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高级中学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doc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学年 辽宁省 葫芦岛市 兴城 高级中学 化学 第二 学期 期末 统考 试题 解析
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模拟测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A B.1 mol 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 C.1 mol 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A D.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A 2、X、Y、Z、M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M>Z>Y>X B.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因其分子间存在氢键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M<Z D.元素的非金属性:X<Y<Z 3、乙烯的生产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重要标志。聚乙烯是以乙烯为原料合成的一种人们常用的高分子材料。下列有关聚乙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乙烯合成聚乙烯的变化属于化合反应 B.乙烯合成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是nCH2=CH2 nCH2—CH2 C.聚乙烯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容易导致“白色污染” D.聚乙烯是纯净物 4、诺贝尔奖科学成果被应用于工业合成重要的治疗帕金森症(震颤麻痹症)的药物左旋多巴(C)。下面是它们的结构简式以及科学家发明的合成路线。 在上述反应中,关于(1)、(2)两步的反应类型,全部正确的是( ) A.消去反应,水解反应 B.氧化反应,取代反应 C.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D.还原反应,消去反应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常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B.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即合成树脂 C.用木材等经化学加工制成的黏胶纤维属于合成纤维 D.聚乙烯性质稳定,不易降解,易造成“白色污染” 6、某有机物含C、H、N三种元素,其分子中含有4个N原子排列成内空的正四面体结构,任意两个N原子之间都有1个C原子,分子中所有原子之间都以单键相连。则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可能为 A.C6H10N4 B.C6H12N4 C.C6H8N4 D.C4H8N4 7、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备氨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少量水 C.用装置丙收集氨气 D.用装置丁吸收多余的氨气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和聚乙烯均能使溴水反应褪色 B.乙苯的同分异构体多于三种 C.甲烷、苯和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葡萄糖与果糖、淀粉与纤维素分子式相同,均互为同分异构体 9、已知酸性:> H2CO3>>HCO3-,综合考虑反应物的转化率和原料成本等因素,将 转变为的最佳方法是 A.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B.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 C.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足量CO2 D.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加入适量H2SO4 10、常温下向浓度均为0.10mol/L、体积均为1mL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中分别加水,均稀释至VmL,两种溶液的pH与lgV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Khl(CO32-)(Khl为第一级水解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10-4 B.曲线N表示Na2CO3溶液的pH随lgV的变化关系 C.Na2CO3溶液中存在:c(Na+)>c(CO32-)>c(OH-)>c(HCO3-)>c(H+) D.若将Na2CO3溶液加热蒸干,由于CO32-水解,最终析出的是NaOH固体 11、下列有关金属晶体判断正确的是 A.简单立方、配位数6、空间利用率68% B.钾型、配位数6、空间利用率68% C.镁型、配位数8、空间利用率74% D.铜型、配位数12、空间利用率74% 12、下列排列顺序错误的是( ) A.酸性:H4SiO4<H3PO4<H2SO4<HClO4 B.碱性:Ca(OH)2>Mg(OH)2>Al(OH)3 C.原子半径:F<O<S<Na D.氢化物的稳定性:SiH4>H2S>H2O>HF 13、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2SO2(g)+O2(g)=2SO3(g)为放热反应,则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已知H+(aq)+OH-(aq)=H2O(l)ΔH=-57.3 kJ·mol-1,则任何酸碱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均为57.3 kJ D.在25℃、101kPa时,已知C(s)+O2(g)=CO2(g) ΔH,则C的燃烧热为-ΔH 14、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或描述不正确的是 A.Ca的电子排布式是[Ar]3d2 B.BF3 的VSEPR的模型名称是平面三角形 C.NH4+中心原子N上的孤电子对数为0 D.在[Cu(NH3)4]2+里,NH3的氮原子给出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 15、瘦肉精的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6个吸收峰 B.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2H18N2Cl2O C.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和酯化反应 D.该有机物能溶于水,且水溶液显碱性 16、电子构型为[Ar]3d54s2的元素属于下列哪一类元素( ) A.稀有气体 B.主族元素 C.过渡元素 D.卤族元素 17、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不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A.