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C
P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GJ 321-2014 备案号 J1842-2014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ot-hanging exterior wall panel engineering
2014-06-24 发布 2015-03-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 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ot-hanging exterior wall panel engineering
JGJ 321-2014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 0 1 5 年 3 月 1 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ot-hanging exterior wall panel engineering
JGJ 321-2014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
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
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
北京同文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印刷
*
开本:850×1168毫米1/32 印张:2% 字数:59千字
2014年10月第一版 2014年10月第一次印刷
定价:11.00 元
统一书号:15112 ·23961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
(邮政编码100037)
本社网址:http://www.cabp.com.cn
网上书店:http://www.china-building.com.cn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 告
第455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技术规程》的公告
现批准《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 为 JGJ 321-2014, 自 2 0 1 5 年 3 月 1 日 起 实 施 。 其 中 , 第 4 . 1 . 6 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发 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4年6月24日
前 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 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函[2008]102 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 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材 料;4.建筑设计;5.结构设计;6.加工制作;7.安装施工;8. 工程验收;9.保养和维修。
本规程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 执 行 。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 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 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 北三环东路30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境与节能研究院;邮政 编码:100013)。
本规程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北京江河幕墙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方大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
佛山市奥美达人造板材幕墙配件有限 公司
佛山欧神诺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斯米克建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台州市旗鱼幕墙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武汉鸿和岗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凌云宏达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嘉寓门窗幕墙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倍立达实业有限公司
佛山石湾鹰牌陶瓷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姜仁蒋旭二 李 栋 姚 建 宁 汪道金 魏东海 郑树龙 江建强 毛 栋 黄凤至 魏越兴 何 乾 杨晓宾 赵 立 曾文涛 李井冈 陈祖贤 张国峰 熊吉如 韩智勇 郝志华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杜继予 廖学权 王双军 黄小坤 黄 圻 张 芹 胡忠明 闭思廉 王德勤 方 征 张在东
