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城市中心区污水处理现状-S3D工艺1污水处理概况大连市的污水处理工程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开展,大连市从凌水河口到老尖沟长达30km的海岸线上有73个(现只有44个)出口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人海,对近海海域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为此,市政府在1984——年开工建设了大连市第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春柳河污水处理厂,1988年正式运行。该厂设计日处理能力6万t。1992年国家万吨回用水示范工程在春柳河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运行,使污水经三级处理后回用于园林绿化、工业冷却循环等,开辟了新的淡水资源。1998年,该厂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进行了外围管网和工艺设备改造,投资8166万元,完善了南线截流管网,更新了局部设施设备,根本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处理能力提高到8万t。1998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马栏河污水处理厂正式开工,一期工程于2022年9月竣工运行,总投资2.65亿元,日处理能力为12万t,其中4万t供回用。1999年,大连市第一座社会化投资建设的付家庄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设计日处理能力1万t。由于棒棰岛一带地势起伏较大,且距虎滩污水处理厂厂址较远,如采用集中处理,输送管网和泵站的建设费用较大,故1999年市政府投资在棒棰岛高尔夫球场西侧建成了日处理能力为800t的污水处理站,污水自行处理达标后排海。同时,大连市局部大中型厂矿企业自建了53座污水处理站或处理装置,对污水进行局部处理后排放,减轻了城市集中处理的压力。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大连市划分为春柳、马栏河、老虎滩、寺儿沟、付家庄、凌水、三道沟、大连湾等8个污水处理区。至2022年底,已建成的城市集中污水处理厂3座,处理能力21万t。按全市日排水总量70万t计算,污水处理率为30%,生活污水处理率为60%。1997-2022年期间,大连市还建成了马栏河、虎滩、凌水三条污水深海排放管线,长度分别为1200m、1171m、2170m,日排放能力分别可到达12万t、7万t、6万t。排海管线将污水排放到深海海域,通过海水的稀释自净作用得到净化处理,大大缓解了这些区域在污水处理厂建成前污水对近海海域的污染。2污水处理工艺特点2.1春柳河污水处理厂工艺特点改造后的春柳河污水处理厂采用了德国林德公司的LINPOR专利技术,是一种集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为一体的污水处理技术。它的做法是在曝气池中投加小而多孔的塑料海绵做为活性污泥的载体。这种载体的抗冲击能力强,使得污水中的活性污泥浓度大幅度提高;另外,这一技术使载体上形成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