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羊杂碎”一词结构探析_叶紫微.pdf
下载文档

ID:196662

大小:1.62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杂碎 结构 探析 叶紫微
讨论与争鸣1382023 年第 2 期(总第 326 期)【提 要】“三音节”短语和词的界定以及词汇内部结构问题近年来为学术界所关注。“羊杂碎”不同于其他非 1+2 式即 2+1 式三音节词,其内部有两种划分方式“羊+杂碎”和“羊杂+碎”。从语法结构上看,一个三音节词中包含了两个相互重叠的双音节词“羊杂”和“杂碎”,且“羊杂”是两个义素简单叠加,有拆分空间。两种层次划分均有理据。从语义、语用角度上看,“羊杂+碎”结构更符合词语历时发展,在音律结构上属于自然音步,是词法构词。而“羊+杂碎”结构多在现实语言环境中使用,是句法构词。【关键词】三音节词 羊杂 杂碎 羊杂碎三音节组合在语法上是由一个、两个或三个语素形成的紧凑结构,在韵律上是指由三个音节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其基本构成包括两大部分:三音节词汇和三音节短语。三音节词不同于双音节词,其内部有多个层次结构。要确定三音节组合是词还是短语,除了从现有词和短语的划分标准去看,还要弄清组合内部的结构层次。一、三音节词和短语的划分依据词和短语的划分问题历来就是现代汉语上的经典问题。现代汉语中划分词和短语一般采用“间隔法”或“插入法”,此方法主要从语义和结构两方面考量。随着社会发展,物质生产不断丰富,人的思维趋向精密,社会交际中要求对事物的指向性更加明确,三音节、四音节词语迅速涌出。汉语中单音节、双音节的词形式似乎正在短语化,依照前有的理论有时很难再区分短语和词。如惯用语的划分归属问题,形容词+名词 形式的多音节词和短语划分问题。按照上述语义、语法结构的划分方法,词素意义的简单相加一般判定成为短语。现代汉语大词典(第7 版)却收录了如“黑眼珠”“黑色食品”“微生物”一类词。显然,仅仅依靠语法、语义划分词和短语还不够准确。在此基础上,有学者尝试用语音、语感划分三音节词和短语。三音节组合根据语素间结构关系、自然停顿,一般分为单双格 1+2 和双单格 2+1两类。冯胜利(2001)认为三音节词和短语的区别在韵律上,只有 2+1 式超音步可以成词,1+2 式要么不能说,要么只能是短语。自然音步即从左向右组合而成,1+2式从右向左组合,不是自然音步。自然音步是构词形式,而“逆向音步”是造语形式。端木三(1999)以“煤商店”“煤炭店”为例进行比较。引入“音节拍”的概念,在“煤炭店”中补一个空拍2+(1+0)形成双步拍,而“煤商店”没办法补齐,所以 1+2 韵律结构不好,在语言环境里较少,也较难凝固成词。但在现代汉语中,1+2 结构的词并非不存在,相反 1+2 式的“名+名”组合,“形+名”组合也占据了三音节词中的一部分。例如“电风扇”“女强人”“纸老虎”等。因此,仅仅要靠一种标准去区分词和短语显然是不可能的,现在学术界也没有裁定三音节短语和词的标准方法。刘中富(2014)认为判定现代汉语三音节词要以实际使用的情况和人们的词感为依据,坚持语音、语义、语法、语用和语感综合考察,并以语用和语感为主要的定性标准。区分三音节词和短语,不仅要做语法上的层次分析,还要结合语音,语义来判断。二、“羊+杂碎”和“羊杂+碎”两种层次划分“羊杂碎”一词有三个语素。现代汉语大词典(第 7 版)收录了“羊杂”“杂碎”两个词,并未收录“羊杂碎”。那么“羊杂碎”是三音节词还是三音节短语呢?陆俭明(2003)在谈到句法结构的层次性时指出:“任何一个有规则的结构体,其内部的各个组成成分都是按一定的规则一层一层加以组合。”从构词的角度看,三音节组合总得先两字组合,而后再与另一字组合。从语义关系看,自然停顿是由语素间的亲疏关系来决定的。因此,“羊杂碎”这个三音节组合,便有两种划分方式,“羊+杂碎”和“羊杂+碎”。这显然与其他三音节组合非1+2即2+1结构不同。(三音节组合中也有极少 1+1+1 结构,与本论文无关,暂不讨论)(一)“羊杂碎”两种划分方式的原因三音节组合要产生两种划分结构,首要条件就是要包含两个相互重叠的双音节词。