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朱德经典小故事.docx
下载文档

ID:914387

大小:38.23KB

页数:1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朱德 经典 故事
朱德经典小故事 一、朱德:遇到困难,我们不能轻言放弃 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仲夏,骄阳似火,一连二十几天没下过一滴雨。仪陇遇到了百年难见的大旱,一时之间,田地龟裂,禾苗枯焦,就连那山上的野草,也几乎一点火就着。人们只好到处找水,维持生活根本所需。 一天黄昏,从私塾归来的朱德放下书袋,像往常一样,背上背篓,拿上镰刀,割草喂牛。他今天选定的区域,是住宅东边的几条田埂。平日里,这几条田埂的外侧绿草如茵,青翠欲滴。连日的烈日炙烤,芳草失去了往日的容颜,枯黄的叶子蜷缩起来,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割下半篓子枯草后,朱德眼前一亮,前方不远处竟然有一丛青草,泛着悠悠的绿色。朱德立即放下背篓,奔了过去,用镰刀撬开草皮,但见此处泥土松软润泽,不禁大喜过望,如果不是下方有水脉经过,此处的泥土理应是枯燥的才对。于是,朱德也顾不上那半篓子枯草,叫上兄弟们一起挖井找水。 夕阳下,朱德和自家兄弟挥汗如雨,运锄如飞。他们光着膀子,挖土的挖土,运泥的运泥。很快,挖到了沙岩,一滴水都没有见到。兄弟们纷纷想要放弃,朱德却笑着告诉兄弟们:“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下边是沙岩,换铁锨来!遇到困难,我们不能轻言放弃。我们现在没挖出水,只能说明我们还挖得不够深。大家再努把力,加把劲,胜利就在前方。〞在朱德的鼓励下,大家一起凿岩。不知不觉间,已是月上柳梢头。突然,凿出的沙砾湿漉漉的。大家快乐万分,往下再挖了半尺左右,坑中开始出现积水。朱家兄弟一边继续深挖,一边往旁边拓展,修整加高井壁。很快,一口深约两米的水井初具雏形。午夜时分,兄弟几个擦了擦额上的汗水,心满意足地回了家。 第二天清晨,朱德挑着水桶,到井边取水,水井中已经蓄满甘露。黄昏时分,当他再次来到井边取水时,水深已达六尺。 朱德找到水源的消息不胫而走,附近的乡民奔波相告。自此以后,乡亲们有了新的水源,再也不用跑到几公里之外去取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乡亲们为感谢他的恩泽,便用人们心中最神圣的“琳琅山〞为此井命名,取名为“琳琅井〞。 二、朱德的扁担 1928年,朱德同志带着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三、朱德:红军总司令的办公室 1934年12月,红军来到四川甘孜地区稍做整顿,暂时驻扎下来。生活上依旧困难,每天大家都要出去挖野菜,然后掺进有限的粮食煮咸菜糊糊充饥。 有一次朱德和一位战士挖野菜回来,看着手中的篮子,说:“收获不小啊!已经装得冒尖了。〞战士也随着笑了。他们把野菜送到伙房后,朱德又说:“小鬼,走,到我办公室去坐坐。〞 呀,这是怎样的办公室呀!从外面看,犹如一个大草垛,只不过多了一个门,低着头进到里面,又暗又窄,什么也看不见,过了一会才看清,原来这办公室是老百姓的一间灶屋,长时间烟熏火燎,又阴暗,又潮湿。 朱德亲热地招呼小战士坐,小战士这才注意到,总司令已坐在了一张“桌子〞后,只见“桌子〞上堆满了各种文件、电报,还有厚厚的大书。办公桌腿是用泥坯垒起来的,桌面是几条粗糙的木板搭的。这难道就是指挥全军的总司令用的办公桌吗这时,朱德发话了:“你是在看我的办公桌吗这样的桌子不是一样可以写字、看书吗我们的战士,不是在以膝盖为书桌学习吗条件是差点,以后会好的。〞说完便开怀地笑了。 四、朱德:“不能有特殊的共产党员〞 朱总司令在教育党员、干部时,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党内只有特殊的战斗任务,不能有特殊的共产党员。〞他虽然身为总司令,但他却时时处处以普通一员出现在群众之中。八路军总部在武乡县王家峪时,担任总部党小组长的是参谋人员潘开文同志。朱总司令对这个小组长很尊重,他总是按时交纳党费,参加组织生活,认真执行党支部的决议。 有一次,党支部根据北方局的指示精神,让党员分小组回忆总结前段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以便改良指挥机关的工作。