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农村两委会关系的调查.docx
下载文档

ID:1986816

大小:17.06KB

页数:10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农村 两委会 关系 调查
农村两委会关系的调查 我们对第五次村民委员会换届后雁塔区农村两委会的关系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听、看、查、访、问卷等方式,进行了深化细致地了解和调研。全都认为当前全区绝大局部农村两委会干部能依据“三个代表〞的要求,带着农夫进展生产,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夫收入,维护农村的安定团结,加快农村改革步伐,在农村中真正起到了领头羊、带路人的作用。但也有个别村“两委会〞存在一些不容无视的问题,严峻影响了农村的稳定与进展。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意见。 一、我区农村“两委会〞的根本状况 雁塔区位于西安市南郊,属城乡结合部,现有行政村120个,农村人口14.2万人,农村党支部总数120个,村党支部书记120人,支部成员415人,党员总数3823人。村民委员会120个,村主任120人,村委会成员307人,村委会成员中党员92人,占30%,村委会主任中党员39人,占32.5%。村“两委会〞关系协调的行政村113个,不协调3个和不很协调的行政村4个,村“两委会〞成员中有交叉任职的行政村56个,其中书记、村主任一肩挑的行政村有6个。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雁塔区农村“两委会〞组织机构健全,村“两委会〞协调的行政村占94%,不够协调的行政村占6%,整体是比较好的。但村党支部书记的文化程度偏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占28%,学校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占29%。 二、存在的问题及缘由 通过调查,个别村“两委会〞还存在一些比较普遍和突出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村“两委会〞各自为政,合作精神欠佳。 随着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公布和村民自治的进一步深化,一些村委会成员错误地认为自己是由多数村民选举出来的,代表全村群众的利益,而党支部成员是由少数党员选出来的,只代表党员的利益。有的村党支部书记片面强调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两者争吵不休,各自为政,缺乏合作精神。像某村“两委会〞对于征地款的支配、使用意见不一,一方认为要留一局部,进展集体经济,另一方那么执意要全局部完。双方各执已见,争辩不休。 2.“两委会〞委员形同虚设,助长个别村官的霸气。 在个别村级组织中,两委会委员对村中的大小事一概不知,一些重大问题不开会集体争辩争辩,往往只由一个或几个主要村干部确定,其他委员根本沾不上边。其结果不是村干部不替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就是村干部不充分发扬民主,助长了个别村干部的。霸气、一言堂,在工作中得不到委员和大多数群众的支持。 3.干部素养低,导致班子工作不力。 有的村干部文化浅,素养低,不具备执政和带着群众奔小康的力量,班子知名无实。我区西部某村,原进展环境较差,集体经济收入较少,随着高新三期的开发,有了新的进展气氛,但个别村干部不是利用这些机遇走进展之路,而是只看眼前利益、个人利益,群众意见很大,引起群众上访。有个村选上的村干部由于领导力量弱,总是昙花一现,只好轮番坐庄,致使班子有形无实,遇事推诿,冲突激化,经常处于半瘫痪状态。 4.家族、宗派势力突出,各方相互拆台,明争暗斗。 有个别村子各方势力貌合神离,明争暗斗,相互拆台,相互扯皮,延误工作。我区南部某村由于家族势力、宗派势力突出,村委会选举时常受其左右,最终选出的干部只代表一派利益,另一派便想方设法制造冲突,严峻影响村子的稳定,各项工作止步不前。 5.独揽权力,财务管理混乱。 有个别村主任无视党支部的核心领导地位,我行我素。由于缺乏严格的财务审批、审计和监督程序,财务管理混乱,“发票是卷卷子,账目是片片子,会计对不出眼眼子〞。个别村干部通过非正常财务支出查找个人收入,甚至有的村干部拿着白条子也可以报销。村上的公益事业中,一些大的工程项目往往由个别主要村干部单独包揽,既欠账又留钱,白条抵账,财务不公开,群众不明白,支部意见大。 针对上述问题,经过深化分析争辩,觉察存在问题的缘由较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村“两委会〞成员不能从概念上区分“两委会〞的不同。 原那么上讲,党支部和村委会是两共性质和职能既有区分又有联系的村级组织。从地位上讲,党支部处于核心地位,村委会在党支部领导下开展工作;从产生的方式上讲,支部书记由党员选举,村主任由村民选举;从它们与上级组织的关系来讲,农村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组织,直接对上级负责,对上级组织的依靠性要强些,而村委会那么是村民选的自治组织,上级政府与它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自主性相对讲要强一些,对上级的依附性不大,直接对选民负责;从各自的职能上讲,党支部着重抓好党员的教育和管理,而村委会那么着重抓村级财务和经济建设。由于村“两委会〞成员个人素养参差不齐,理论学习不够,不能从概念上区分“两委会〞的不同,片面强调自我,无视对方的存在,造成二者的冲突。 2.农村“两委会〞在实际工作中权责不清。 通过与村干部的座谈和在群众中了解,觉察导致个别村“两委会〞关系不协调的最根本缘由是党支部与村委会权责不明。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都是对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责宏观规定。具体地讲党组织在村级组织中属领导核心地位,拥有对村里事务的领导权,村民委员会是自治性群众组织,拥有处理村务的权利,这就意味着在同一村,同时存在两个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从有关法律、法规上看,党组织主要是就村中重要事务做出确定,同时通过村民自治组织的工作,将党的方针政策和村党组织的意图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而村民委员会可以依据法律独立负责地开展活动。但是在村干部眼里这一规定没有对党支部和村委会的权限做出具体的规定,“两委会〞权限不明,成为冲突的根源。 3.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人治观念根深蒂固。 在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中国始终是一个封建专制的国家,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实行的是规划经济体制,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反映在基层组织建设上就导致家长制作风盛行,抑制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民主制度建设。 4.面对新形势,一些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一是瘫痪村竟支部的存在严峻减弱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定数量的农村党支部受老、弱、软、懒方面的困扰,长期处于脆弱瘫痪状态,失去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处于自身难保的境地,面对新的挑战,无所适从。