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刘建秋同志先进事迹材料.doc
下载文档

ID:2022246

大小:54KB

页数:45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刘建秋 同志 先进事迹材料
刘建秋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用生命连线 ——在汶川大地震中以身殉职的刘建秋同志先进事迹 2023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阿坝州XX县区发生了里氏8级的地震。一场巨大灾难突然降临。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国移动成都通信建设工程局一处的抗震抢险工程队队长刘建秋,在抢修阿坝至汶川通信光缆的战斗中临危不惧,舍己救人,不幸被飞石击中,英勇献身,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中国通信员工无私无畏抗震救灾的英雄颂歌。 当飞石落下的一刹那…… 5.12大地震过后,5月13日上午9时,正在四川阿坝州进行“村通工程〞施工的刘建秋接到上级命令,其所率36人的工程队,立即就地转为抗震抢险突击队。刘建秋二话没说,马上组织全队进入临战状态,安排落实突击抢险的各项准备工作。 5月14日下午6点,阿坝州移动通信抢险指挥部命刘建秋一行率抢险突击队迅即抢通马尔康经XX县区至汶川的通信光缆,尽快恢复该路段已中断两天的汶川、XX县区及107个乡镇的通信。 接受任务后,刘建秋率突击队36名队员立即出发奔赴汶川。至15号晨6时,刘建秋和他的队友们冒着余震的危险,连夜抢通了马尔康至XX县区90余公里的通信光缆线路。 天刚放亮,奋战一夜的抢险队伍终于到达XX县区。刘建秋拖着疲惫的身躯,刚准备吃饭,便听说凌晨他们抢通的光缆又被余震破坏,上级要求立即恢复。考虑到刘建秋所率突击队已经累了一个通宵,指挥部打算另外组织人员进行抢修。刘建秋闻讯后立即找到抢险现场负责的公司工程经理张勇,主动要求再上一线:“情况我熟,让我去。〞望着一身灰土,满脸倦容的刘建秋,张勇不忍地说:“有问题没有。你还是休息一下吧。〞刘建秋神色坚决地说:“没问题。〞 就这样,一口饭没顾上吃,刘建秋又随抢险队伍上了一线。凌晨2点半,经过连夜抢修,光缆通信得以恢复,又累又饿的刘建秋才和队友们一同返回XX县区。 5月16日晨,天刚麻麻亮,只迷糊了一会儿的刘建秋带着着抢险突击队又赶赴一线抗震救灾。他们所负责抢修的光缆位于古儿沟至XX县区县城之间的高家庄路段,地势险峻,两山夹一江,江两岸峭壁陡立,光缆路由一侧山崖,高近150米处大片岩壁裸露,地震后疏松的岩石不时从石壁上飞流而下,扬起阵阵尘土,轰鸣着落入江中,激起高高的水柱,景象惊险,摄人心魄。 刘建秋与抢险队的二十余名工友,置险情于不顾,奋力抢险,此时此刻,在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尽快修复中断的光缆,打通到汶川的通信线路。 下午1点25分,XX县区突然发生5.9级强烈的余震,引发高家庄段山体大面积滑坡。一时间地动山摇,山石飞落,尘烟滚滚,遮天蔽日,在地震袭来的那一刹那,眼见离自己不远处的工友李 -12不只我们两个了。〞“他要是不指挥我们跑,他应该找得到地方躲,没有他,我们很多队友就没有了,我心里真得非常难过……〞李维祥说着,眼泪止不住落了下来。 是的,刘建秋走了,而更多的人却因为他活了下来。5月19日18点30分,前方抗震抢险指挥部传来消息:沿着刘建秋用鲜血和生命染红的足迹,刘建秋的战友们连续奋战三天,终于将光缆铺到XX县区。至此,马尔康至汶川的光缆再次全线贯穿。 5月17日晚,在刘建秋英勇献身后,中国移动集团公司迅即作出决定:授予刘建秋“抗震灾抢通信一等功〞荣誉称号。 建秋,你可以安息了。 珠峰的思念 刘建秋在抗震抢险中英勇献身的消息传回他生前所在的四川移动通信建设工程局后,全局上下,都沉浸在巨大的悲哀之中。 十多年来,说起这位言语不多,身先士卒,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小伙子,往事历历在目,大家倍感痛惜。 就像说起昨天才发生的事情,工程局的业务部主任王建,向记者讲述了2023年与刘建秋一道,在川藏高原修建中国移动第一条进藏光缆的那日日夜夜。 那一年6月,刘建秋率工程队20余人来到西藏,任务是架设拉孜到定日珠峰大本营的光缆,为奥运火炬珠峰传递提供移动通信保障。 任务是荣耀的,而条件却是艰苦的。 在海拔5200米的XX县区杨柏村,队伍住在老乡废弃的房屋里,打的是地铺,铺的是稻草。吃水要靠人到4公里之外去背。这么高的海拔,别说干活,走路快了都大喘气。