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经济”语境下女性题材剧...塑造——以《三十而已》为例_谷雨.pdf
下载文档

ID:196003

大小:290.22KB

页数: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三十而已 经济 语境 女性 题材 塑造 三十 而已 谷雨
2022 年第 4 期总第 307 期三十而已 截至收官时已在腾讯视频拥有超60 亿播放量,并以 3.7 亿的单日播放量创下平台2020 年的新高。相关话题下总播放量达到 200亿+,获赞 5059 万+,并呈不断上升趋势1。自播出以来该剧热度持续飙升,剧中现实话题备受热议。一、“她经济”引发女性题材剧热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女性群体的金钱消费在市场领域不断加重,这使得女性已经不自觉成为消费领域的主力军。“她经济”指随着女性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围绕女性理财、消费而形成了特有的经济圈和经济现象,由于女性对消费的推崇,推动经济的效果很明显,所以称之为“她经济”。“她经济”首次进入我国话语体系源于经济学家史清琪提出的“女性经济”,即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从女性的视角来确定自己的消费群,研制开发新产品。商品消费行业逐渐延伸到大众文化中,电影和电视的市场制作也受到“她经济”的影响,转向女性观众的视角获取高关注度。性别是一个经济范畴,每一时代对性别的理解都与这个时代社会经济结构紧密相连,男女扮演什么样的性别角色归根结底是由他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决定的。性别还是一个文化范畴。它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文化背景下得到不同的塑造和表现。女性题材剧的出现给了女性摘要:近年来,我国电视剧创作开始出现以大女主为主要角色塑造的故事叙事模式,制作方窥到“她经济”语境背后的广大女性观众的影响力,随之出现一批以女性为主要角色,重在表现女性人物历经磨砺最终收获成长的电视剧。三十而已作为2020年火爆的女性题材剧受到热议,体现出“她经济”影响下电视剧市场的内容制作偏向,其中对女性角色的范式塑造,引发诸如迎合女性主义、彰显所谓女性意识以及传统男权与现代女性思潮碰撞等一系列问题的探讨,由此可以窥探出当下女性题材剧对于女性角色塑造的特点和倾向。关 键 词:女性题材剧;女性主义;“她经济”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584(2022)04-0086-07作者简介:谷雨(1993),女,白族,湖南吉首人,艺术学硕士,江西服装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曾冲冲(1992),女,河南周口人,新闻学硕士,江西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新闻学。“她经济”语境下女性题材剧的角色塑造以 三十而已 为例谷雨,曾冲冲(江西服装学院 时尚传媒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江西科技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影 视 研 究YINGSHI YANJIU086DOI:10.13767/64-1011/j.2022.04.016谷雨,曾冲冲“她经济”语境下女性题材剧的角色塑造以 三十而已 为例消费者一个切入点,去关注这一女性群体的生活、想法和表达。“她经济”的崛起间接导致艺术创作领域关于女性形象塑造的作品愈发增多,这种主体地位也投射到电视剧行业对女性题材剧的创作上。(一)女性影视题材火爆近几年大女主剧由于收视目标指向明确,并引起关注女性的各种生活现象和社会话题的讨论,使得女性观众在观剧过程中产生代入感,引发情感共鸣。但随着该类型剧火爆之后,也出现同质化现象,疲态渐显,更多成为一种爆米花式的“爽”剧。古装“大女主剧”走红的有 甄嬛传 芈月传花千骨 延禧攻略 等,现代剧目光不再局限单一女性人物,而立足于不同的女性阶层,打造出女性群像的社会百态吸引观众,以现实化手法同时空交互讲述当代女性的焦虑与压力、迷茫与成长。