目 次
1 总 则 1
2 术 语 和 符 号 2
2.1 术语 2
2.2 符 号 2
3 材 料 4
3.1 一般规定 4
3.2 钢材、铝合金和五金材料 4
3.3 瓷板、陶板和微晶玻璃板 5
3.4 石材 5
3.5 建筑密封材料和粘结材料 6
3.6 其他材料 6
4 建 筑 设 计 7
4.1 一般规定 7
4.2 性能和检测要求 8
4.3 防火 9
5 结 构 设 计 10
5.1 一般规定 10
5.2 材料力学性能 11
5.3 面板设计 13
5.4 连接件结构设计 14
5.5 基层及构造连接设计 18
6 加 工 制 作 19
6.1 一般规定 19
6.2 金属构件 19
6.3 瓷板、陶板、微晶玻璃和石材 20
7 安 装 施 工 23
7.1 一 般规定 23
7.2 安装施工准备 23
7.3 点挂安装 24
7.4 安全规定 25
8 工 程 验 收 27
8.1 一 般规定 27
8.2 主控项目 28
8.3 一般项目 29
9 保 养 和 维 修 32
9.1 一般规定 32
9.2 检查与维修 32
9.3 清洗 33
附 录A 点 支 承 弹 性 板 的 弯 矩 系 数 34
本 规 程 用 词 说 明 35
引 用 标 准 名 录 36
附 :条 文 说 明 39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1
2 Terms and Symbols 2
2.1 Terms 2
2.2 Symbols 2
3 Materials 4
3.1 General Requirements 4
3.2 Steel , Aluminium Alloy and Hardwares 4
3.3 Porcelain Plate , Terra -cotta panel , Glass -ceramics 5
3.4 Stone Panel 5
3.5 Sealing and Bonding Materials 6
3.6 Other Materials 6
4 Architectural Design 7
4.1 General Requirements 7
4.2 Performance and Testing Requirements 8
4.3 Fire Protection 9
5 Structural Design 10
5.1 General Requirements 10
5.2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11
5.3 Design of Panels 13
5.4 Design of Connection Members 14
5.5 Base Course and Connection Design 18
6 Manufacturing 19
6.1 General Requirements 19
6.2 Component of Matel 19
6.3 Porcelain Plate , Terra -cotta Panel , Stone Panel and
Glass-ceramics 20
7 Installation and Construction 23
7.1 General Requirements 23
7.2 Preparation for Construction 23
7.3 Installation 24
7.4 Security for Construction 25
8 Quality Acceptance of Engineering 27
8.1 General Requirements 27
8.2 Dominant Items 28
8.3 Ordinary Items 29
9 Maintenance and Repair 32
9.1 General Requirements 32
9.2 Inspection and Repair 32
9.3 Cleaning 33
Appendix A Moment Factors of Elastic Dot-hanging
Panels 34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 35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36
Addition :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39
1 总 则
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使点挂外墙板装饰工 程做到安全可靠、实用美观、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制定本 规 程 。
1.0.2 本规程适用于非抗震设计及6度、7度、8度抗震设计的 民用建筑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的设计、制作、安装施工、验收及 维护,其适用安装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基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不应超过100m;
2 基体为经加强处理的实心砖砌体结构时,不应超过24m。
1.0.3 在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护状态下,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在 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应具备规定的工作性能、安全性和耐久 性。在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作用时,应不需 修理即可继续使用;在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作 用时,可能发生损坏,但经修理后应仍可继续使用。
