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社会工作角度探究城市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工商管理专业.doc
下载文档

ID:1793448

大小:22.50KB

页数:9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从社会工作角度探究城市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工商管理专业 社会工作 角度 探究 城市 就业问题 解决 对策 工商管理 专业
从社会工作角度探究城市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摘要: 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就业问题的不断凸显,从社会工作角度探究城市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成了当前社会工作日渐侧重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对我国城市就业问题的研究,本文从城市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方面入手,对解决城市就业问题的对策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探究,为我国未来社会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社会工作 ;城市就业问题 ;原因 ;解决对话 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在于,社会工作要以利用科学理论为基本途径,实现采用社区工作、小组工作、个案工作为手段提供专业服务帮助人的目的。社会工作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具有一定公益性价值的工作,因为社会工作往往积极解决的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社会环境造成的问题,所以社会工作主要以帮助案主建立自信,重新迈向社会,走向社会为成功的基本准则。社会工作诞生至今,一直积极致力于解决社会发展与弱势群体之间的矛盾问题,所以社会工作的范畴涵盖了养老问题、保险问题等,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很多身心残障者、贫困者、老弱者还有一些其他不幸的人群都在一定程度上的到了帮助。 一、 社会工作探究城市就业问题的意义 城市就业问题的存在,是全球社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由于城市就业问题对全球社会的重要危害,社会工作一直都在积极探寻着一条行之有效解决社会发展中,城市就业问题的渠道,基于城市就业问题对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对城市就业问题进行可探究,首先研究的是社会工作解决城市就业问题的意义,以实现发现社会工作解决城市就业问题切入点的目的。 (一)城市就业问题属于社会工程帮助解决的范畴之中 社会发展过程中,常常会由于很多原因造成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改善这些由于社会发展造成的问题,避免这些问题对社会发展造成影响,社会工作就由此诞生。社会工作发展至今,一直积极的致力于解决社会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人群的社会生存问题。基于社会工作的基本属性,所以当今社会中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当属于社会工作致力解决的范畴之中。 (二) 城市就业问题 城市就业问题,是当前影响我国社稷民生的重要问题,城市就业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1. 大学生就业问题 我国社会发展的逐渐完善,和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导致了我国高等学府人才紧张现象的出现,为了缓解我国紧张的人才供给压力,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现了高层院校扩招政策的实施,这一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高等人才培养的数量,也进一步缓解了我国高度紧张的人才供给矛盾,但是随着扩招政策的不断落实和贯彻,过剩的高等教育人才,还是给我国的人才市场造成了巨大压力。随着应届和往届毕业生的不断剧增,“毕业就等于失业”的现象在当今我国人才市场供需中成了一个普遍现象。 2. 农民工就业问题 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高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城市化脚步的不断提升,由于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实现,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不断促进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象也就普遍存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积累,促使了我国进城务工人员大量剧增的现象,导致了我国城市中进城务工人员不断提升,以至于最后酝酿成了农民务工人员就业问题的产生。 (三)城市就业问题的危害 城市就业问题的危害,城市就业问题的产生,是我国社会高速发展的产物,在高速的社会发展中,城市就业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被解决,就会直接影响我国城市化响发展的速度。城市就业问题的存在,是滋生犯罪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城市就业问题的不断累积,犯罪率的提高是一个必然趋势,犯罪率的不断攀升是影响百姓人身、财产安全的关键因素。百姓安居乐业的目的不能实现,那么社会安全稳定的目的也就很难达成,这就会对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的进行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影响我国综合实力提升目的的实现。 (四)社会工作解决城市就业问题的意义 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我国社会工作不仅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还包括移风易俗等社会改造方面的工作。所以城市就业问题的解决,属于社会工作的范畴,社会工作解决城市就业问题,是促进我国社会稳定发展,经济建设平稳进行的有效途径。 二、 产生城市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社会工作的基本职责是解决影响社会发展的所以问题,而城市就业问题的存在,以及城市就业问题对社会发展造成的严重影响,决定了社会工作解决城市就业问题是一个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我基于社会工作解决城市就业问题的重要性,本着溯本求源的原则,首先对产生城市就业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一) 高等学校扩招 为了提高我国社会建设中,高等学校对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的人才供给,我国教育领域中,高等学府扩招政策的实施,直接导致了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的逐年累积,累积的人才数量不断增大,导致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企业就业岗位供不应求的局面产生。