晚上,党小组开会时,同志们觉得总司令傍黑才从外地回来,太累了,就没去通知他。第二天前晌,总司令突然找到潘开文问:“昨晚开会,为啥不通知我参加〞小潘顺口撒了一个谎说:“我以为你没有回来呀!〞总司令笑了:“我回来时,你不是在操场上还看了我一眼〞小潘一看露了馅,说了实话:“我们怕你过分劳累,想叫你早点休息哩!〞“嗨,我是骑马回来的,又不是步行。就是再累还能比长征累那时,咱们在泥沼里走一天,晚上还不是照样开会〞小潘说:“昨晚主要是党员们检讨前段工作中的问题,你的工作满好,有什么检讨的。〞朱总司令却说:“毛主席早就讲过嘛,除了庙里的泥胎不犯错误,活着的人哪个能十全十美〞 总司令一席话,说的小潘没话了,当面保证:以后开会一定通知你。后来总司令参加小组会,认真地在同志们面前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全体党员很受教育。 五、朱德:终身为党效劳 1925年3月7日,还在德国的朱德给在苏联学习的中共党员季子(即李季)、莘农(即陈启修)写了一封信。朱德在信中要求“来莫入东方大学〞,“研究军事〞,并明确表示“归国后即终生为党效劳,做军事运动〞,他愿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昭然纸上。信中提到的东方大学,即“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它1921年创办于莫斯科,专为苏联、东方各共和国及为帝国主义殖民地、附属国培养干部。怀着对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向往,1925年7月,朱德如愿来到了莫斯科,开始了新的学习,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开展。在这一年时间里,除了参加宣传会、劳动以外,根本都在学习、研究、练习器械、打野营。他还参观考察了博物馆、学校、工厂等,做过毒气爆炸之类的军事学实验。他对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人民在恢复经济、医治战争创伤、稳固苏维埃政权、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表现出来的蓬勃精神感到无比兴奋。 六、朱德拒收豹子皮 1941年春天,八路军留守兵团骑兵旅教导队到南泥湾开荒种地。那里山深林密,野兽成群,有时会威胁人们的平安。为此,部队专门组织了一个打猎队,结果还真打了不少野猪、狼,还有几只金钱豹。战士们的生活环境随之平安了。 有一天,朱德总司令到教导队视察,他看到挂在院里的豹子皮,走过去摸了摸,连说:“好皮子!好皮子!〞接着关切地向大家询问队里打猎的情况。听完了队里的汇报,朱德很快乐,当场容许给教导队配发2000发子弹。 当天下午,朱总司令要回延安了,教导队的领导把一张捆好的豹子皮送给总司令。原来,在这之前,教导队的同志们听说总司令铺的、盖的都很薄弱,几个队干部一商量,决定送一张豹子皮给总司令。可是朱总司令坚决不收,他对大家说:“你们这是做啥子嘛给我进啥子‘贡’呦我们党是有规矩的,不兴送礼这一套,我这个当总司令的更得带头遵守啊!〞总司令指着穿得破旧的教导队战士们说:“同志们很辛苦,穿得却那样破旧。一张豹子皮可以换七八匹布,能做好多套衣服,让我白拿豹子皮,那我不成了‘剥削户’了总司令剥削大家,这多难听。〞说完他大笑起来,大家只好作罢。 朱德总司令在廉洁上可谓是率先垂范,他一尘不染的作风和真切关心下属的情怀,不正是八路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取的法宝吗 七、朱德重视调查研究 年事已高的朱德,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1976年去世,每年都要拿出两到三个月或者更多的时间,深入厂矿、农村考察。视察回来后,他常常不顾旅途劳顿,亲自主持起草调查报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1951年到1966年,他向党中央提交了108份调研报告,其中98份报告是他亲自主持起草的。 八、朱德的澡盆 朱德住的是旧房,使用的卫生间窄小,但洗澡盆却很高。晚年,朱德腿脚不灵便,又有病,洗澡进出不方便。工作人员反复商量,想把澡盆改装得低一点,上面再加个喷头,好让他坐着淋浴。