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与共建国家全球价值链参与_毛艳华.pdf
下载文档

ID:196763

大小:1.42MB

页数:11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一带 一路 贸易 便利 共建 国家 全球 价值链 参与 毛艳华
庆祝“一带一路”十周年“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与共建国家全球价值链参与毛艳华 邱雪情 王 龙内容摘要:共建“一带一路”为深化全球价值链分工提供了强劲动力。文章使用熵值法量化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运用 方法对共建国家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价值链参与进行了分解,并探讨了贸易便利化对“一带一路”全球价值链的促进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贸易便利化通过降低贸易成本、提高技术溢出两种机制促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全球价值链参与和贸易利益获得。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电子商务、口岸与运输效率、海关与边境管理、规制环境均对全球价值链参与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电子商务、口岸与运输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大;区分不同国别类型,贸易便利化对发展中国家价值链参与的促进效应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距离;区分不同行业,贸易便利化更能提升中技术行业的价值链参与程度和贸易利益。本研究对于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关 键 词:“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 全球价值链 贸易成本 技术溢出一、引 言在航运物流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全球化进程中,全球价值链(,)快速扩张,成长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与传统分工模式相比,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特征是生产被分割为不同工序并分布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而国际生产分割无疑会累积贸易不便利、不自由产生的负面影响以致产生“乘数效应”。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通过降低传统贸易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边际贡献越来越微小(陈继勇和刘燚爽,),而阻碍贸易便利化的交易成本、技术障碍等“非效率”因素对贸易增长的影响却愈发显著(毛艳华和杨思维,);另一方面,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供应链管理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贸易便利化的改善有利于实现各环节无缝对接,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保障价值链的平稳运行。因此,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快速兴起的同时,贸易便利化对保障全球价值链平稳运行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贸易保护主义和逆经济全球化思潮抬头,全球化进程受到阻碍,这对各经济体尤其是发展中经济体的全球价值链参与构成了挑战。在这一大背景下,旨在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共建国家全球价值链参与注入了新动力。共建“一带一路”优先发展基础设施促进互联互通,加快构建辐射“一带一路”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大幅度提升“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间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截至 年 月底,在设施联通方面,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近 万列,通达欧洲 个国家 个城市,连通中欧物流的作用进一步凸显;以“丝路海运”命名的航线通达 个国家的 座港口;一大批基础设施重大项目落地,基本形成“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在贸易畅通方面,我国与 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签署了 个自贸协定,与 个经济体签署“经认证的经营者”()互认协议,“丝路电商”促进贸易新业态快速发展。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通过简化和协调贸易程国际贸易 年第 期课题信息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构建服务一带一路的粤港澳区域联动机制及发展研究”()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带一路”建设研究专项项目“一带一路贸易大通道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作者信息毛艳华,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邱雪情,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王龙,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通讯作者:毛艳华,电子邮箱:.。作者感谢匿名审稿专家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当然文责自负。DOI:10.14114/ki.itrade.2023.01.008庆祝“一带一路”十周年序,深化经贸规则对接,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价值链分工(盛斌和靳晨鑫,)。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从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共建“一带一路”实践来看,“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改善能够降低区域内的贸易成本,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有助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和深度开展增加值贸易合作,从而实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济的共同增长与发展,这对于促进后疫情时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创新发展和全球价值链的包容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全球价值链参与能够反映“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融入全球分工体系的程度以及价值链合作与联系,但目前相关研究更多地关注贸易便利化对传统贸易流量的促进作用,较少有研究深入分析贸易便利化对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影响与促进机制,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相关实证研究更加有限。基于以上考量,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分析框架出发,使用熵值法综合测算“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着重分解双边制造业部门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全球价值链参与,检验贸易便利化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影响,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给出其促进机制。本文的贡献与创新之处有两点:第一,研究视角上,着重区分了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前后向联系,从价值链参与程度和实际贸易利得双重视角进行了分析,拓展了研究范围;第二,研究内容上,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探讨了贸易便利化促进全球价值链参与的贸易成本机制和技术溢出机制,从不同贸易便利化因素以及国家、行业等层面实证考察了贸易便利化的异质性影响,充实了研究结论。本研究有助于把握“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现实状态,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二、研究综述与理论机制贸易便利化的相关研究比较丰富,但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关于“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对共建国家全球价值链参与的研究仍存在探索空间,尤其是关于促进机制的探讨和检验还比较匮乏。