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握智能家居发展机遇__推进安徽省家电产业创新发展_吴菲.pdf
下载文档

ID:203775

大小:1.29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把握 智能家居 发展 机遇 _ 推进 安徽省 家电 产业 创新 吴菲
安徽科技2022年 6 月第 6 期安徽科技2022年 12月第 12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升级,智能家居的发展和普及势不可当,并逐渐渗透到衣、食、住、行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家电产业有效融合,智能家居的产品、体验和服务不断丰富,家电类智能家居产品逐渐成为全球智能家居市场增长重心。中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拓展了智能家居产业新空间,产生个性化、品质化、绿色化、情感化等消费需求,推动智能家电产品市场快速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家电发展之势不可逆转。在推进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关键时期,安徽省应巩固家电产业的基础优势,把握智能家居发展机遇,加快培育家电产业创新发展新动能,构建智能家电产业新体系。一、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新方向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以人的需求为中心,利用人工智能等众多现代信息技术,将家电家居有关产品集成住宅管理系统,并通过家庭成员和产品之间全方位的信息交互,构建智能化家居生活场景。智能家居已从 2000 年前后发端的单品智能,到 2005 年的智能互联,再到 2014 年的全屋智能,再到现在向以用户为中心的全场景演进,进入空间智媒时代。2021 年以来,在技术创新、市场需求、政策牵引的多重驱动下,智能家居正朝着智慧家庭演进。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全屋系统”范围内,智能家居产品快速渗透。根据 IDC 的数据,2021 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达到 2.3 亿台,到 2025 预计达到 5.4 亿台。从智能家居规模来看,智能家电在智能家居细分市场中规模最大,规模占比超 50%。2020 年(奥维云网),智能电视渗透率为 67.5%,智能空调、智能洗衣机、智能冰箱渗透率分别为 64.3%、19.1%和 17.6%。据预测,到 2025 年,中国智慧家庭市场规模(包含智能家居软硬件售卖收入、通信连接服务收入、工程服务收入等)预计达到8183 亿元,从智能家居到数字家庭将催生一个数千亿规模的新蓝海市场。2.巨头企业竞相布局2014 年开始,国内外家电巨头如西门子、惠尔浦、三星、创维、海尔、美的、格力等为寻找新的增长点,投入大量技术和资本将原有家电产品进行互联网改造而谋求在智能家居领域布局。例如,海尔推出了“海尔智家”;美的提出了“全面数字化、全面智能化”战略;小米、华为、京东、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也各自推出智能家居单品及软件平台以抢占家庭流量入口,如小米的“手机 X AIoT”战略、华为推出的“1+2+N”全屋智能解决方案、京东京鱼座等;小熊电器、石头科技等新兴 IPO 小家电企业也竞相角逐。数万亿的智能家居市场已形成家电、互联网、手机制造商、网络运营商竞争的新格局。3.核心技术快速发展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5G 商业技术的重大突破及商业化的应用推动了智能终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全屋智能生活夯实了连接和计算基石;分布式操作系统、高新音频、人机交互,驱动家庭智能应用更精准、更具智慧。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核心技术的发展加速智能家居产业升级,通把握智能家居发展机遇推进安徽省家电产业创新发展文/吴菲(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摘要:在技术创新、市场需求、政策牵引的多重驱动下,智能家居正朝着智慧家庭演进,家电类智能家居产品逐渐成为全球智能家居市场增长重心。在智能家居市场蓬勃发展的风口,安徽省应发挥现有家电产业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和硬件基础优势,强化顶层设计和引导扶持,系统推进家电产业向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实现产品、技术、服务、解决方案向居住空间渗透,完成智能家电向智能家居行业外在形式的全新塑造。关键词:智能家居;智能家电;发展态势;发展机遇 决策咨询7安徽科技2022年 6 月第 6 期安徽科技 2022年12月第12期过产品与用户的深入交互,使“机器”能够理解人类的想法并付诸实现,用户体验更舒适、更便捷。智能家居已经逐步从单品智能,开始由场景阶段向全屋智能过渡,新的商业模式、新业态创新层出不穷。4.