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一善,周积十善,争做百善标兵〞活动方案日行一善,积善成德XX市夷陵区鄢家河小学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活动中,着力开展“日行一善,积善成德〞系列实践活动,从未成年人的特点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具体要求入手,以校本课程为根底,以实践活动为阵地,以网络平台为支撑,以培养师生习善、扬善、行善、积善为目标,有效地提高了师生道德素质,并在社会中产生了较大影响。学校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联系点学校,先后接待来自全国各地500多所学校的同仁学习参观。一、确定目标与内容体系学校紧密联系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客观实际和学校课程改革的契机,以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为目标,以优化校本课程为途径,以教育实践活动的系列完整性、科学实用性为目的,从目标体系入手,构建积善成德“四五六〞道德体系。首先是培养“四心〞(即孝心、爱心、同情心、感恩心)。孝心是最根本的、最直接的道德意识,爱心是孝心的深化,同情心是一种相对深层次的情感意识,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的情感。我们要求学生同情一切值得同情的人、动物和事件,在发生危险情况时,要积极付诸行动,竭尽全力施救、帮助;我们教育学生,要常怀感恩之心,以德报德,知恩图报,因为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必定会得到很多人的帮助以及社会国家的恩惠。“人人爱我,我必须爱人人〞,“有恩必报才君子〞,这是做人的根本。其次,教养良好行为习惯“五会〞(即会说话、会走路、会学习、会锻炼、会清洁)。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亲人的教养、老师的教化、周围人的影响和个人的修养,因为这些的共同作用才能优化个体行为方式。学校针对小学生的行为能力,在认真思考、客观排列中选择了“五会〞行为习惯的培养,全面标准评价细那么,并随时评价养成情况,确定“行为示范班组〞“行为示范标兵〞。学校是全区第一个获得“行为示范校〞称号的学校。最后,养成纯洁健康心理品质“六性〞(即谦虚、无私、宽容、仁慈、诚信、自律)。古人曾形象地将人性的善比作“水〞的品性。利万物不争上下,洁万物不污自身,具有“谦虚、无私、宽容、仁慈、诚信、自律〞的美德,所以有了“上善假设水〞“厚德载物〞的千古绝句。人性的善就像太阳的热,它能融化人们心中的冰点,善里面充满着温暖、充满着感化,具有普照人性的光芒。所以,不管是我们人类中的先贤名人,还是自然界中的万物精灵,都为我们指明了做个好人的方向,所以我们不能麻木不仁。二、建立途径与方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