1.0.4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的设计、制作、安装施工、验收及 维护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工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 语
2.1.1 点挂外墙板装饰系统 dot-hanging exterior wall system
面板通过挂件直接与建筑外墙结构点式连接的外墙装饰 系 统 。
2.1.2 基体 primary structure
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或围护结构。
2.2 符 号
2.2.1 材料力学性能
E—— 材料弹性模量;
f—— 材料强度设计值;
fp—— 板材强度设计值;
fs—— 钢材强度设计值;
fa——铝合金型材强度设计值;
fr—— 石材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
fr——石材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
frk——石材面板弯曲强度标准值;
S—— 荷载或作用产生的截面内力效应设计值;
R——构件截面承载力设计值;
μ —由荷载或作用标准值产生的位移或挠度。
2.2.2 作用和作用强度
Gk——重力荷载标准值;
q——风荷载和垂直于墙面平面的水平地震作用设计值; IEK——垂直于墙面平面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qG——板材单位面积重力荷载设计值;
o— 风荷载作用下最大应力设计值;
Yg——材料自重标准值。
2.2.3 几何参数
A—— 构件截面面积或毛截面面积;面板平面面积; ax—— 面板x 方向孔中心至板边缘距离;
ay—— 面板y 方向孔中心至板边缘距离;
e—— 跨度;
Lx——面 板x 方向边长;
Ly——面 板y 方向边长;
t—— 板材厚度。
2.2.4 系 数
α —材料线膨胀系数;
v——材料泊松比。
3 材 料
3.1 一 般 规 定
3.1.1 外墙板装饰工程所用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 关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
3.1.2 面板及其连接构件应选用耐气候性材料,其物理和化学 性能应适应工程所在地的气候、环境。
3.1.3 硅酮结构密封胶、硅酮耐候密封胶应有与所接触材料的 相容性试验报告,且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3.2 钢材、铝合金和五金材料
3.2.1 不锈钢宜采用奥氏体型不锈钢,其化学成分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不锈钢和耐热钢 牌号及化学成分》GB/T 20878的 规 定 。
3.2.2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种类、牌号和质量 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 和《低合金 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等的规定。
3.2.3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应采取防腐处理。
3.2.4 铝合金材料的牌号及所对应的化学成分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 3190的有关规定。铝 合金型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建筑型材》GB 5237.1~ 5237.6的规定,型材尺寸允许偏差应达到高精度或超高精度。
3.2.5 背栓应采用组别为A4 的奥氏体型不锈钢,且直径不应 小于6mm。
3.2.6 锚栓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膨胀型、扩孔型建 筑锚栓》JG 160等的规定。紧固件及其他五金件应符合国家现 行标准的规定。
3.3 瓷板、陶板和微晶玻璃板
3.3.1 瓷板、轻质陶瓷板、陶板和微晶玻璃板技术指标应分别 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幕墙用瓷板》JG/T 217、《轻质陶瓷 砖》JC/T 1095、《建筑幕墙用陶板》JG/T 324和《建筑装饰用 微晶玻璃》JC/T 872的规定,并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表3.3.1 瓷板、陶板和微晶玻璃板技术指标
板材类别 厚 度 ( mm ) 单片面积(m²) 检测方法
瓷板 背栓式 其他连接方式
≤1.5
卡尺
≥12 ≥13
陶板 ≥15 一 卡尺
微晶玻璃板 ≥20 ≤1.5 卡尺
轻质陶瓷板 ≥18 ≤1.0 卡尺
3.3.2 轻质陶瓷板的吸水率不宜大于3%。
3.4 石 材
3.4.1 石材宜选用花岗石。石材面板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天 然花岗石建筑板材》GB/T 18601等的规定,石材面板的弯曲强 度、吸水率、最小厚度和单块面积应符合表3.4. 1的规定。
