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时期和俄罗斯的地位转变: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前苏联的存在经历了萌芽、开展、衰退的历程,曾经在苏联的各个领域占据绝对的指导地位,被称为“国家哲学〞。随着苏联的解体,作为一个社会附属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罗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今天,俄罗斯哲学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多元化,在这种多元化的趋势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也由原来的“国家哲学〞转变成为一个哲学流派。关键词:国家哲学;政治属性;多元化;动态哲学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475〔2023〕04-0080-02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其重要组成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是先进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根底和指导思想。在苏联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执政党决策和社会开展都发挥着重要的理论指引作用,但随着苏联的解体,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罗斯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苏联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家哲学〞从1938年至1991年苏联解体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始终担当“国家哲学〞的角色,历经了53年的时间。由于其在意识形态中的重要地位对苏联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在苏联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什么?安启念教授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成为苏联哲学的代名词,并且被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画上了等号。〞[1]〔P.34〕苏联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系统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形成经历了一个从理论准备到人物提出再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化的一个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概念的最早使用者普列汉诺夫,在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开展和论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中,使用并对“辩证唯物主义做了极其完美的有价值的阐述〞[2]〔P.67〕又在此根底上对辩证唯物主义体系进行了完善,并将其内容归结为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唯物主义历史观三个局部;斯大林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界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分为辩证法、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个局部。在斯大林的关注下,1932年和1934年分别出版的米丁、拉祖莫夫斯基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教科书化,这一体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苏联人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和理解。1938年斯大林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联共〔布〕党史教程里公开发表后,苏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及成果开展到了极高的水平。政治变动对苏联哲学的开展造成很大的冲击,以致斯大林体系成为了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标志性体系。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