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育融合”创新课堂教学的实施路径_周燕华.pdf
下载文档

ID:196646

大小:2.12MB

页数:2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融合 创新 课堂教学 实施 路径 周燕华
教师教育2 0 2 3.0 2要理解“五育融合”的思想内涵,需要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重要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深入挖掘育人逻辑和育人元素,进而在实践层面对“五育融合”创新课堂进行深入探究。我们要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固化思维,从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学段、学科融合等角度确定教学路径,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将“五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做到全方位、全学科育人。一、不同学科课堂样态(一)适时引导,让美育有深度在小学教育中,音乐、美术等艺术类学科为美育提供了沃土。教师可以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认识美、探究美和创造美。如小学语文六年级匆匆一文中有一组排比句“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组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诗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练习仿说,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回忆生活中常见的景物,如“太阳落了,有再升的时候”“月亮缺了,有再圆的时候”。再如,教师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可以将图形和中华传统服饰、建筑等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对称和谐之美,建立民族文化自信。(二)深挖课程素材,让德育有支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五育融合”应当促进学生由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其学习能力。如教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课年月日时,教师通过视频导入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视频,激起学生对2022年2月4日这个有纪念意义日子的记忆火花,从而既导入了新课,又对学生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三)立足乡土资源,体味传统文化北京的春节 一课充满了浓郁的民俗风情,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好材料。通过参观学校的文化墙、文化长廊,回忆家乡的春节习俗,教师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风俗习惯,书写心头的“年味”,体悟人情之美、文化之美,厚植爱国情感。(四)抓实活动实践,促进“五育融合”在教学我的拿手好戏一课时,教师布置周末包饺子、蒸花馍等劳动作业,然后进行集体交流,分享劳动体验和趣事。体育课上,学生学习足球规则、带球技巧,教师以“精彩的足球赛”为题,布置习作、绘画作业,让学生在感受体育竞技之美的同时提高写作水平。二、不同课型课堂样态不同的学科有独特的课型结构,如语文学科有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自读课文,数学学科有新授课、练习课和复习课等。不同课型教学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挖掘情感共鸣点,打通学科知识衔接点,建立艺术融通点,使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审美能力潜移默化地得到提升。下面以数学学科为例。(一)新授课一是从课题入手。教学新授课比例的意义时,教师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照片导入,然后复习“比”的意义及如何求比值。质疑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二是从情境导入开始。教学植树问题时,教师从植树节导入,渗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德育因素,实现劳育、智育的有机结合。三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在画圆时出示问题:观察体育老师是如何画圆的,在此过程中体现的画圆道理一样吗?教师播放体育老师在操场画圆的过程,强调强身健体的重要性。四是在课堂教学结尾中体现。教学比例的意义时,教师让学生欣赏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播放视频黄金比例,让学生了解黄金比例在生活“五育融合”创新课堂教学的实施路径周燕华张燕育人广角86DOI:10.16586/ki.41-1033/g4.2023.02.021教师教育2 0 2 3.0 2中的价值。(二)练习课一是从课堂情境导入开始。在教学因数和倍数的整理复习时,教师让学生课前制作本单元的知识点思维导图。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审美能力。二是从课堂练习开始。在教学因数和倍数的整理复习时,师生一起整理单元思维导图,培养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体会到收获的快乐。(三)活动实践课一是从课堂游戏延伸。在活动课上开展数学游戏剪大洞时,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探索,按照视频步骤试着剪大洞,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和动手实践的机会。二是从生活实践切入。教学生活与百分数时,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和普通储蓄存款利率,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理财。三、不同学段课堂样态不同学段承担的教学任务不同,学生接受能力有异。低年级学生对形象直观的内容更容易接受,而中高年级学生的思维更趋于严谨和有条理。因此,不同学段“五育融合”的课堂样态要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相匹配。(一)低段“趣”味引路小学低段课堂样态应以“趣”为主,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师应带着“五育并举”的眼光解读课标、研究教材,让课堂和“五育”通过不同的载体真正融合。例如,一年级下册的荷叶圆圆是一首清新活泼的小诗。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播放一段唯美的荷花池视频,将学生带入诗意世界。然后,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一颗水珠,带着摇晃的动作将荷叶想象成摇篮,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为仿写句子打下基础。(二)中段“做”中学习小学中段以“做”为主,教师用实践活动来丰富课堂教学,推进“五育并举”。例如,教学数学课长度单位的认识 时,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共同制订测量计划,通过测量学校塑胶跑道的长度感知1千米到底有多长,感受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在这样精心设计的活动中,学生既锻炼了身体,又加深了对长度单位的理解。(三)高段“练”出能力小学高段以“练”为主,举一反三,落实“五育并举”。例如,猴王出世一课白话较少,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这时,教师可以选取一个片段进行示范,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片段,练习用自己的话讲给同学听。教学六年级阅读链接詹天佑一课时,对于文中开凿居庸关和嘉峪关的内容学习,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动手画一画,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四、学科融合课堂样态(一)文化融合课堂样态为增强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文化育人功能,学校可以因地制宜,积极开发丰富的校本课程,如声入人心诵读课程、翰墨书法课程、中华民族茶文化课程、卫水探究课程、走遍欧洲国家课程等。这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含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思想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和历史文化,使学生将学科知识和学科思维进行融合。(二)体艺融合课堂样态这一课堂样态强调以体育、音乐、美术、心理等学科为载体,进行体艺融合的实践研究;健全养成健康教育的培育管理体系,致力于培养志高品正、身心两健的合格少年;开发系列体艺融合的实践课程,如围棋课程、篮球课程、美术舞蹈课程、小梅花戏剧课程等,将学科素养内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三)“劳动实践+X”融合课堂样态这一课堂样态强调以劳动实践为载体,结合各学科进行“劳动实践+X”融合课堂样态的实践研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提升科学与技术素养,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和创新型劳动者。学生可利用生活中的原材料,通过手工制作、美食制作等活动体验到劳动的快乐,通过实验探究感受到观察思考的快乐,发现自然的美妙。(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重点课题“双减背景下五育融合教学创新实证研究”阶段成果。课题批准号:2022JKZD25)(周燕华单位系新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张燕单位系新乡市红旗区实验小学)育人广角8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