表3.4.1 石材面板的弯曲强度、
吸水率、最小厚度和单块面积
项 目 天然花岗石 天然大理石 其他石材
(干燥及水饱和)
弯曲强度标准值(N/mm²)
≥8.0
≥7.0
≥8.0 8.0>标准值 ≥4.0
吸水率 ≤0.6% ≤0.5% ≤5% ≤5%
最小厚度(mm) ≥25 ≥35 ≥35 ≥40
单块面积(m²) ≤1.5 ≤1.5 ≤1.5 ≤1.0
3.5 建筑密封材料和粘结材料
3.5.1 结构密封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 胶 》GB 16776的规定,接缝硅酮密封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建筑密封胶分级和要求》GB/T 22083 和《幕墙玻璃接缝用密 封胶》JC/T 882的规定。
3.5.2 石材、瓷板和微晶玻璃板等接缝用密封胶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石材用建筑密封胶》GB/T 23261的规定,并应通过密 封胶与接触材料的污染性试验。
3.5.3 挂件与安装槽口之间填缝用环氧胶粘剂应符合现行行业 标准《干挂石材幕墙用环氧胶粘剂》 JC 887的规定,不得采用 不饱和聚酯树脂类胶粘剂。
3.5.4 外墙用建筑密封胶和硅酮结构密封胶,应经国家认可的 检测机构进行与其相接触的有机材料的相容性试验及与被粘结材 料的剥离粘结性试验,并应对硅酮结构密封胶的邵氏硬度、标准 状态拉伸粘结性能进行复验。
3.6 其 他 材 料
3.6.1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宜采用聚乙烯泡沫棒作填充材料, 其密度不应大于37kg/m³。
3.6.2 石材用防护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装饰用天然石 材防护剂》JC/T 973的规定,性能应达到一等品及以上要求, 其耐碱性、耐酸性宜大于80%。
4 建 筑 设 计
4.1 一 般 规 定
4.1.1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外 观造型、节能要求及基层条件,通过综合技术经济分析,选择合 理的结构形式、面板材料和五金附件,并应方便制作、安装、维 修和保养。
4.1.2 构图、色调应与建筑物整体及周围环境相协调。表面分 格应与整体结构相协调。面板模数选择宜利于提高板材的出 材率。
4.1.3 变形缝设计应满足原结构墙体的设缝要求,并应保证外 墙系统的功能性。面板不应跨越主体结构的变形缝。
4.1.4 檐口、雨篷、阳台、窗台、装饰线、阴阳转角和变形缝 等部位应采用防水、排水构造。水平突出构件的顶面排水坡度不 应小于3%。
4.1.5 当外墙板采用开放式构造时,建筑墙面基层应进行防水 处理或在面板与基层之间设置防水构造。
4.1.6 点挂外墙板应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锚固件与主体结构 的锚固承载力应通过现场拉拔试验进行验证。
4.1.7 实心砖砌体结构加强处理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砌体 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3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GB 11968的相关规定外, 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在锚固位置设置构造梁和构造柱结构,构造梁和构造 柱的截面尺寸、配筋以及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按点挂外墙板所 受荷载计算确定;构造柱间距不应大于2.5m, 构造梁间距不应 大于1.5m; 构造梁和构造柱截面长和宽不宜小于200mm; 其配
筋直径不宜小于8mm, 且不应少于4根,箍筋直径不应小于 8mm, 且间距不应大于2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2 找平层应采用钢丝直径不小于2mm, 网格规格不大于 20mm×20mm 的钢丝网格满挂;钢丝网搭接或搭入相邻墙体面 不宜小于200mm, 并应可靠连接;应采用不低于M7.5 的水泥 砂浆找平,其厚度不应小于25mm。
4.1.8 面板间缝隙宽度不应小于6mm, 并应采用中性硅酮密封 胶密封。密封胶的厚度不宜小于5mm。
4.1.9 点挂外墙板系统不得影响基层墙体防水、保温性能。
4.1.10 点挂外墙板装饰设计应能满足维护和清洗的要求,可按 需要设置清洗装置,并应便于操作。
4.2 性能和检测要求
4.2.1 点挂外墙板抗风承载力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 载规范》GB 50009的规定计算确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天然 饰面石材试验方法 第8部分:用均匀静态压差检测石材挂装系 统结构强度试验方法》GB/T 9966.8进行承载力试验。
4.2.2 有热工性能要求时,公共建筑点挂外墙板系统及其基层 墙体的传热系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的规定。居住建筑点挂外墙板系统及其基层墙体的传 热系数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标准》JGJ 26、《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 和《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的规定。
