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汀克溪的朝圣者的生态伦理学解读王锐【】本文试图通过对汀克溪的朝圣者的文本分析,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对之进行解读,挖掘其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探索狄勒德在汀克溪的朝圣者中给我们的启示,思考我们当代面临的问题:我们对待自然应该采取何种伦理态度才有利于整个生态圈的良性开展人应该怎样生活什么样的生活是智慧的生活【关键词】生态伦理学;人与自然的关系;汀克溪的朝圣者一安妮.狄勒德(AnnieDillard,1945-)是当代美国文坛自然作家的代表人物,她把自然书写与科学、技术、哲学等知识结合在一起。她的写作体裁主要以散文为主,也涉及诗歌、小说和回忆录的写作。主要作品有:散文汀克溪的朝圣者,小说活着,回忆录美国童年以及散文集教石头说话等。汀克溪的朝圣者为她赢得了1975年普利策奖,也是狄勒德写作生涯的里程碑,此后她的作品更趋成熟。以不到30岁的年龄获得普利策奖的安妮.狄勒德凭此书迅速建立了自己的国际声誉。汀克溪的朝圣者一书分15个章节,每个章节关于一个独立的话题。很多文学批评家把狄勒德的汀克溪的朝圣者与梭罗的瓦尔登湖作比拟,因为前者确实与瓦尔登湖的结构有些一致,而且狄勒德也从梭罗那里借鉴了使用小溪(梭罗使用“湖〞)作为把自己与自然融合的地点。然而,狄勒德也看到了梭罗关于自然概念的局限:在梭罗眼中,自然是美丽而真实的,而狄勒德笔下的自然却是美丽与暴力并存。本文试图通过对汀克溪的朝圣者的文本分析,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对之进行解读,挖掘其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探索狄勒德在汀克溪的朝圣者中给我们的启示,思考我们当代面临的问题:我们对待自然应该采取何种伦理态度才有利于整个生态圈的良性开展人应该怎样生活什么样的生活是智慧的生活二生态批评研究自然、自然与人、自然与文化的关系在文学作品中的表达和表达,目的是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生态批评是对人类中心主义思维模式的解构和挑战,但是它的终极目标并非仅在于解构,而是在解构的过程中建构一种新的文学生态伦理学批评,本文认为这才是生态批评更为远大的目标。生态伦理学批评的理论根底是生态伦理学。生态伦理学作为一种新的伦理学,它的理论要求是确立自然界的价值和自然界的权利的理论;它的实践要求是,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自然界。在当代,生态伦理学有许多不同的学派,归纳起来主要是两种:个体主义学派和整体主义学派。前者强调生物个体的权利,认为个体的生存具有天道酬勤优先性,是生物中心论的伦理学;后者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物种和生态系统具有道德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