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科通识教育对提升大学生器官捐献与移植认知的调查_卫强.pdf
下载文档

ID:199537

大小:1.04MB

页数:2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本科 教育 提升 大学生 器官 捐献 移植 认知 调查
通讯作者:教育管理本科通识教育对提升大学生器官捐献与移植认知的调查卫 强,陈俊丽,陈 昊,周丹枫,张方捷,沈 逸,郑树森,刘有恃,陈周闻,徐 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杭州;国家肝脏移植质控中心,浙江 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 杭州;浙江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浙江 杭州)摘要 器官捐献与器官移植是一项大爱工程,在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也传递了社会的真善美。浙江大学本科通识课“器官捐献与器官移植 生命的接力与延续”,深度融合医学教育和思政教育,注重科学性和人文性的融合平衡。本研究通过对参与本课程学生问卷调查,显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器官捐献及器官移植的认知有了大幅提升,能更深切体会医学、社会与伦理之间的密切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大爱情怀、公益心和国民意识,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关键词 器官捐献;器官移植;通识教育;问卷: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作为 世纪医学领域重大进展之一,器官移植挽救了万千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自 年 月 日以来,公民自愿器官捐献已成为中国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 年 月 日,我国已实现捐献数 例,捐献器官数 个。我国每百万人口器官捐献率(,)已从 年的 上升到 年的(美国为、西班牙为)。但考虑到 亿人口基数,我国的器官捐献率仍然较低。以肝移植为例,来自中国肝移植注册()的数据显示,年我国肝移植例数近 例,而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预计达到 万,供器官短缺成为制约我国器官移植发展的主要瓶颈。除受传统观念束缚外,我国器官捐献率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公众对器官捐献认知程度不够。在民众中普及捐献理念,澄清公众对捐献的模糊和错误的认知,对于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作为最有活力,易接受新知识新观念的年轻群体,当代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了解有关器官捐献与移植的现状及意义。浙江大学自 年开始,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器官捐献与器官移植 生命的接力与延续”通识课程,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和关注医学、人文和社会,力求唤醒广大本科生的社会公益心与责任感,培育学生大爱情怀与奉献精神,并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本研究通过向 学年参与本课程学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对器官捐献及器官移植的认知,并通过学习课程前后的相关数据比较,探讨开设器官捐献通识教育课程的必要性以及影响逝世后捐献的潜在因素。一、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与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 年度浙江大学“器官捐献与器官移植 生命的接力与延续”本科通识课程学习的名本科生,在学生参与本课程首堂课前 分钟和完成个学时的学习后这两个时间点各向这 名本科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在规定时间内回收问卷。对回收后的问卷进行初步统计后并剔除了信息不全问卷,最终纳入分析的有效问卷为 对(每一对问卷包括同一学生参加学习前和参加学习后的问卷各一份)。所有调查者均为知情后自愿独立完成问卷。(二)研究内容。本次调查问卷内容由课程组人员自行设计,同时参考借鉴既往文献并结合课程实际。问卷内容包括性别、民族、出生地、年级、修读专业(理、工、农、医、文 大类)、是否为独生子女、有无宗教信仰、家乡有无特殊丧葬文化、对器官捐献了解程度(完全不了解、只听说过、有一定了解、有很深了解)、对捐赠器官或者遗体的途径和相关法规了解程度(基本不了解、知道一点、非常了解)、了解器官捐献主要途径(电视、报纸、网络、学校普及、其他)、阻碍器官捐献因素(手续过程繁琐不明了、缴纳公证费、法律法规不规范、不知如何捐献)、对死囚捐献器官的态度、对器官捐献相关激励政策的认识、以及学习课程前后自身和对亲人器官捐献的意愿度等。(三)统计学方法。采用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分类变量用绝对数值和百分比表示,连续变量用()表示。对自身及对亲人进行器官捐献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 检验。