二是面对直选村官的冲击,局部村党支部表现出不适应,工作脆弱被动,使党的核心领导作用受到减弱。三是面对村民自治的新状况,支部不擅长加强自身建设,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长期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个别支部书记习惯家长式、命令式的简洁粗暴管理方式,与当前农村经济的进展极不适应。 三、对策及建议 农村“两委会〞存在的问题不是孤立的,静止的,是各种冲突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理顺农村“两委会〞的关系是一项长期、困难、简洁的系统工作。我们必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贯彻党中心关于“全面、深化、扎实、长期〞的方针,进一步提高生疏,增加责任感,努力发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的各种组织的整体功能,留意从村“两委会〞简洁产生冲突的问题入手,明确根本原那么,解决主要冲突,以制度和法规标准村“两委会〞行为,使其真正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为农村的经济进展和社会稳定做出奉献。 1.明确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 依据有关文件明确规定,必需明确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是领导被领导的关系,党支部书记是村里的“一把手〞领导村里的全面工作,村委会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行使职权管理村务,村委会要准时向党支部汇报工作,自觉接受党支部的领导。 2.标准管理,民主科学决策村务。 依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完善、充实区农村党支部细那么、区基层党支部议事制度和农村“两报告、两议事、十公开〞制度执行状况的检查细那么,结合“三级联创〞、“四教育〞和“三个代表〞教育活动,进一步完善工作例会制度和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区委每年选派确实定数量驻村工作队和街办派出的驻村指导员在具体工作中针对各村的实际,引导、教育村干部的同时,按制度标准解决村里的突出问题,给村干部做出示范,对于村里的重要决策实行党支部书记主持下的“两委会联席会议〞制度,按先党内后党外的程序和民主集中制的原那么实行民主科学决策。 3.实行农村财务“村有街管〞体制,推行民主管理。 针对农村财务管理混乱、漏洞多,不易监督的问题,全面推行农村财务“村有街管〞体制,即在各街道成立“农村财务管理中心〞,在农村集体财产全部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的状况下,对农村财务进行集中管理,各村不再设会计、出纳职位,只设一名报账员,集中报账。农村财务管理中心负责对村、组票据的真实性、开支的合理性进行审核,此制度将从源头上遏制原来的村、组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干部说了算,白条进账,布袋账等现象,标准农村财务管理。在民主管理上,要重视发挥村民代表议事会和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推选那些坚持原那么、群众威信高、有议事力量的人担当“两委会〞成员,做到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的事大家办,大家的事大家管,逐步建立民主评议村干部和村务、财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以村规民约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制度,推动村级民主制度建设。 4.教育鼓励为先,监督奖惩并重。 针对少数新中选的村委会成员工作不标准的问题,规定对村“两委会〞班子成员,由街道党工委关心建立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年度目标责任制,量化党的建设、经济进展、村务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通过每年底的公开述职、民主评议和目标考核等形式,对村“两委会〞成员兑现奖惩,对表现突出的赐予表彰嘉奖,对有缺点的赐予批判教育;问题严峻和经批判教育没有明显变化的,赐予诫勉并与经济挂钩,诫勉无效或违规违纪的予以开除或罢免。 为了使以上制度落到实处建议实行以下措施。 一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干部的整体素养,亲热党群、干群关系,针对当前农村干部素养偏低的问题,在区委党校成立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中心,区级领导和涉农部门的领导负责人亲自担当主讲老师,对农村干部进行党的学问及政策、法律、科技、经济管理等多方面培训教育。另外,还要利用农广校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中专学历教育,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素养。二是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联系点制度,形成抓农村基层工作的强大机制。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联系网络并形成制度是保持农村稳定、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的关键。落实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全部的区级领导每人联系一个街办,指导一个先进村,帮扶一个后进村,街办领导每人包扶一个重点村,经常到村上调研解决问题。三是加大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宣扬力度,使之家喻户晓,人人明白,增加农夫群众党的领导观念和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意识。四是全面推行“两票制〞选好基层领导。具体的做法是:由村党员大会提出新一届支部班子预备候选人。对其张榜公示,在村民中进行民主测评,达不到50%认可率的,取消候选人资格,再由农村支部换后选委员会依据群众测评结果确定正式候选人,最终依据街道党工委批复的正式候选人,召集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支部委员会。“两票制〞的实行,直接把党支部成员置于农夫群众的监督之下,确立了党在农村的核心领导地位,选出的班子合民心、顺民意。五是提升“指导员、工作队、办实事、多开会〞的工作力度。通过指导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通过工作队集中解决班子存在的问题和其它热点问题,通过办实事,让群众看到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心和支持,通过多开会,逐步形成集体的事,大家说了算,推动农村民主化进程。六是做好农村党员进展工作,储藏后备干部人才。对于农村党员进展缓慢、党员年龄老化的问题,依据x—x进展农村党员工作规划,有规划、有重点地做好进展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