4.2.3 处于人员流动密度大或青少年、幼儿活动等场所,容易 发生物体和人体冲击的脆性材料板材外墙应具有耐撞击性能,其 指标值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幕墙》GB/T 21086 规定的 2级。当外墙板达不到要求时,应增加防护设施或对面板采取构 造措施进行加强。
4.2.4 锚固件承载力现场抗拉拔试验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混凝 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的规定执行。
4.3 防 火
4.3.1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防火设计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 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 要 求 :
1 外墙系统与每层楼板、防火分区隔墙处的建筑缝隙应采 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采用岩棉或矿渣棉封堵时,其填充厚度不 应小于100mm 。防火封堵的承托材料不得采用铝板,当采用经 防腐处理的热镀锌钢板时,其厚度不应小于1.5mm。
2 防火封堵用材料和阻燃密封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 火封堵材料》GB 23864和《建筑用阻燃密封胶》GB/T 24267的 规 定 。
4.3.2 外墙板与基体间的防火封堵构造系统,在正常使用条件 下,应具有密封性和耐久性。在遇火状态下,应在规定的耐火极 限内,不发生开裂或脱落,应具有相对稳定性。
5 结 构 设 计
5.1 一 般 规 定
5.1.1 点挂外墙板系统应具有规定的承载能力、刚度。
5.1.2 构件应采用弹性方法计算内力与位移,应力或承载力应
符合下列公式要求:
σ≤f (5.1.2-1)
或 S≤R (5.1.2-2)
式中:σ—风荷载作用下最大应力设计值 (N/mm²);
f——材料强度设计值 (N/mm²);
S—— 荷载或作用产生的截面内力效应设计值;
R—— 构件截面承载力设计值。
5.1.3 进行点挂外墙板构件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其作用效
应的组合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应按下式计算: S=YGSGK+Yw4wSwK
2 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应按下式计算:
S=YGSGK+YwΨwSwk+YEΨESEK
式中:S— 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SGK——永久荷载效应标准值;
SwK——风荷载效应标准值;
SEK—— 地震作用效应标准值;
YG——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Yw——风荷载分项系数;
YE——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Ww——风荷载组合值系数;
VE——地震作用组合值系数。
5.1.4 点挂外墙板系统在进行构件承载力设计时,作用分项系 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进行构件、连接承载力和锚固件计算时,永久荷载分项 系数YG应取应1.2、风荷载分项系数Yw应取1.4、地震作用分项 系数 γE应取1 .3;
2 永久荷载的效应起主要控制作用时,其分项系数γG 应取 1.35,参与组合的可变效应仅限于竖向荷载效应。
5.1.5 点挂外墙板系统在进行构件承载力设计时,可变作用的 组合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 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ψw 应取1.0,地震作用的组合值系 数 ψE 应取0 . 5。
2 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 ψw, 在永久荷载的效应不起主要 控制作用时应取1.0;在永久荷载的效应起主要控制作用时应 取0 .6。
5.1.6 作用于墙面上的风荷载或地震作用标准值应按现行国家 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的规定计算确定。风荷载 不应小于1.0kN/m² 。 对风环境较复杂的墙面,宜进行风洞试验 确定风荷载标准值。
5.2 材料力学性能
5.2.1 热轧钢材、冷成型薄壁型钢材料强度设计值及连接强度 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 和《冷 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 的规定采用。
5.2.2 不锈钢抗拉强度标准值fsk₁可取其屈服强度oo.2。不锈钢 抗拉强度设计值f₁ 可按其抗拉强度标准值fsk₁除以1. 15后采 用;其抗剪强度设计值fsi 可按其抗拉强度标准值fsk₁的0 . 5倍 采用。
5.2.3 铝合金型材的强度设计值及连接强度设计值应按现行国 家标准《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 50429的相关规定采用。
5.2.4 瓷板、陶板、微晶玻璃面板的强度设计值,可按表
5.2.4的规定采用。
表5.2.4 面板材料强度设计值 (N/mm²)
材料种类 弯曲强度设计值/fe 抗剪强度设计值/fe
瓷板 15.0 7.5
