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docx
下载文档

ID:1686321

大小:25.25KB

页数:13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经济发展 方式 转变 思考
市经济开展方式转变的思考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因此,面对日趋剧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面对日益增加的资源环境压力,作为经济欠兴旺地区的x,在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赶超全省平均开展水平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转变开展观念、创新开展模式、提高开展质量,加快推动经济开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开展。 一、我市经济开展方式的现状 “十五〞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市下大气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经济社会开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也进一步提高,经济开展方式发生了积极变化。一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22年的26.1:42.8: 31.1调整为202223年的12.9:55.1:32。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202223年到达552.4万吨,是2022年的1.4倍;优质高效农业快速开展,农业产业化向纵深推进,传统农业正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变。工业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一批优势支柱产业、大型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开展壮大,十大支柱产业实现利润、利税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均超过82%,中国著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分别到达12个和20个。效劳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对经济增长奉献率持续下降的势头得到遏制。二是薄弱环节得到加强。不断加大对高新技术的投入力度,着力建设创新型城市,自主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202223年,全市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20项,其中国际先进水平11项,国内领先水平29项,实现省级以上火炬工程11项;全年受理专利申请858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到达20.5%。金麒麟集团技术中心通过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实现了我市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零的突破。三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大力加强对工业污染和生态环境的整治工作,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202223年,工业废水排放量减少到1.5亿吨,cod排放量减少到4.5万吨,so2排放量减少到12.7万吨。 同时也应看到,我市经济开展方式还比较粗放,高消耗、低效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产业层次比较低。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偏高,占gdp的比重高于全省3.7个百分点,在全省仅低于聊城、菏泽。第二产业中纺织、化工、建材等产品附加值较低的传统行业所占比重较大,制造业总体水平不高;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较小、带动作用不强,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8.7个百分点。效劳业开展步伐缓慢,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32%,分别低于全国、全省7.1个和1个百分点,特别是现代效劳业开展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产业层次较低直接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202223年我市两税占gdp的比重仅为6.1%,比全省平均水平低6.1个百分点。二是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相当一局部企业研发能力较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很少。202223年全市受理创造专利申请122件,仅占全省的1.4%。科技投入严重缺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仅占全省的1.1%,分别相当于聊城、滨州的33.1%和26.7%。科技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严重短缺,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人员中工程师以上高素质人才和学科带头人较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人员缺乏1400人,只占全省的1.6%。三是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较为突出。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在棉花加工、酿酒、造纸、汽车零部件等许多行业和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的甚至非常严重。比方棉花加工业,自2022年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以来,我市棉花加工业开展迅速,加工企业数量急剧膨胀,最高时到达700余家(其中省级资格认定的191家),但由于受资源、资金、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两年已有超过半数的企业破产倒闭;再比方啤酒行业,目前全市生产规模2023万吨以下的啤酒厂接近20家,其中多数规模在5万吨以下,另外还有多家啤酒企业正在建设或方案建设。可以说,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的存在,不但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且弱化了相关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开展方式转变也带来了严重不利影响。四是节能减排形势异常严峻。由于我市传统产业比重高,加之个别企业对节能减排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够,主动淘汰落后产能和放慢“两高〞产品生产的动力缺乏,治污设施建设滞后,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很大。202223年我市cod、so2排放量分别占全省的7%和7.5%,而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占全省的4.3%。过去两年我市cod排放量和so2排放量削减仅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的29%和27.5%,今后三年完成减排工作任务目标的难度不小。 二、加快经济开展方式转变应采取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 经济开展方式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现阶段看,转变经济开展方式必须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要途径,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把促进节能减排作为突破口,把对内对外开放作为助力,加快推动x经济由粗放式开展向以结构型、效益型为主的集约式开展转变。 (一)以开展现代产业体系为重点,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经济结构决定资源消耗结构、收入结构、人口结构,影响着城市功能、环境质量、生活品质。抓住经济结构问题,就抓住了经济开展的主线,调整经济结构就能真正推进经济开展方式的转变。一是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按照开展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着力抓好“三个提高〞,既提高重点企业的带动能力、提高优势行业的配套能力、提高名牌产品的扩张能力。