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激发了智能家居产业相关产品需求大幅增长,消费结构升级拓展了智能家居产业新空间,智能型、舒适型、健康型消费占比大幅提高,智慧家庭建设正在形成新消费热点,催生新消费形式。随着消费主力人群的更迭和消费理念进一步成熟,消费者对家电产品的市场定位、文化内涵、场景展示、使用体验等将成为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智能化、个性化、多元化将成为家电企业产品结构升级和创新的发展方向。智能家居为智能家电拓宽物联网之路,场景化、套系化家电与其家居融合成为发展新趋势。二、安徽家电产业优势基础家电是智能家居领域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产业,也是安徽省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十三五”以来,安徽家电抓住消费升级契机,积极向创新驱动转型,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在产业规模、产业体系、品牌竞争、自主创新、关键技术、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全球重要的家电制造基地。在智能家居发展大背景下,应推进安徽省传统家电产业向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追赶发达地区,对此安徽省已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1.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2020 年,安徽省家电行业营业收入达 1613.0 亿元,实现利润总额 75.2 亿元,家电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01 家,主要家电产品产销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十三五”时期,安徽省冰箱、空调、洗衣机、彩电“四大件”总产量达 49870.3 万台,比“十二五”时期增长 21.7%,居全国第二位。全国每三台冰箱、每四台洗衣机、每五台空调就有一台“安徽造”。2.产业配套体系多点发力安徽省家电配套体系完善,形成以合肥、芜湖、滁州为重点支撑,马鞍山、六安、阜阳等多点发力的集家电研发、生产、销售、物流及相关配套企业集群的产业体系,零部件配套率已在 60%以上,拥有海尔、美的、格力、长虹、美菱、TCL、京东方、博西华、惠而浦、康佳等十大龙头企业及近 1000 家配套企业,从业人员达 50 多万。3.品牌竞争力快速提升品牌集中度居全球第一,如博西华、惠而浦等外资国际品牌,海尔、美的、格力等国内知名品牌,美菱、荣事达、扬子等本省知名品牌。2020 年,5 家家电企业营业额超百亿元以上,安徽省格力、美的空调产量超过 2415.4 万台,占全国产量的 11.5%;海尔、美菱冰箱产量超过 1138.7 万台,占全国总量的 12.6%;海尔、美的洗衣机产量超过 1714.6 万台,占全国总量的21.3%,头部企业竞争力快速提升。4.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促进家电产业快速发展。建设拥有 2 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2 个国家级检验检测平台;拥有长虹美菱、荣事达、惠而浦 3 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6 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创新能力为安徽省家电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拥有国家级智能工厂 1 家、省级智能工厂 6 家、省级数字化车间10 家;9 家家电企业进入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5.关键核心技术全国领先新型显示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以显示面板为核心,液晶显示、OLED 柔性显示、硅基微显示到激光显示等门类齐全的从“从沙子到整机”全产业链布局。集成电路企业超过 300 家,已形成从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到材料、装备、创新研发平台和人才培养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科大讯飞、华米科技、国盾量子、科大国创、寒武纪等一批国际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日益成为智能语音、智能穿戴、量子计算、人工智能领域产业创新发展的主要力量。6.智能家居生态建设已形成经验以洞察细分客群,家电企业积极探索推动传统家电向智能家居转型升级,围绕智能家电全产业链目标,以信息技术、互联网思维改造,构建智能家居生态系统,整合上下游企业,形成头部主导、多角色协同的生态发展模式。