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浅析中学生品行障碍的原因和对策.doc
下载文档

ID:1682927

大小:12KB

页数:3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浅析 中学生 品行 障碍 原因 对策
浅析中学生品行障碍的原因和对策浅析中学生品行障碍的原因和对策 罗 遥 摘要:当前,我国青少年,特别是有些中学生品行存在严重障碍。这些障碍若教育不当将成为青少年犯罪的根源。我们要时刻敲响警钟,防患于未然,把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品行障碍,是当代青少年进入青春期的一大特点,有的恶劣行为已发展成严重干扰学校正常活动和危害社会治安的一大问题。从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角度,分析了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氛围对青少年品行的影响以及青少年自身对品行障碍的矫正。我认为,只有家庭、学校、社会紧密协作,针对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感化,才能杜绝青少年品行障碍向犯罪行为的转化。关键词:孤独 品行障碍 学校德育 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女孩都有这样一种体验:觉得自己是大人了,于是总想一夜之间成熟起来。父母的关心不再像过去那样暖融融打动心扉,反而觉得唠叨刺耳;老师呢,在我们心中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威信,我们做什么他们都不能理解;就连平时挺要好的同学,现在也不是那么亲密无间、无话不谈了,自己一肚子的心事,不知该和谁谈。难怪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总要感叹:“没人理解我!”“我好孤独!”一、中学生品行障碍的具体体现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在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等方面还不成熟,部分学生会出现一些不 良行为。具体体现为:有的学生逃课、吸烟、喝酒、赌博;有的与社会闲散人员混在一起,打架斗殴、抢夺盗窃;有的违反校纪,过早陷入感情旋涡,谈恋爱、搞对象;有的沉溺不良读物或网络,玩物丧志;还有部分独生子女一切以自我为中心,顶撞老师、欺压同学、任性、霸道,做事我行我素。有的学生还会有攻击性行为出现,攻击性行为可能转化为不良品德,甚至是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二、中学生品行障碍的对策 对于中学生的品行障碍,我们既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股力量一起上,又要针对每一个个体品行障碍形成的具体原因,对症下药。(一)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主渠道、主课堂,要把对学生品行障碍的纠正放在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来抓。实际上,学校的德育工作无论在学校内部关系方面,还是在学校的外部关系方面、内容、形式、手段等方面都存在着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与新课标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1.学校内部的不适应 表现在面对社会新的要求和形势的急速发展,我们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班主任、干部、职工的观念还没有完全随之发生变化。还表现在德育和智育的关系上。“分数第一”长期占据主导,学校、教师为升学率而教,学生为分数而学,重智轻德。德育可谓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时不要,出了问题大喊大叫。2.学校在外部关系上的不适应 学生易于接受新观念,教师则习惯于坚持传统观念,因此学生对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的评价和取向,往往与我们教师有一定的差距。3.把德育过程看成单纯的外炼过程,德育过程与品德内化过程相分离。希望通过几天、几个月或是几年的训练实现德育目标。4.德育方法简单机械化。工作方法过于陈旧,注重形式,轻视内化;注重课堂教学,轻视社会实践,以单向传导为主。我们要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教育广大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爱护每一个学生,不仅要做学生科学知识的传播者,也要做学生身心健康的引路人。广大教师,应允许并诱发有品行障碍的学生充分宣泄其消极情绪,并协助他们寻找原因,制定治疗计划,针对学生在治疗过程中的反复和消极情绪,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二)家庭 家是温暖的避风港。家长是帮助教育学生的第一责任人,要严以律己,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习惯,做孩子的榜样。(三)社会 要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中学生的健康成长。要以造福学生为荣,以危害学生为耻。(四)青少年品行障碍自我矫正的方法:1.提高自我认识 青少年品行障碍的产生,往往与错误的认识有联系。有品行障碍的青少年应该调整自己的认识,从而改变对某些问题的错误认识,树立新的正确的认识。2.摆脱孤独感 青少年品行障碍与孤独感是有联系的。一些青少年正是为了排遣孤独而沾上吸烟、迷恋游戏机、打麻将、不正当性行为等不良品行的。可以采取自我矫正措施,摆脱孤独感:(1)找同学或同伴谈心;(2)参加正当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3)刻苦学习,与好书交朋友,是找到了不说话的好伙伴;3.控制发怒 心理学研究表明,愤怒往往会导致攻击性行为,特别是在激烈地愤怒时,主体不能意识到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失去意志控制力,易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暴怒之下伤害人,甚至杀死人等,就成了激情犯罪了。4.正确对待错误,提高自信心 青少年经常要自我激励,自己鞭策自己,自己鼓励自己。在取得哪怕是一点小小的进步时,自己也要肯定自己。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自己身上的品行障碍,是自己的问题,就要凭自己的毅力去改掉它,弃旧图新,换上新的面貌。5.矫正不良习惯 对有品行障碍的青少年来说,首先要确实明白习惯是可以改变的,自己身上的某些不良习惯也是可以矫正的。自我教育法,可以扮演家庭的一个成员、一个老朋友、一个陌生人或一位老师。体验角色的各种感情,有利于揭示青少年内心深处的症结,达到发泄或控制自己的情感,并学会模仿一种正确的行为方式。还可以通过编故事、讲故事的方法进行自我教育。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培养什么样的人,关系着祖国的兴旺,民族的前途。青少年正是学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用人类优秀的、先进的、科学的文化知识成果教育青少年,武装青少年的头脑,主义观念,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牢固的人生价值取向,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义务。只有家庭、学校、社会紧密协作,针对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感化,才能杜绝青少年品行障碍向犯罪行为的转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