如果三音节组合中只包含一个双音节词,剩下的单字要么附着在双音节词上,要么独立,不可能产生两种划分方式。“羊 杂 碎”一词结构探析叶紫微DOI:10.14014/11-2597/g2.2023.02.019讨论与争鸣1392023年第2期(总第326期)例如“步行街”“纸老虎”“幼儿园”等。那么有两相互重叠的双音节词就一定有两种划分方式吗?显然不是。例如下面这组词:火车站 菜市场 电影院 火车,车站 菜市,市场 电影,影院这组词都只有一种划分方式,火车+站;菜市+场;电影+院。在一个多音节词语中,语音的自然停顿首先要保证语义相对完整。如在“火车”一词中停顿,显然把词语割裂了。火车不是“火”和“车”两个语素简单叠加,而是凝固成一个词组,中间不可拆分。电影也不是“电”和“影”两个语素的简单叠加。“羊杂碎”一词中,“羊杂”是“羊”和“杂”两个语素简单叠加后形成的词,语义结构上的衔接不如前述的“火车”“电影”紧密,有停顿空间。这也决定了“羊杂碎”这个三音节词组有两种划分方式,“羊+杂碎”和“羊杂+碎”。(二)“羊+杂碎”结构成词理据“杂碎”作为“煮熟切碎供食用的牛羊等内脏”讲是一个词,意义固定,中间不可拆分。“羊+杂碎”结构的判断可以通过“扩展法”“音律结构”及语用的角度去检验。现代汉语词典(第 7 版)中收录“羊+N”结构 17 个,如羊杂、羊羔、羊羹、羊倌、羊毫、羊毛、羊膜、羊绒、羊水、羊桃、羊肠线、羊角风、羊痫风、羊蝎子、羊肠小道、羊肚儿手巾、羊毛出在羊身上。“羊肉”“羊头”“羊杂碎”一类词在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均未收录。按照“扩展法”标准,“羊的杂碎”可以说,但是放在句子中“我今天去饭店吃了羊的杂碎”听起来却不合适。因此,“羊+杂碎”这一结构不应划分成短语。“羊羹”“羊水”中间均不能加入“的”结构。“羊的羹”和“羊羹”作为“用赤豆粉、琼脂、砂糖等制成的一种点心”毫无关系,因此不可拆分。“羊肉”“羊杂碎”中可以插入“的”结构。冯胜利(2013)通过对比分析双音节词“大树”=“大的树”,与“大车”“大的车”得出结论,“大树”是句法的产物,是句法上合成的单位词,而“大车”是词法里构成的。“羊肉”就属于冯胜利所说的句法结构词。肉作为中心语,羊看成是修饰成分,附接在肉上,附接后仍然是一个名词,不是短语。“羊”附接到“杂碎”这个部分,作为定语修饰“杂碎”,附接后仍然是一个名词,不是短语。这种结构随时可以拆分,是临时的,未经词化的形式。从上述推论可知,“羊杂碎”是句法的产物,是1+2 式的三音节句法词。三音节组合中同样也有句法结构词,并不能把他们一概划分成短语。庄会彬(2015)提到:“大量的词汇词来源于历史上的句法词,它们通过时间上的固化而进入词库,最终成为词法词。”(三)“羊杂+碎”结构成词理据“羊杂”一词在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收录。“羊杂+碎”的结构也可以通过“扩展法”“音律结构”及语义去检验。“羊杂的碎”不成立,中间不能加入“的”或其他任何成分。因此,“羊杂+碎”应归为词法结构。在韵律结构方面属于2+1式超音步。词法结构词,往往可复制性很强。汉语中创造新词语最主要、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利用已有的构词材料和构词规则进行重新组合。用 Bcc 语料库检索“n+碎”结构,词条超过 2w 条。“碎”已经成为了一个“词缀”可以与各类指称性名词组合。“n+碎”的三音节结构甚至是四音节结构不占少数。“n+碎”能快速成为一个族群,可以用语言学的“模因论”来解释。“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广义上称为 模仿 的过程被 复制,它就可以称为模因了。何自然(2005)认为“同素模因”即在模仿的过程中使用了相同的构词词素来构成新词语,这是模因造词的最主要方式。因此,语料库中才会出现类似“饼干碎”“牛肉碎”“花生碎”,甚至是“中国杂碎”等(四音节)结构。“石墨”“饼干”“肉松”是逆修饰词。“羊杂+碎”结构与上述词语类似,也应该归为逆修饰词。三、从词汇发展史看“羊杂碎”成词路径从词汇发展史看,词汇发展是一个历时渐变过程,“羊杂”和“杂碎”成词有先后,两种组合方式也必定先后。向上追溯,厘清成词的路径,也有助于把握三音节词汇的内部层次划分。