化学知识深度融入药学类知识体系中基础化学 主要是讲授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质、变化规律以及分析方法和鉴定方法等,而药学类专业知识主要讲授药物的稳定性、酸碱性、溶出度、颜色反应以及药物的合成、结构修饰、鉴别、配制、储存方法等。从本质上讲,药学类知识中所涉及的药物主要成分都是化合物,对其分析、鉴定及应用的原理也都遵循化学基本原理。而且,化学知识是药学类专业的基础知识,在讲授时是一先一后,二者从知识体系上是可以融为一体的。但是,基础化学 教师一般都是化学专业出身,没有专门从事过正规药学专业的培训和学习,对药学类的知识体系并不是很清楚,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有效地将化学知识与药学知识真正融合起来。因此,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化学知识的全面掌握,更要主动地学习和研究药学类专业的知识体系及其所用的教材等辅助材料,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充分把握化学知识在药学类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将体系不尽完整的化学知识有效地融入药学知识体系中去,才能在讲授化学知识时,随时联系到药学知识。纵观 基础化学 全书,每一节都有很多与药学类知识相关联的地方。比如,烷烃 可联系到凡士林(防治皮肤干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可联系到晒太阳可降低胆固醇并补充维生素D(紫外线可助胆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等。(四)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主动将化学知识深度融入药学类知识体系中新时代的高职学生由于物质上的富足,反而上进心不强、学习兴趣不浓,以至于形成文化基础薄弱的局面。但他们为学习药学类知识而来,为毕业后能从事药学类职业而努力,那么教师将化学知识与药学知识深度融合起来,并不断更新教学模式6,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有效提高其上进心,激发其学习兴趣,巩固并提高其文化基础,大大改善该课程的学习效果。首先,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狠下功夫,选取与化学密切联系的药学知识,努力创造能调动学生激情的学习情境。例如,在讲授 绪论 时,可直接提问:耳熟能详的青蒿素或青霉素是谁发现的?有什么药效?它们的化学结构是怎样的?这样能让学生好奇并紧张起来,通过思考和学习知道化学与药物的特殊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可继续设计调查作业:青蒿素和青霉素能否人工合成?怎样合成?让学生课后查询资料完成。其次,教师要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学习通、智慧职教等教学软件以及多媒体、小视频、微课等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可以选取化学知识与药学类知识密切联系的影视材料播放给学生,并将因课时限制无法在课堂上播放的视频和教学辅助材料上传到教学软件中,让学生课外阅读并完成;再次,教师要因地制宜补充涉及的中学阶段化学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可在课堂上穿插讲授,也可通过上传至教学软件布置课外阅读并完成。通过以上三个步骤,既有助于解决学生基础薄弱的问题,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加强了化学与药学类知识的紧密联系,从而使化学知识与药学知识融为一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参考文献1 肖彩琴.分层次教学在高职化工类专业基础化学课程中应用与实践 J.广东化工,2022(3).2 周彤.扩招背景下高职食品类专业基础化学教学现状及对策 J.山东化工,2021(21).3 霍明明.高职高专 基础化学 教学改革探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22(5).4 周萍,蔡政,朱荔,等.医学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化学“金课”改革探索 J.高等理科教育,2021(4).5 蒋世禄,邹博博.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到底有多少种 J.中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