以安徽省荣事达为例,其把提供智能家居解决方案作为企业的战略定位,从自身优势出发,逐步构建智能家居生态平台,构建了社交客厅、智膳厨 决策咨询8安徽科技2022年 6 月第 6 期安徽科技2022年 12月第 12期房、智尚卧室等多个智能家居应用场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发展形成集家电研发、生产、销售、物流及服务为一体的产业生态体系,形成自身业务和生态发展相互反哺助推的新格局。三、推动安徽家电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随着互联网家电企业强势崛起,家电已由“静止结构的工具”转变为具有“能动智慧的助手”,从制造家电奔向“智造”家居,从一个个体转变为相互联动的整体。安徽省作为国内家电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制造基地,应发挥既有的家电产业基础优势,把握智能家居发展新机遇,强化顶层设计,加快发展智能制造,系统推动家电产业向“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发展,实现产品、技术、服务、解决方案向居住空间渗透,完成智能家电向智能家居行业外在形式的全新塑造。1.加强顶层设计,重塑发展理念抓住安徽省建设世界级智能家电(居)产业发展集群为契机,加强智能家电产业发展的指导性规划及创新扶持政策,创新管理理念和服务手段,以企业为主体,明确发展目标,优化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促进产业集聚。借助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对原有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实施智能化改造,加大创新能力、品牌提升工程建设,加快形成智能家电产业发展新模式。建立市场化创新风险分担机制,加大金融支持,增强企业研发投入和可持续发展动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在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上的重要作用。支持龙头企业围绕智能家电、智能家居、智慧家庭产业链和生态圈,绘制产业链、供应链“地图”,向中小型配套企业开放,形成上下游产业链融合发展新格局。不断拓展家电企业与互联网、电子信息、房地产、服务商等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纵横向合作发展,形成整合发展新模式,构建目标一致、有机融合、共生共存的产业创新体系。2.规范应用与服务,加快标准制定加快成立安徽省智能家电产业创新研究院和智能家电公共服务平台。综合运用政策、规划、标准、资金等多种手段,加强企业间开放合作和引导协同,开展行业规范、技术标准、政策法规的研究和制定,降低企业的创新创业成本。汇集和整理家电行业需求、重大成果、特色资源、关键技术、配套缺项等关键清单,把握产业链、供应链突出优势和薄弱环节,找出短板和关键需求,评估并组织力量开展集成研究和协同攻关。加强统筹保障,提升信息网络、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水平,积极推动产业研究、技术孵化、专利服务、检测服务、核心零配件制造、电子商务平台、专业物流配送、废旧家电回收、售后服务为体系的资源要素集聚,促进产业集聚规范有序开展。协同龙头企业制定智能家居统一设备接入标准协议,实现产品、标准、平台高度统一,开展智能家电互联互通相关测试认证,保障智能家电互联互通安全,实现不同品牌的智能家电、家居产品互联互通,实现快捷、舒适的智能家电使用体验。3.强化创新驱动,重构竞争优势发挥政府和企业的协同能力,构建以核心技术和基础平台型技术创新的生态体系,配套相关财税和激励政策,加强家电企业在高端芯片、设计软件、关键元器件和零部件、关键原材料等不同领域企业紧密合作、协同创新,补短板,强弱项,实现智能家电产业链自主可控。建立市场化、多层次、跨区域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引导建立智能家电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推动高效节能、智能传感、压缩机、主动降噪、交互技术、仿真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开展共性技术研发成果的转化,构建智能家电产业技术创新生态。鼓励生产和商业模式创新,深挖产品品质、科技含量、用户匹配度,支持企业建立平台生态圈,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服务”智能家电定制化生产和商业模式。培育自主品牌和骨干企业,重点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主业突出、产品市场前景好、对产业带动大的企业,鼓励企业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标准,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全球市场,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打响“安徽家电”金字品牌。4.调整产品结构,打造场景式家电立足现有“四大件”产品结构体系,加速对市场和消费者购买信心的培育,坚持从增量需求驱动转向存量换新需求驱动,鼓励企业以拓展多用途冰箱、多功能空调、多品类洗护、多维度显屏等产品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