大环境的转变促使女性形象更加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女性扮演着社会的多重角色,女性身份发生着转变。欢乐颂 以五位女性角色为主体,以邻里关系为切入口,体现她们不同的人生际遇。三十而已 以三个即将步入三十岁的女人为切入点,讲述她们恋爱、职场等方面的经历与故事。二十不惑讲述二十岁的几位女性主角的校园故事和青春恋爱。这些剧的共同点是以女性为中心展开,表现女性主角、人生主题、人物形象塑造成为女性题材剧的标志符号。市场创作从单一化的“大女主剧”逐渐转向多元化女性题材剧成为近两年我国影视剧创作的趋势之一。女性题材剧的热门无疑得益于题材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二)“她经济”消费现象大女主剧和女性题材剧的兴起,可以发现背后“她经济”的崛起,“她经济”不仅在商品领域发现女性的巨大潜力,在电视剧创作上也获得颇多收视与关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繁荣的背后,女性俨然成为巨大推动力。三十而已 剧中三位女主角也符合“她经济”环境下对女性人物的塑造,为跻身“太太圈”的顾佳吃力地置换上一个奢侈品包,终于获得“太太圈”的合影资格,这是小资家庭女性对更高生活水平的向往,需要购买奢侈品包的方式打入群体内部。作为一名沪漂销售人员,王漫妮为了享受更舒适的游轮体验,平时租房不舍得买饮水机用饮水泵的她却刷爆信用卡升舱,这是打工一族女性被精致主义包裹下的消费观。卖书获得版权后的钟晓芹独自决定给婆婆花大笔钱买房子,这种一掷千金的消费心理属于所有普通女性。三位女主角的消费观引发网上热潮,拥有奢侈品包的顾佳获得“太太圈”的 C 位合照,不然合照则站在人群边缘处甚至被截图,这种通过消费达到的变化似乎映射出群体话语权的掌控。顾佳追求昂贵品牌包背后暗示她渴望具备一种身份象征、王漫妮花钱升舱才能遇见“优质”男性、钟晓芹写书赚钱随意买一套房子送给婆婆,看似不理性的消费却符合女性消费至上的意识。欢乐颂 中樊胜美寻找物质条件较好的男性,也是寻求满足自身虚荣心。她与王漫妮在某种程度上都属于在大城市里的外来务工人员,且都对物质优渥的生活抱有天然憧憬。鲍德里亚认为:在消费社会中,“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2。影视文化作为一种现代文化投射的载体,影片中的社会阶层、人物身份、男女关系等设定都可以瞥见其背后塑造的价值观3。近些年的女性题材电视剧无不透露消费主义社会里女性的样态和整体价值观。欢乐颂 里追逐物质帮扶家庭的樊胜美,我的前半生中奢侈生活的全0872022 年第 4 期总第 307 期职太太罗子君,二十不惑里极度虚荣的梁爽,三十而已 中追求优质多金男的王漫妮,她们看似各有特色,但都渴望通过婚恋关系过上更好生活的精神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同类型脸谱化的人物性质。二、女性角色范式塑造纵观前些年电视剧更多围绕表现家庭关系与女性人物,男女关系统一于家庭矛盾中间,最终回归到家庭当中。无论女性角色如何变化,家都是其内化的中心,左右着女主人公的行为和态度。“她经济”热潮下女性题材剧不再以家庭的圆满作为女性的最终归宿,而是把家庭也放到女性独立、自由、解放的对立面,女性角色依旧呈现范式塑造、程式化的主要特点。(一)女性角色多重功能现实中每个人物都会依据自身性格作出下意识的反应和选择,这体现出个体行为受意识形态的支配。女性作为个体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家庭,家庭提供的场域使成长后的女性发展依旧局限。欢乐颂中樊胜美作为在大城市工作的女白领,理所应当地被家里人要求照顾哥哥的家庭并不断贴补家用,看似事业成功的安迪也为小时候的原生家庭状态深受困扰,只有她们与原生家庭的影响彻底割裂才能收获个人成长。大环境的转变促使女性形象更加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女性扮演着社会的多重角色,女性身份发生着转变。女性作为独立个体,经历情感上的磨炼后作出不同抉择,这些选择背后是她们无意识的价值观促成的。为让儿子进入更好的学校环境学习,顾佳鼓励老公卖掉老房子置换成学区房,为了顺利获得入学资格便设计结交并讨好王太太,作为母亲的女性显然更为看重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当孩子受到欺负,顾佳直接找孩子家长对峙,当合作商取消订单,公司生意面临危机,也是顾佳出面试图挽回生意。面临家庭和事业的双重危机,母亲和妻子这一角色会使女性自主出面摆低姿态,放下身段寻求解决方法,此刻,作为父亲和丈夫双重身份的男性、角色的承担功能付之阙如,并不能提供相应的帮助。