基于理论分析,本文提出在价值链分工过程中,贸易便利化对全球价值链参与的促进机制主要呈现为两个渠道:一是降低贸易成本;二是提高技术溢出。(一)贸易便利化的相关研究综述国内外学者对于贸易便利化的研究较为细致,与本文相关的文献主要概括为两方面:一是关于贸易便利化指标的量化。()选取贸易时间、进口文件数、港口基础设施质量等高度相关的代理变量来衡量贸易便利化水平;等()从港口基础设施、海关环境、规制环境和电子商务四个方面构建贸易便利化的测算指标,陈继勇和刘燚爽()等对这一体系的指标内涵进行了丰富和延展。鉴于 等()的评价体系更加全面,使用较为广泛,因此本文沿用该方法并同时考虑硬基础设施和软制度环境等因素。二是关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贸易便利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有学者实证检验发现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对双边贸易潜力、产业扩张、出口技术复杂度以及区域创新等均有显著促进作用(郑航和韩剑,;龚勤林等,)。程云洁和董程慧()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贸易便利化产生的出口贸易效应存在空间关联性,即贸易便利化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本区域内的经贸活动,也会通过辐射周边国家而存在空间溢出性。上述文献揭示了贸易便利化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本文研究提供了思路启发与方法借鉴,但大部分文献集中于“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对于传统贸易的影响研究,较少文献从全球价值链参与的视角考察“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效应。其中,肖扬等()基于 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数据验证了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具有积极促进效应,该积极效应在贸易便利化提升后的第二期开始显现,因此提出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以便从长远实现价值链的升级。吕越和李美玉()采用 年 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实证研究了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如何影响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度及内在机制,发现贸易便利化通过提高国际贸易 年第 期庆祝“一带一路”十周年对外开放度、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等促进了各国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攀升。但是,这些研究大多关注一国出口中所包含的国外增加值,即全球价值链的后向联系。过高的国外增加值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含量偏低,即一国参与价值链分工的实际利益和增值能力降低,可能面临价值链“低端锁定”的风险。因此,仅从后向联系的角度分析全球价值链参与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除此之外,亦鲜有文献挖掘其作用机制。鉴于此,本文同时考虑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前后向联系,试图更系统地分解“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全球价值链参与的贸易利得,并揭示其深层次的内在促进机制。(二)理论机制.贸易成本机制贸易成本包括运输成本、信息成本、合同履约成本、法律监管成本、分销成本、关税和非关税等政策壁垒等。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伴随着大量中间品的多次跨境,在这个过程中贸易成本不断累积,此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对于全球价值链参与变得更为重要。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有利于提升共建国家之间的贸易便利化水平,从而降低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贸易成本。首先,以政策沟通为贸易便利化提供保障,即在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的前提下,深化各方发展规划和政策的对接,共同协商制定区域合作的规则和策略,提高区域经济循环速度和质量,消除共同参与价值链分工体系的贸易政策壁垒,降低法律和监管成本;其次,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贸易便利化,包括搭建“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推动中巴经济走廊、中欧班列等重点项目落地,以多领域、多途径扩张贸易市场的地理边界,畅通各国间合作通道,减少地域上的联通障碍,降低中间品多次跨境流动的运输成本;最后,以机制化安排深化贸易便利化改革,包括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与互认协议、建设境外合作工业园区、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等,在产品进出口检验和通关方面协商出台新政策,大幅度提高中间品进出口的规范性,降低价值链参与的信息成本和合同履约成本。由以上分析可知,贸易成本的降低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全球价值链参与的促进效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增强共建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竞争力,提高中间品供应链效率,获取高利润和高附加值,从而提升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实际收益;另一方面,能够推动生产分工的空间分离,延长价值链生产长度,提升中间产品的跨境频率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速度,从而加深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深度。因此,本文认为“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可以通过降低贸易成本的机制促进共建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技术溢出机制商品贸易和国际投资作为知识的载体,是技术溢出的主要方式。“一带一路”建设重点提升共建国家间贸易便利化水平,破除国家间贸易壁垒和投资壁垒,由此带来商品贸易的繁荣发展和双向国际投资的持续活跃。具体而言,从中间品贸易为载体的知识溢出来看,共建“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扩大了中间投入品的种类和规模。一方面,高附加值中间投入品在跨境贸易过程中能够直接将高端生产要素转移至进口国,由此可以补充进口国要素供给和技术水平的不足,并通过投入再生产环节嵌入更高附加值的价值链分工;另一方面,由于创新知识的非竞争特性,高质量中间品的进口给当地提供了干中学的机会,尤其是较多共建“一带一路”的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可以通过主动摄取、模仿和学习他国的先进技术,提升本国的生产效率和技术创新水平。从双向国际投资为载体的知识溢出来看,一是外商直接投资伴随着母国先进技术、设备及管理经验的引入,直接发生技术转移;二是对外直接投资通过投资或跨国并购的方式接触到发达国家的高端要素,从而实现东道国的技术向母国的扩散与外溢,技术的溢出还会倒逼国内的技术变革。由以上分析可知,技术溢出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全球价值链参与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知识获取、技术迭代来增强共建国家中间品出口的竞争力,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占据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通过生产效率的提高、价值链环节的升级来提高共建国家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能力,获取更高利润,从而增加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实际利得。因此,本文认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间的贸易便利化可以通过技术溢出的机制促进共建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国际贸易 年第 期庆祝“一带一路”十周年三、指标构建与特征事实(一)核心指标构建.贸易便利化本文参考 等()的方法,同时考虑边境和境内、硬基础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