他们屡次向朱德提出,并且说明:改装一下澡盆,只花两三个工,用不了多少钱。但朱德就是不同意,总是说:“很好嘛!再修,又要浪费钱财。〞后来,大家又跟他提起了几次,他还是不同意。直到1976年他最后一次住进医院后,大家才悄悄地把洗澡盆改装了一下。谁知,他老人家还没有使用一次就逝世了。 九、朱德21年从未领过元帅的工资 1956年9月17日,朱德在中共八大上的发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共产主义者应当是没有私心的人。〞这是朱德身居高位时严格律己的根本准那么,更是他贯彻共产主义信仰的真实写照。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他坚决不要元帅工资,直至他去世的21年间,从未领过元帅的工资。跟随朱德多年的秘书郭仁后来回忆说:“委员长从来没有拿过元帅的工资,委员长逝世后大家才知道这件事。〞 十、朱德:自来水不是“自来〞的 在生活上,朱德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荣耀传统。尤其是在担任中央重要领导职务后,每顿饭也都是三菜一汤,三盘菜是两素一荤。早上洗脸也舍不得多放水,朱德总是对效劳人员说:“要注意节约,节约一滴水、一分钱。自来水不是自来的,不能浪费。有钱不能乱花,要支援国家建设。〞 十一、朱德不做新衣 平时,朱德穿的都是旧衣服,破了补上补丁继续穿。连床上的被褥和床单都是打着补丁用了二三十年的,子女们和工作人员要给他换新的时,他总会说:“衣服被子只要整齐干净就好,补补能穿能盖,何必买新的给国家节约一寸布也是好的。这比战争年代好多了,那时一件衣服要穿多少年!〞1959年,他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后,接见外宾较多,考虑到国际影响,工作人员准备为他做两套新衣服,好在参加外事活动时穿,他就是不同意:“我的衣服不是很好嘛!把钱省下来可以支援国家建设嘛!〞后来经过各方面人员的共同劝说和发动,他才勉强同意只做一套新衣服,并且坚持自己出钱。 十二、朱德补粮食 三年困难时期,由于家里来往的客人多,亏欠了50多斤粮食,工作人员想让机关补上。虽然这是政策允许的,但朱德还是很坚决地拒绝了这个建议——他不愿意享受特殊照顾,不愿意让国家多为他花一分钱。最后,朱德坚持和一家人吃菜糊糊,硬是用“以瓜菜代粮食〞的方法把亏欠的粮食全部补了回来。 十三、朱德的家产 朱德生前不止一次讲过:我只有两万元存款,这笔钱不要动用,不要分给孩子们,作为我的党费交给组织。他还曾对孙辈们说:“我是无产阶级,我所用的东西都是公家的,我死后一律上交国家。我最珍贵的是屋里那张毛主席像,可以留给你们; 我读过的书,你们可以拿去读。〞 十四、朱德:活着就是要工作,要革命 晚年的朱德更加珍惜时间,每天睡眠时间很短,到了吃饭的时候,总得再三催促才能走出办公室。他总是说:“我能做的事情就应该去做,这样可以为毛主席分担一些工作,年轻的同志也可以腾出手来做我做不了的事情。〞有一次,女儿朱敏劝他:“你是近90高龄的人了,这样会吃不消的。〞他认真地说:“人活着是为什么活着就是要工作,要革命!〞有时孩子们也劝说:“爷爷,你要注意保重身体啊!〞他总是说:“有多少工作需要去做啊!时间很珍贵。共产党员要全心全意为无产阶级效劳,生死不顾,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 十五、朱德:“不敢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算什么共产党员!〞 工作人员说,朱德是他们工作生活中的严师益友。图为1962年,朱德与身边工作人员在中南海合影。朱德无欲那么刚,也特别反感那些对自身进退得失斤斤计较的行为。这时,他罕见发怒可以统一思想,端正态度,争取更大胜利。 1938年,朱德来检查三四四旅的工作,当时旅长徐海东身体不适,要去延安治病。朱德提出拟让六八七团团长田守尧代理第三四四旅旅长。田曾任红十五军团七十八师师长,作战英勇顽强。 但是,延安总部考虑到三四四旅作为当时八路军仅有的几个主力旅之一,且正处于特殊时期,而田守尧资历较浅,没有同意朱德的报告,还回电陈述了另派他人的原因。 田守尧当时仅23岁,感到没面子,没参加旅部为徐海东送行的聚餐会。朱德见田守尧闹起情绪,要求旅政委黄克诚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