而刘建秋所带着的团队,却特别有战斗力。为什么。就因为他们有一个以身作那么的好队长。早上他比谁都起得早,晚上他比谁都睡得晚,工作中流的汗,他比谁都多。施工中需要人工牵引钢绞线和光缆,这最重最累得活,他一定是在最前面…… 就这样,从拉孜到定日近百公里的光缆架设任务原定45天,刘建秋和队友们的努力下,不到40天就保质保量地提前完工,并创造了全工程局高原施工一个工作日立杆150根的高原施工纪录。 这年7月,在西藏工程完工后,刘建秋率队兵不卸甲,马不离鞍,立即转战四川甘孜,在施工地点,由于交通不便,副食供给紧张,队员们吃肉一时间成了困难。有人便提议没肉吃,咱们在河里打点鱼吧。刘建秋闻讯坚决制止,他耐心地告诉大家:我们到高原少数民族地区施工,是为了造福当地人民,所以一定要遵守民族政策,尊重民族习惯。道理讲通了,大家也想通了。 在施工中,全队员工自觉地遵守党的民族政策,尊重藏族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密切了藏汉关系,赢得了当地藏族同胞的尊敬与爱戴。施工中藏族老乡主动到工地帮助立杆架设,义务帮助,不要任何报酬。基站建成,移动 开通后,当地藏族同胞载歌载舞,给刘建秋他们施工队送来了酥油、糌粑和风干的牦牛肉,称赞他们“像当年的文成公主进藏和亲一样,为我们带来了 -56 第二篇:刘建龙同志先进事迹刘建龙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永晋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o一一年十二月九日 没有哪一种美丽能胜过责任,也没有哪一次感动不源自爱心,更没有哪一种成功不基于道德。他,一名普普通通的煤矿瓦检员,用满腔的爱矿之情默默无闻的实践着,诠释着——他就是永晋煤业公司瓦检员刘建龙同志。 一名通风战线的基层管理人员,却赢得了全矿员工及家属的热切关注。这名普通、憨厚的煤矿工人,但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做人要踏踏实实,不断进取。〞 2023年刘建龙来到矿山时,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当面对百米井下阴暗潮湿的艰苦环境时,他没有退缩,反而更加激起坚韧不拔、咬牙坚持到底的品格。他暗下决心,既然来到了煤海,就要扎根煤海;来到了煤海,就要干出一个样子来。肯吃苦是他的性格,严把平安关是他的准那么。为了学好通风瓦斯技术,他每天随身携带笔记本,把听到的、看到的、师傅强调的内容和不懂的、不会的、有难度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回到宿舍后,对照井下通风系统图和厚厚的几大本专业书籍,反复琢磨、仔细揣摩。功夫不负有心人,日复一日的积累使刘建龙很快进入了“角色〞,成为了一名出色的瓦检工。在工作中无论是检查风流,还是观测瓦斯,炮后洗尘,每一项工作他都认真对待,从来没有半点马虎,用他的话说:“井下作业,来不了半点虚假,何况我是一名领导信任,工友们认可的瓦检员,我要为大家的平安负责。〞 煤矿生产平安大于天,最重要的平安工作就是防治粉尘、火、瓦斯等自然灾害,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一通三防〞。而瓦斯检查员又是“一通三防〞这个重要关口的排头兵。在瓦斯检查中,偷懒、耍滑,或者任何一丁点的疏忽大意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恶性后果。瓦斯检查费心费力,但刘建龙同志常说:“我既然选择了瓦检岗位,既然矿山需要,我就责无旁贷。作为瓦检员,我感到身上的责任重大,所以我要求自己的工作必须做到零失误。我们的工作做到60分是绝对不行的,90分也不行,只能是100分。只有这样,才能配得上“通风人〞的称号。〞刘建龙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刘建龙同志是我矿工人的楷模。他作为一名普通瓦斯检查工,无怨无悔地扎根在基层一线,用他的责任与义务,忠诚守护着矿山的平安。他身上集中表达出了煤矿工人能吃苦、能奉献的优良作风,表达了我们永晋煤业员工追求卓越、务实创新的进取精神,也诠释了一名普通瓦检员员发奋有为、永葆先进的高尚情怀。 刘建龙,一个拥有士兵般情怀奋战在煤矿通风战线上的战士,他深爱着这片黑色的“热土〞,深爱着身边普通的矿工,他坚守着“平安生产高于一切〞的信念,在瓦斯治理的前沿阵地上,守卫着,拼搏着"" 第三篇:刘刚同志先进事迹刘刚同志先进事迹 刘刚,男,XX市XX县区金丁镇芦子沟村人,1963年12月出生,1981年11月参加工作,1985年12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大学文化程度,现任XX县区杏河镇党委书记。 