一定程度而言,男性定位是在外工作、应酬、挣钱养家、满足自身爱好的忙碌形象,使得这种缺失看似是自然现象并合乎常理。波伏瓦认为女性是第二性,这种第二性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的,也是男性和社会给予的。这种多重角色体现出男权社会下对女性身份的多面化要求,家庭角色与工作角色一旦发生冲突,女性的工作角色往往服从并让位于家庭,“她”是母亲、女儿、妻子等为家庭牺牲的角色。女性的多重角色体现出“她经济”语境下,影视剧对于女性角色塑造呈现出多元化和多重功能的特点。(二)女性的重生之旅所谓女性的旅程,是指“主角必须深入内心,在整个故事中从头到尾都在改变”这样的剧情范式4。三十而已 里顾佳与钟晓芹的谈话中表现出当她走入婚姻,她发现过去的自己死了,活下来的是孩子的妈妈,个人身份已消失,取代的是家庭主妇的身份。这是女性独立个体的消亡,继续前行的是婚姻中多重身份的女性。钟晓芹听从父母的劝诫结婚,婚后并没有为自身工作积极规划的意识,按社会常规进入婚姻,经过老公冷暴力不受重视一系列矛盾冲突后自发选择结束婚姻,开始独立自爱的旅程。王漫妮为了工作发展留在大城市渴望寻找到有能力的爱情对象,但最终她也重新拾起自己的梦想选择留学重塑自身。影 视 研 究YINGSHI YANJIU088女性题材剧往往糅合其他类型元素,比如个人奋斗、走出人生危机、发现自我、自我实现等。剧中三位女主人公迫于外在因素,从意识到改变,并在过程中个人意识逐渐觉醒。二十不惑 三十而已 剧中主线为一次次不如意的爱情,副产品却是人生的重生和自尊被重拾,这个意义也不小于爱情的意义。顾佳提出离婚是自己的身份得到解脱,钟晓芹独自决定离婚是潜在内心的解放,王漫妮不顾家人撮合选择离开介绍的相亲对象是外表上的解放。重生之旅通过女性性格主导,三位主人公获得心灵和精神上的新生,继续开启人生旅程。三、传统男权与现代女性思潮的碰撞“她经济”热潮和传统家庭观念的双重作用下,三十而已 开始探索女性应该如何去做,如何追求自我,体现出自我独立的行为与想法,剧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展现,但这更像是基于传统男权与现代女性思潮碰撞下得出的浅层探讨。该剧是笼罩在男权社会下的女性寻求自我、独立的故事。严格来说,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主义作品应该由女性身份导演和女性编剧进行操刀拍摄,三十而已 编剧李英姬是一名女性,她表示剧作立意之初,没想构建爽感大女主,是想写出这个年纪女性真实的困境和选择。该剧导演张晓波是一位男性,在访谈中编剧李英姬也表示,一些事件后来经过导演的个人意愿进行了修改,这导致整部剧体现出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在某种程度上,依旧附属于男性视角下,这属于被阉割过的女性意识,女性的自我独立意识依然受到男性思维、男权社会、男权话语的影响和限制。女性意识的流露看似从女性视角出发进行女性精神世界的探讨,却不完全是。男性导演为了迎合市场广大女性观众而体现女性意识的流露,只能有限地刻画性格和展开情节,这种思潮下的女性即使优秀,自我意识的表达也会被局限在传统男权限定的话语之下,主导的思维仍是男女二元对立的传统观念,并没有真正摆脱在男性凝视和观照下的存在方式。(一)“传统”的女性抉择现代女性题材剧对女性的刻画看似不再局限于家庭,而以追求自我发展和内心感受为主,女性的个人追求被放到很重要的位置,开始追求自由、事业、自我价值实现。一定程度来看,电视剧 三十而已 强调女性独立、自我发展和蜕变,但依然笼罩在男权社会的外壳之下。顾佳作为剧中具有独立意识的女性代表,为了回归职场发展事业,聘请育儿师照顾孩子,作为家庭中的男性,丈夫认为教育孩子应该是母亲的职责,持反对意见。丈夫在聘请育儿师一事上的强烈反对态度折射出整个社会对男女双方养育后代的刻板印象。传统男性更倾向于认为女性角色在家庭中的养育功能更为重要不可或缺,女性是需要作出牺牲的。钟晓芹怀孕后自动放弃更好的职场晋升机会,选择将家庭置于个人职业发展之前,这是女性为承担家庭生育功能甘愿作出的妥协,也是男性潜意识下对女性选择的认可。当女性处于家庭关系中,即使人格独立,思想自由,但也需要承担更多的生育功能、养育价值以及自我职业牺牲等。钟晓芹在父母助推下,与不善言辞的对象组成家庭,王漫妮则受到家人影响,与在事业单位端“铁饭碗”的杨志相亲,被家乡人认为理所应当地合适。女性走进婚姻需要的只是看似可依靠、踏实稳定的男性对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