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才之间的岗位竞争,实现了评优录取的目的,但是过剩的高等人才数量,加上逐渐积累的应届大学生,还是给城市就业工作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剧增 1.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时间的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已经初步实现。由于机械化解放了传统农业的人力耕作压力,所以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为了进一步实现改变生活质量的目的,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将淘金的目光投向了城市,所以大量的农村人口涌进了城市,这就给原本存在的城市就业问题带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2.机械化的不断实现,不仅仅体现在农业生产中。机械化在生产型企业中的逐步落实,也促进了生产型企业朝集约化的方向发展。虽然集约化的实现,是社会生产技术发展的表现,但是集约化在生产型企业中的渗透,也取代了原本利用人力的很多岗位,从而导致了城市就业人员的进一步激增。 (三) 职业能力有限 1.社会是动态发展的,很多企业发展过程中,更加侧重于对技术型人才的录用,但是刚毕业的应届毕业生本身,由于理论知识储备丰富,但是实践能力不足的原因,所以在就业上,张显不出特别的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原本加剧的就业压力更加致命的一击。 2.当前我国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不断完善,所以我国面临着有传统手工业向高、精、尖技术方向转型的关键阶段,所以我国对数企业都不在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事单纯机械操作的生产,相反多数企业都更需要有技术能力,有强责任意识的劳动人员,参与企业发展,但是这些要求,恰恰是进城务工人员所不具备的。 (四)实际能力与思想心态的不符 “高不成,低不就”是我国应届、往届毕业大学生一个典型心理特点。由于成长环境更加优越,导致了当代大学生在心态优越性的产生,这就造成了很多毕业生在面对工作时“要高手低”情况出现,这就把城市就业问题有被动转为主动。 三、 从社会工作角度探究城市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通过上文的阐述,我认为要从社会工作的角度解决城市就业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工作: (一) 强化国家政策支持 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探究城市就业问题的解决,首先,国家要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主观优势,从政策导向方面制定更为缜密、科学、有效、合理的城市就业规划。其次,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到解决城市就业问题的队伍中来,通过奖励政策激励企业和个人,充分吸纳应届毕业生,和一些实践能力不足的就业人员就业,帮助社会工作解决城市就业问题。 (二) 高校要发挥思想教育的正确指导性 高等教育要发挥出其教育思想的主管能动性,实现通过职业技术课程教育和职业思想教育强化的方式,帮助应届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思想的目的。强化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教育,高等教育要充分做好社会职业发展的调查工作,在高校中开设更加适合社会发展的职业课程。强化对学生职业思想的教育,要求学校要加强帮助学生对就业观的建立,这确的就业观,首先要清楚自身的能力范围。其次,就是保持一颗虔诚、谦逊、肯学的内心,以便杜绝大学生就业中“高不成低不就”情况的出现。 (三) 强化对城市就业人员的职业培训 社会工作,要发挥出其对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帮助工作,因为城市就业问题的产生,多数是因为就业人员的自身能力不高,而招聘单位对就业人员能力要求较高造成的,所以社会工作可以以对就业人员进行职业能力培训为手段,提高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以实现满足就业单位要求的目标,实现就业人员成功就业的目的。 (四) 强化社会工作对解决城市就业问题的创新 社会是动态发展的,所以要切实解决城市就业问题,就必须时刻保持先进的思想和勇于探究发展的精神,实现对社会工作对解决城市就业问题的创新,只有社会工作具备不断创新的要求,社会工作才能在未来城市发展中对就业问题表现出来的新情况进行从容面对。 总结: 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高度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工作实现了不断完善的目的。基于社会工作的本身属性,不断完善的社会工作为了实现其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逐渐将心理学、哲学、医学、社会学等理论融入到社会服务体系当中去,旨为更好的服务社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从社会工作角度探究城市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就是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积极探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冯斐. 谈新形势下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我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为例[J]. 知识经济, 2011,(18) [2] 李昌祖, 王波.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帮扶援助思考[A]. “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 2009 [3] 邓红珍, 夏菲, 徐季丹. 论高校辅导员在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中的策略[A]. 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 2011 [4] 通化市委党校课题组, 姚莉. 通化市灵活就业问题研究[A]. 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 2009 [5] 李艳.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A]. 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 2011 [6] 罗洪菊. 论结构性失业的现状与原因[A]. “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