轻质陶瓷板 6.1 3.0
微晶玻璃 16.0 3.2
陶板 AI类 AⅡa类 AⅡb类 AI类 AⅡa类 AⅡb类
10.0 6.2 4.5 2.0 1.2 0.9
5.2.5 石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rk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金属与石 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33的规定计算确定,其抗弯强度设 计值fr 、抗剪强度设计值fY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5.2.5-1)
(5.2.5-2)
式中:fr——石材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 (N/mm²);
fr——石材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 (N/mm²);
frk——石材面板弯曲强度平均值 (N/mm²);
Y.—— 石材材料分项系数,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金属与石 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33的规定采用。
5.2.6 材料的自重标准值应按表5.2.6的规定采用。
表5.2.6 材料的自重标准值 γs (kN/m³)
材料 Ys 材料 Ys
钢材,不锈钢 78.5 花岗石 28.0
铝合金 28.0 瓷板 22.5~23.5
玻璃棉 0.5~1.0 轻质陶瓷板 10.0~15.0
岩棉 0.5~2.5 陶板 20.0~24.0
矿渣棉 1.2~1.5 微晶玻璃 27.0
5.2.7 材料的弹性模量可按表5.2.7采用。
表5.2.7 材料的弹性模量E (N/mm²)
材料 E 材料 E
钢、不锈钢 2.06×10⁵ 陶板 0.20×10⁵
铝合金型材 0.70×10⁵ 微晶玻璃 0.81×10⁵
瓷板 0.60×10⁵ 花岗石 0.80×10⁵
5.2.8 材料的泊松比可按表5.2.8的规定采用。
表5.2.8 材料的泊松比
材料 材料 V
钢,不锈钢 0.30 瓷板 0.25
铝合金 0.30 陶板 0.13
花岗石 0.125 微晶玻璃 0.20
5.2.9 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可按表5.2.9采用。
表5.2.9 材料的线膨胀系数α(1/℃)
材料 α 材料 α
混凝土 1.0×10-5 花岗石 0.80×10-5
钢材 1.20×10-5 瓷板 0.60×10-5
不锈钢 1.80×10-5 陶板 0.70×10-5
铝合金 2.35×10-5 微晶玻璃 0.61×10-5
5.3 面 板 设 计
5.3.1 点挂外墙板结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金属与石材 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33等的规定。
5.3.2 背栓式连接面板可采用点支承面板计算模型;点挂外墙 板连接根据设计要求,可采取四点式、三点式或多点式锚固。
5.3.3 四点连接的点挂外墙石板和瓷板在垂直于平面的风荷载 和地震作用下,面板截面抗弯强度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最大应力标准值可按有限元方法计算,也可按下式计算:
(5.3.3)
式中:σ—面板截面最大应力设计值 (N/mm²);
q— 风荷载和垂直于板面方向地震组合作用设计值 (N/ mm²);
m- 弯矩系数,可由面板长边与短边及锚固点距板边缘
之比,按本规程附录A 的规定采用; Lx——面板水平边长 (mm);
Ly——面板竖向边长 (mm);
t——面板的厚度 (mm)。
2 面板弯曲应力设计值应按本规程第5.1节的规定进行组 合后计算,并不应大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5.3.4 背栓在面板中产生的剪应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风载荷或垂直于板面方向地震作用下,背栓在面板中 产生的最大剪应力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
(5.3.4)
式中:t— 在风荷载或垂直于板面方向地震作用下背栓在面板
中产生的剪应力设计值 (N/mm²);
n——一个连接边上背栓个数;
d₁—— 背栓在面板中前端拓孔直径 (mm);
h——背栓在面板中钻孔深度 (mm);
t——面板厚度 (mm)。
2 剪应力设计值应按本规程第5.1节的规定进行作用组合 后计算,并不应超过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
5.4 连接件结构设计
5.4.1 点挂外墙板连接背栓锚固点数量应经计算确定,背栓中 心至面板边部距离不应小于50mm; 采用3个背栓锚固点的面 板,宜采取附加固定措施。
5.4.2 背栓抗拉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风荷载或垂直于板面方向地震作用下,背栓所承受的 拉力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
(5.4.2-1) 式中:N—— 由风荷载或垂直于板面方向地震作用产生的单个背
栓拉力设计值 (N);
q—— 风荷载和垂直于板面方向地震作用组合设计值 (N/mm²);
Lx 、Ly——面 板 在X 向 、Y 向的边长 (mm); n—单块面板的背栓个数。
2 背栓拉力设计值应按本规程第5. 1节的规定进行组合后 计算。