突出搞好15家工业骨干企业的培植,落实骨干企业扶持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工程立项、资金、土地、环评、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难题。进一步稳固我市骨干企业与央企洽谈合作取得的成果,全力以赴抓好已签约工程的落实;继续把加强对外合作、引进战略投资者作为骨干企业培植的重要措施,拿出优势资产吸引国字号企业和跨国公司来我市投资创业。引导和鼓励化工、纺织、生物制造、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的企业,按照比较优势原那么,搞好产业分工和协作,尽快形成专业化分工生产、分层次协作配套、规模化整体竞争的产业格局。把提高产业配套能力与招商引资有机结合起来,按照“龙头企业拉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集群开展〞的产业链招商引资思路,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有利于产业配套的大工程、好工程。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突出抓好国字号品牌产品的规模膨胀,尽快实现“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行业〞的升级。二是繁荣开展效劳业。效劳业开展不快是制约经济开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市应立足区位交通优势,突出抓好商贸流通业和现代物流业的开展,努力把x建设成为运河商贸名城和京沪铁路沿线重要的物流中心。围绕商贸型城市建设,在优化整合中心XX县区市场资源、改变市场开展“小散乱〞的根底上,重点建设一大市场区、六大市场,即建设完善天衢路以南、东风路以北、解放路以西、运河以东的中心市场区(搬迁x二职专,腾出商贸开展的黄金地带;规划建设三八路铁路立交桥,打破制约中心商贸区开展的“瓶颈〞),建设培育黑马商贸、城隍庙小商品、装饰材料城、x木材、金华茶城、黄河棉花等六大市场。结合中心市场区的开发,建设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运河风景区,再现明清时期运河商埠盛况,使之成为最能表达x城市特色的“商业生活长廊〞和“历史文化长河〞。同时进一步完善并实施现代物流业开展规划,着力打造木材、粮食、农副产品加工、煤炭四大物流基地;围绕已引进和正在争取的几大物流工程,在天衢工业园谋划建设一处功能完善、辐射宽泛的大型物流园区。三是加快城市化进程。把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点放在中心XX县区培植上。遵循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展规律,抓住京沪高铁x站建设的机遇,将XX县区开发区与市经济开发区纳入统一规划,在此根底上谋划大x城市圈开展框架,拓展中心城市开展空间和经济腹地,使中心XX县区成为辐射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大的跨省际区域中心城市。按照“XX县区表达繁荣繁华,东西两翼表达经济实力〞的思路,科学确定城市功能分区,努力使“三区〞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开展。积极争取边际城市开展的优惠政策,降低生产生活本钱,搞好城市绿化和环境综合治理,努力打造适宜创业、适宜居住、适宜人的全面开展的“三宜〞城市,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 (二)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到转变经济开展方式的各个方面,着力实施三大工程。一是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建立企业科技投入的鼓励机制,鼓励企业大幅度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力争到“十一五〞末全社会ramp;d投入占gdp的比重到达2%,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到达50%。引导和鼓励企业以新体制、新模式建立研发机构,重点支持金麒麟集团、德棉集团等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做好太阳能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争取工作。建立以专利、商标、版权等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产权体系,加大对企业专利申请特别是创造专利申请的扶持力度,力争到202223年高新技术产品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比重到达60%。二是实施创新产业推进工程。支持光伏和光热发电、生物医药、高性能数控机床、汽车及零部件等领域的科技攻关,攻克一批制约产业技术升级的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并尽快实现产业化。全力支持禹城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的“二次创业〞,使之成为带动x科技创新的“火车头〞和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三是实施创新效劳提升工程。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确保财政科技经费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建立和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导向的多元化自主创新投入机制。依托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现有的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建立一批以装备制造技术为重点、市场化运作的公共技术平台,向社会和中小企业开放,提供研发、中试、检测等技术效劳。大力支持x市高新技术综合型孵化器建设,引导县市区围绕自身产业集群开展专业孵化器,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科技创业孵化体系。 (三)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推动经济开展方式转变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开源节流并举,把资源节约放在首位,推进循环经济开展,克服资源瓶颈和环境约束,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开展。一是大力开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那么,构筑企业、行业、社会三个层面的循环经济体系。着力培育x晶华集团大坝公司,开展壮大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群,尽快实现华能x电厂粉煤灰零排放。二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行新上工程节能评估,把好新上工程准入关,严格限制钢铁、水泥、造纸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开展。推行高耗能加价制度,落实污水处理费征收新标准,提高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的经营本钱。积极推广阔坝水泥、德棉集团、华鲁恒升等3家企业的节能经验,切实组织实施好重点用能企业节能降耗工作。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建筑节能法规标准,大力推广应用新型建筑节能技术产品。结合中国太阳城的建设,以皇明等企业为依托,积极推行住宅建筑与太阳能利用一体化,实施“百万屋顶〞方案。三是继续推进生态市建设。把占全市85%以上污染负荷的20230家重点企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管住、管好,对重点企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安装在线监控装置,并实现与环保部门联网,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加快马减竖河污水改排工程、天衢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的配套管网工程建设进度。四是积极稳妥地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严格落实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实施方案,确保202223年关闭全部草浆造纸生产线,确保按进度关停列入实施方案的小火电机组和小水泥生产线。对未列入淘汰落后产能范围但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的行业,也应未雨绸缪,主动摸清有关情况,深入分析和研究存在的问题,尽快提出应对措施。 (四)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全面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经济开放程度对经济活动的范围、强度以及要素生产率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能够深刻改变经济开展的机制,提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