石油的分馏 B.灼烧干海带 C.用四氯化碳提取碘水中的碘 D.冶炼铁 18、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B.1 mol FeCl3与沸水反应生成胶体后,含有NA个Fe(OH)3胶粒 C.1mol乙醇和过量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分子数可能为NA D.0.1mol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4NA 19、下列物质中,既能被酸性 KMnO4 溶液氧化,又能和溴水反应的是 ①丙烯 ②丙炔 ③苯 ④甲苯 ⑤聚乙烯 ⑥苯酚 ⑦乙酸乙酯 ⑧乙酸 A.①③⑤⑦ B.①④⑥ C.①②⑥ D.①②⑥⑧ 20、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X与Y形成的化合物能与水反应生成酸,且X、Y同主族,两元素核电荷数之和与W、Z的原子序数之和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元素的含氧酸是最强酸 B.原子半径:X>Z C.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W>X D.W与Y可以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 21、已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后,反应速率(v)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是 A.N2(g)+3H2(g) 2NH3(g) B.C(s)+H2O(g) CO(g)+H2(g) C.H2(g)+I2(g) 2HI(g) D.Fe3+(aq)+3SCN-(aq) Fe(SCN)3(aq) 22、下列事实中,使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金属防腐的是 A.地下钢管连接镁块 B.金属护栏表面涂漆 C.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 D.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有机物A(C4H10O)可用作增塑剂、溶剂等。A可以发生如下转化。 已知:R1-CH=CH-R2R1-CHO+R2-CHO (1)按官能团分类,A属于_________。 (2)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3)A→C的转化中Na的作用是__________。 (4)写出A→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5)F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 24、(12分)以苯和乙炔为原料合成化工原料E的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有关苯和乙炔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苯和乙炔都能使溴水褪色,前者为化学变化,后者为物理变化 b.苯和乙炔在空气中燃烧都有浓烟产生 c.苯与浓硝酸混合,水浴加热55~60℃,生成硝基苯 d.聚乙炔是一种有导电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 (2)A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 (4)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C的分子中一定共面的碳原子最多有_____个。 (5)与D同类别且有二个六元环结构(环与环之间用单键连接)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请写出其中2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以乙炔和必要试剂合成环丙烷的路线:___________。 25、(12分)NaNO2可用作食品添加剂。NaNO2能发生以下反应:3NO2-+2H+=NO3-+2NO↑+H2O NO2-+Ag+=AgNO2↓(淡黄色)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以下探究。回答有关问题: (l)制取NaNO2反应原理:Na2CO3+2NO2=NaNO2+NaNO3+CO2 Na2CO3+NO+NO2=2NaNO2+CO2 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需控制B中溶液的pH>7,否则产率会下降,理由是_________。 ③往C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④反应结束后,B中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品、___________ 等操作,可得到粗产品晶体和母液。 (2)测定粗产品中NaNO2的含量 称取5.000g粗产品,溶解后稀释至250mL。取出25.00 mL溶液,用0.1000 mol·L-1KMNO4酸性溶液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的体积为20.00mL。已知:2MnO4-+6H++5NO2-=5NO3-+2Mn2++3H2O ①稀释溶液时,需使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有 _________(填标号)。 A.容量瓶 B.量筒 C.胶头滴管 D.锥形瓶 ②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时,滴定达到终点。 ③粗产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用代数式表示)。 26、(10分)已知下列数据: 某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配制2mL浓硫酸、3mL乙醇和2mL乙酸的混合溶液。 ②按如图连接好装置并加入混合液,用小火均匀加热3~5min ③待试管乙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乙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④分离出乙酸乙酯, 洗涤、干燥、蒸馏。最后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 (1)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 (2)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 (4)步骤②为防止加热过程中液体暴沸,该采取什么措施_____ (5)欲将乙试管中的物质分离得到乙酸乙酯,必须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分离时,乙酸乙酯应从仪器_______________(填“下口放”“上口倒”)出。 (6)通过分离饱和碳酸钠中一定量的乙醇,拟用如图回收乙醇,回收过程中应控制温度是______ 27、(12分)Na2O2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来漂白纺织类物品、麦杆、纤维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