3 背栓拉力设计值N 应符合下式的规定:
(5.4.2-2) 式中:N.——背栓拉拔试验所得到的最小值 (N), 根据试验
确定;
K—— 背栓承载力系数,取2.15。
5.4.3 背栓抗剪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个背栓剪力设计值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V—— 背栓剪力设计值 (N);
G—— 面板自重荷载设计值 (N);
n——单块面板背栓个数。
2 背栓剪力设计值V 应符合下式的规定:
(5.4.3-1)
(5.4.3-2)
式中:V—— 背栓剪力设计值 (N);
V.——背栓抗剪承载力标准值 (N), 根据试验确定;
r—— 背栓承载力系数,取2.5。
5.4.4 支承角码宜采用热轧角钢,靠墙一侧翼缘高度不应小于 50mm, 壁厚不应小于3mm, 角码长度不应小于100mm 。表 面 应采用热浸镀锌防腐处理。铝合金角码或托件的厚度不应小于 4mm 。支承角码(图5 .4 .4)的最大弯曲应力标准值可按下式 计算:
(5.4.4) 式中:ok——自重荷载或平行于板面方向地震作用下支承角码的
最大剪应力设计值 (N/mm²);
Gk——自重荷载或平行于板面方向地震作用设计值 (N); e₁——面板剖面中线至支承角码外挑端头的距离 (mm); e₂—— 支承角码外挑距离 (mm);
b₁——支承角码的长度 (mm);
t₂——支承角码外挑翼缘的厚度 (mm)。
图5.4.4 背栓连接节点示意图
5.4.5 支承角码的最大剪应力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
(5.4.5)
式中:Tk—— 自重荷载或平行于板面方向地震作用下支承角码的 最大剪应力设计值 (N/mm²);
Gk——自重荷载或平行于板面方向地震作用设计值 (N/ mm²);
b₁——支承角码的长度 (mm);
t₂——支承角码外挑翼缘的厚度 (mm)。
5.4.6 支承角码的最大弯曲应力设计值和最大剪应力设计值应 按本规程第5. 1节规定进行组合,并分别不应大于支承角码的抗 弯强度设计值和抗剪强度设计值。
5.4.7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的锚栓的结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 标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的有关规定。
5.4.8 锚栓的最大拉力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
(5.4.8)
式中:Nk—— 锚栓的最大拉力标准值 (N);
G—— 面板自重荷载设计值 (N);
q—— 风荷载或垂直于板面方向地震作用设计值 (N/ mm²);
e—— 面板偏心距 (mm), 即面板剖面中线至锚固结构 外皮的距离, e=e₁+e₂ ;
h₁——锚栓至支承角码底端的距离 (mm);
n—— 单块面板的锚栓数量 (mm);
A——面 板 面 积 (mm²)。
5.4.9 锚栓的最大剪力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
(5.4.9) 式中:V—— 锚栓的最大剪力设计值 (N)。
5.4.10 锚栓的最大拉力设计值和最大剪力设计值应按本规程第
5. 1节规定进行组合计算,并分别不应大于锚栓的抗拉设计值和 抗剪设计值。
5.5 基层及构造连接设计
5.5.1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中不同金属材料接触处,应设置绝 缘垫片或采取其他防腐措施。
5.5.2 基层易渗水部位应采取防水措施。
5.5.3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底部应设置排水孔或通道。
5.5.4 当采用挂件连接时,挂件宜具有三维调整能力,且宜实 现面板独立安装与拆卸;不得使用T 形挂件和挑件;当挂件采 用不锈钢时,其厚度不应小于3mm, 采用铝合金时,厚度不应 小于4mm。
5.5.5 构件和化学锚栓连接部位不得进行连续焊接。
5.5.6 点挂外墙板采用面板开缝安装构造时,挂件应设置止侧 滑装置。
5.5.7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锚固连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 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的规定,锚固件应采用化学 锚栓,可采用扩孔型或金属膨胀型锚栓。
6 加 工 制 作
6.1 一 般 规 定
6.1.1 在加工制作前,应对已建主体结构进行复测,并应按实 测结果对点挂外墙设计进行必要调整。
6.1.2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加工所采用的设备、机具应保证构 件加工精度的要求,量具应定期进行计量检定。
6.2 金 属 构 件
6.2.1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面板所用连接件、支承件的加工精 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连接件、支承件外观应平整,不得有裂纹、毛刺、凹凸、 翘曲、变形等缺陷;
2 连接件、支承件加工尺寸(图6.2.1)允许偏差应符合 表6.2. 1的规定。
A视图
图6.2.1 连接件、支承件尺寸示意图
表6.2.1 连接件、支承件尺寸允许偏差 (mm)
项 目 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
连接件高a +5
-2
连接件长b +5
-2
续表6.2.1