说文解字 曰:“杂,五彩相会。”段玉裁注曰:“所谓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也。引伸为凡参错之偁,亦借为聚集字。”“杂”字最开始的本义是指以各种色彩搭配制作衣服。后来才引申成为参错之称。汉语大词典(2020 中分“杂”为十二类义。配合,组合;混杂;驳杂;紊乱;繁多;装饰;兼及;共同;诗体,杂诗;古代杂剧、传奇中生、旦、净、丑以外的一种行当;通“集”,集合,聚集;通“匝”。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释“杂”为三种含义形容词,多种多样的;动词,混合在一起,掺杂;正项以外的。从古至今,“杂”的字义都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杂”既有表示正项以外的一种东西,那么“杂”作为“动物内脏”的隐含义项是何时产生的,“羊杂”一词又是何时形成的呢?讨论与争鸣1402023 年第 2 期(总第 326 期)经数据库检索,唐之前“各类家禽名称+杂”以表“动物内脏之义”未出现。【宋】吴自牧梦梁录中“有千里羊羊杂熓羊头,元鱼羊蹄笋细抹,羊生脍改炙。”【宋】黄干勉斋集:“烹羊杂鸡鲜,同来二三人妙语争春妍,此会良独难,达旦不复眠。”【宋】杨士瀛 仁斋直指:“黄瓜、茄子、油麺、猪、羊杂、肉鱼一切发风疮毒等物。”索引文献材料均表明“羊杂”一词出现在宋代,或稍早于宋代,并在宋代大量使用,在同时期一并出现的还有鸡杂、牛杂、猪杂等词。“杂碎”一词在汉语大词典中分五类义。杂乱零碎。后汉书仲长统传:“百家杂碎,请用从火。”指杂碎之事物。宋书礼志三:“其余杂碎,一皆除之。”细碎不纯。福惠全书钱谷仓收陋弊:“又有仓胥积恶,指称米色杂碎,掯勒不收。”指煮熟切碎的牛羊等的内脏,也称“杂件”;用作詈词。东方:“你瞧,那老地主、恶霸、国民党、帝国主义烂杂碎,对咱多不满意!”现代汉语大词典(第七版)只收录了“煮熟切碎供食用的牛羊等的内脏”一义,词义范围缩小。“杂碎”一词表示“煮熟切碎的动物内脏”义最早出现在元代吴昌龄西游记(第 6 卷,日本排印本)“老孙保唐僧取经,从广里过,带了个折叠锅儿,进来煮杂碎吃,将你这里邉的肝、肠、肚、肺,细细儿受用,还勾盘缠到清明哩。”由此可见,“羊杂”一词先产生,“杂”字与各类家禽名称结合赋予了“杂”动物内脏这个隐含义项,后来才有“杂碎”表示“煮熟切碎的牛羊等的内脏”这个词义。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四)不仅出现了“羊杂碎”一词,同卷也出现了“羊杂什”一词。也证明了在“杂”这个隐含义项的产生之后,才有后续的构词。从词汇发展史看,显然“羊杂+碎”这个结构更符合词语历时发展的路径,是前文所提到的 2+1式超音步,也是标准的构词形式。邢福义在现代汉语一书中提及三音节词的轻重音基本格式为中间不带轻声的词语按“中中重”格式读。“羊杂+碎”“饼干碎”的重音全部落在第三个音节上。而在现实的语境中,语义关系和焦点会影响重音,当我们在实际的语境中想要向他人强调吃的是“羊杂碎”而不是其他杂碎时,我们也常把这些个三音节词划分成 1+2 式结构。这时“羊杂碎”的重音就被放在第一个音节上表示强调。Duanmu(1990)曾提出,词以上的重音由句法关系决定,在一个中心成分和一个辅助成分组成的结构中,辅助成分比中心成分重,称之为“辅重论”。“偏正式”重音基本在第一个音节上,且两个音节内部呈现依次衰减的趋势,形成重轻格式。“羊杂碎”只有在现实语境中表强调突出时才会说成“羊+杂碎”这个结构,也证实了前面冯胜利提出的 1+2 式结构的三音节词多是句法产物,是临时性的这一观点。综上所述,“羊杂碎”一词为三音节词。从语法结构上说,词内部的两种层次划分均有理据。从构词法和自然音律的角度说,“羊杂+碎”这种内部层次划分方式更为恰当。四、结语在词和短语的判定上,三音节词比双音节词更难判定。三音节词内部构成不止一个层次,因此词内部的结构问题也需考量。“羊杂碎”这个三音节词有其特殊性,“杂”可以与“羊”组合先形成“羊杂”一词,也可与“碎”组合形成“杂碎”一词,这便使得“羊杂碎”这个三音节词有两种划分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