刘刚同志1981年11月至1984年10月,在兰州军区炮兵五十五团指挥连服兵役。因表现突出,屡次受团、连通令嘉奖和师、教导队、中队奖励。1984年10月至1985年2月,退役后在家待业。1985年2月应聘到XX县区保安镇政府工作,此后20多年来一直在XX县区乡镇工作。其间,1985年2月至1988年1月在保安镇政府从事文书工作,1988年1月至1990年1月任顺宁乡人武部部长,1990年1月至1995年11月任顺宁乡副乡长〔1991年9月至1993年7月在XX省委党校党政管理专业学习并取得大专文凭〕,1995年11月至1998年4月任吴堡乡党委副书记,1998年4月至12月任吴堡乡人大主席,1998年12月至2022年1月任吴堡乡乡长,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任杏河镇镇长〔2022年9月至2022年9月在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学习取得本科学历〕,2022年9月至今任杏河镇党委书记。 近年来,因工作成绩突出,刘刚同志和杏河镇党委、政府屡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奖励。其中,刘刚本人2022年至2023年连续5年被XX县区委授予党管武装好书记称号,2023年被授予全省全民健身运动先进个人称号,2023年6月被XX县区委授予优秀党委书记称号。杏河镇2022年至202322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县综合开展优秀奖,2023年获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称号,2023年获全省卫生示范乡镇称号,202322年获全省文明村镇称号。 2023年5月18日,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第1982期〕以沉下去办实事变角色——一位乡镇党委书记的农村工作口诀为题,对刘刚同志的事迹进行了报道。省委主要领导对此非常重视,批示省委组织部对该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了调查、给予充分肯定,并以各种形式作了宣传推广。 刘刚同志一直在农村基层工作,二十四年如一日,无怨无悔、扎根基层、一心为民、乐于奉献、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作风深入、一身正气,在平凡艰苦的岗位上干出了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业绩,展示了一名优秀乡镇干部的良好形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敬重和爱戴。他的事迹集中表达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忠心耿耿,扎根基层,满腔赤城甘当人民公仆刘刚出生在XX市XX县区金丁镇芦子沟的山村里,是民族英雄刘志丹的同祖堂侄。童年时期就受到刘志丹事迹的感染和教育,自立自强、百折不挠、锐意进取、顾全大局、为民忠心耿耿的刘志丹精神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深的印记。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艰苦的农村生活的摔打,让刘刚从小就萌发出一种强烈地摆脱贫困命运、改变农村面貌的愿望。高中毕业后,他应征入伍,积极上进,在部队期间6次受到连团嘉奖,三年的军营生活磨练出了刘刚坚毅的品格和吃苦的精神。退伍返乡后,他把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愿望深埋在心底,逐步升华为扎根基层、效劳群众的坚决信念,在乡镇一干就是24年。 刘刚从参加工作第一天起,就表现出对农村工作的执着和忠诚。在保安镇担任文书期间,工作认真负责,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主动承当县上的民事纠纷调解,先后调解农村宅基地和婚姻纠纷50多起。由于表现优秀,三年后被提拔为顺宁乡人武部部长。在顺宁乡、吴堡乡任副乡长、副书记、人大主席、乡长期间,他一心扑在工作上,顾不上新婚妻子和年幼的儿子,经常在乡镇一干就是几十天。1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