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年 第 期二、结 果(一)研究对象基本调查情况。调查对象中,男性 人(),女性 人();汉族 人(),少数民族 人();出生地在农村 人(),城市 人();独生子女 人(),非独生子女 人();有宗教信仰的 人(),无宗教信仰的 人();家乡有特殊丧葬文化的 人(),无特殊丧葬文化的 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或以上学生分别有 人()、人()、人()、人();医学专业学生 人(),非医学专业(理科、工科、农学、文科)人()。(二)学生器官捐献与移植认知调查情况。调查问卷显示,在本课程开始前有 的学生只是听说过器官捐献或器官移植,的学生对器官捐献或移植有一定了解。的学生对捐赠器官或者遗体的途径和相关法规基本不了解,的学生对此表示知道一些,但不深入。仅 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相关内容。课程结束后认为自己非常了解的学生的比例显著提升至。的学生认为本课程对了解器官捐献或器官移植帮助很大。这些数据表明本课程显著提升了大学生对器官捐献与移植的认知。(三)学生器官捐献意愿调查情况。在本课程中,我们向学生们介绍了器官捐献的流程和相关法律法规。发现课程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扫清了阻碍大学生器官捐献的障碍。课程开展后,认为相关法律法规不规范是捐献障碍的学生比例由 降至,认为不知道怎么捐献是捐献障碍的学生比例由 降至。课程结束后,认同公民去世后可以选择捐献器官的比例由 提升至,其中,认同去世后将器官捐献给没有亲属关系的学生比例由 提升至。支持亲属捐献器官的学生比例由 提升至。(四)学生宣传器官捐献知识意愿调查情况。在课程开展前愿意主动向身边的人宣传器官捐献知识的学生仅占,而在接受器官捐献与器官移植的通识教育后,这一比例提升至。三、讨 论当代大学生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是需要明大德、成大才,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为一项大爱工程,器官捐献与器官移植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而高校学生即是其中一大重要的群体。作为未来各大领域的后备力量,他们对器官捐献与移植的认知可以在全社会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然而在本调查中,仅 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器官捐献或器官移植。尽管考虑过去世后捐献器官的学生的比例高达,仍有 的学生不了解器官捐献的流程。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对器官捐献与移植仍然认知不足,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的宣传、教育工作有所欠缺。本课程医学教育、思政教育与通识教育深度交叉融合,构建了由院士、长江学者和临床一线工作者组成的教学班子,保证授课内容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同时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通过小组讨论形式模拟了器官分配的场景,让学生在讨论、思考中对国家器官分配政策有更加直观和清晰的了解。除此之外,课程还创新第二课堂教学模式,如邀请学生参加国内高水平学术会议,一览器官移植领域的最新进展;组织学生参观浙江大学无语良师碑和脑库,将思政教育与第二课堂实践相贯通,提升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思想深度。通过课后问卷调查,我们发现课程显著提升了大学生对器官捐献与移植的认知水平,学生们更加了解了器官捐献的流程和相关法律法规,这对提升大学生对器官捐献的认同感有所帮助。我们也欣慰地看到,在接受器官捐献与器官移植的通识教育后,愿意主动向身边的人宣传器官捐献知识的学生比例由 提升至,大学生群体能自觉地通过辐射其背后的同学、朋友、家庭乃至整个社会,提升公众对于器官捐献与移植的认知。本课程践行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以德育扬善、以智育启真、以美育塑心,通过让学生体会医学、社会与伦理之间的密切联系,显著提升其社会责任心、公益心和国民意识,而兼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有助于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参考文献 凌孙彬,陈俊丽,卫 强,等 器官捐献与器官移植通识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柏 宁,李晓冬,李英粉,等 大学生对器官捐献影响因素及管理体系信任度的调查分析 中国医学伦理学,():,:“”,:,:,():作者简介 卫 强,男,博士,博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肝胆胰恶性肿瘤诊治和肝移植术后并发症防治、器官捐献。基金项目 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课题重点项目();浙江大学医学院教学改革项目()。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年 第 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