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docx
下载文档

ID:1898701

大小:20.45KB

页数:3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建设 社会主义 新农村 处理 几个 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推进现代化进程中重大的历史任务。近期,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对新农村建设作了深刻论述和总体部署。如何把这一重大历史任务落到实处,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把握哪些原那么,有哪些值得警惕的倾向,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对此,本刊记者专访了有关专家。  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  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秘书长曾业松研究员指出,目前在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是认为农村落后都是因为农业的资金、资源都被城市拿走了,城市利用农村的廉价土地、廉价劳动力和廉价产品开展起来了,而农村却落后了,因此现在需要放慢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开展;二是认为现代化的开展趋势是城镇化,农村凋敝和衰落是难以防止的,现在应主要开展城镇化,而不应把精力放在开展农村上。“这两种观点都具有片面性。〞曾业松说,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要全面理解。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是推进现代化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城镇化是大趋势。城镇化可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村开展。中国的城镇化正在以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快速开展。但必须认识到我们推进的城镇化,是能够带动农村开展的城镇化,最终是要形成城镇和农村良性互动、协调开展的格局。  “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开展的两个方面。〞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施虹博士说,“提出新农村建设并不是说不重视城镇化和工业化,而是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开展新农村,统筹兼顾。经济开展需要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开展,当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远远快于农村开展时,农村就会成为开展的瓶颈。〞  国务院开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指出,农村的开展对城镇化也有利,这既表达在劳动力的支持上,更表达在消费需求上,农村蕴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潜力,农民的消费能力提高了,将为城镇化和工业化带来巨大的开展动力。〞  从我国的国情和农村开展的实际来看,开展城镇化的同时也必须大力开展新农村。曾业松告诉记者:不管我们城镇化开展速度有多快,仍然会有大量的人口进不了城市;即使我们的城镇化程度到达60%,仍然有五六亿的人口留在农村。一个国家有几亿人口在农村,怎么能够不管不问,任凭着农村凋敝吗?如果几亿人口在农村始终过不上富裕生活,不仅影响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影响国民经济开展的大局,而且很容易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  农民自力更生与国家政策扶持的关系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历来是我国农民的优良传统。但是,我们决不能把强调农民的自力更生与国家政策扶持对立起来。曾业松指出,过去由于国情国力的原因,只能是“农民的事情农民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理应比以前更多地承担起建设责任,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开展的支持力度。曾业松说,新农村建设中的建设工程具有不同的属性,如义务教育、乡村道路等,具有公益性,应当主要由国家来投入;如农业生产、农民建房等,主要是农民自己的事情,应当主要由农民自己来投入;有些介于两者之间,国家应积极引导和参与,由国家和农民一起办。农民自力更生与国家政策扶持是相辅相成的、相互补充的关系,各有各的功能,各有各的侧重。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国家的作用只能是引导,真正的主体是农民。施虹说:“只有让8亿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才大有希望。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新农村建设的方针就是,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让农民得到更多的物质利益。保障农民利益是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在国家不断增加对农民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调动农民开展生产、建设家园的积极性。〞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