项 目 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
孔距c ±1.0
壁厚t +0.5 —0.2
孔宽d
+1.0 0
弯曲角度α 士 2 °
一
一
边距e
+1.0 0
6.2.2 金属挂件加工长度允许偏差应为±5mm。
6.3 瓷板、陶板、微晶玻璃和石材
6.3.1 瓷板、陶板和微晶玻璃加工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 筑幕墙用瓷板》 JG/T 217 、《 建筑幕墙用陶板》 JG/T 324 和 《建筑装饰用微晶玻璃》JC/T 872的规定外,尚应符合表6.3.1 的规定。
表6.3.1 瓷板、陶板、微晶玻璃板加工允许偏差 (mm)
项 目 允许偏差
长度
±1.0
对角线差 士2.0
6.3.2 瓷板、微晶玻璃板的槽口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槽口加工宜采用专用设备,不宜采用手持机械;
2 槽口的宽度、长度、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 槽口侧面不得有损坏或崩裂现象,槽口内壁应光滑、洁 净,不得有目视可见的阶梯;
4 槽口连接部位应无爆边、裂纹等缺陷;
5 槽口加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3.2的规定。
表6.3.2 瓷板、微晶玻璃板槽口加工允许偏差 (mm)
项 目 宽度 长度(短槽) 深度 槽端到板端边距离 槽中心线到正面的距离
允许偏差 +0.5 0.0 +10.0 0.0 +1.0 0.0 +10.0 0.0 十0.5 0.0
6.3.3 天然石材的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尺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 GB/T 18601、《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GB/T 19766、《天然砂岩 建筑板材》GB/T 23452和《天然石灰石建筑板材》GB/T 23453 的 规 定 ;
2 板材的加工应在工厂完成;
3 宜采用先磨后切工艺进行加工;
4 毛板的锯割应平行于荒料的大面进行;
5 镜面石材的光泽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天然花岗石建 筑板材》GB/T 18601、《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GB/T 19766的 规定。同一工程中镜面石材光泽度的差异应符合设计要求;
6 火烧板应按样板检查火烧后的均匀程度,火烧石不得有 暗纹、崩裂情况。
6.3.4 石材加工切割后,面板应六面涂刷防护剂,防护剂涂刷 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装饰用天然石材防护剂》JC/T 973 的相关规定 。
6.3.5 各向异性石材面板的加工应符合设计要求。
6.3.6 板材背栓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背栓孔应采用与背栓配套的专用钻孔机械加工;
2 影响背栓连接处的背纹等凸起物应进行打磨处理,背栓 连接处表面应平整;
3 背栓孔部位应无损坏、暗裂等缺陷,孔径内应光滑、 洁净 。
6.3.7 背栓孔加工尺寸(图6.3.7)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3.7 的规定。加工后应进行全数检验。
图6.3.7 背栓孔加工尺寸示意图
表6.3.7 背栓孔加工尺寸允许偏差 (mm)
项 目 允许偏差
直孔孔径D₁ +0.4 0
扩孔孔径D₂ ±0.3
钻孔深度H +0.2 0
扩 孔 深 度 H 十0.3 0
孔中心到端边距离 +5.0 —1.0
22
7 安 装 施 工
7.1 一 般 规 定
7.1.1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的主体结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等有关结构施工质 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7.1.2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的安装施工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 50502的要求单独编制施工组织设 计,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工程概况;
2 总体施工部署;
3 施工总进度计划;
4 总体施工准备与主要资源配备计划;
5 安装施工方法;
6 成品半成品保护方法;
7 检查验收;
8 与主体结构施工、装饰装修协调配合方案;
9 安全措施。
7.1.3 吊运及施工过程中,应防止碰撞板材,不得损坏、划伤 板材及污损板材饰面。
7.1.4 进行焊接作业时,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烧伤型材及面板 表面。施焊后,应对钢材表面进行处理。
7.2 安装施工准备
7.2.1 安装施工之前,应会同土建承包商检查现场,确保具备 工程施工条件。
7.2.2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构件储存应按安装顺序排列,储存
架 应满足承载力和刚度要求,在室外储存时应采取防雨、防潮和 防污染等措施。
7.2.3 板材的堆放、吊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按板材不同规格、品种分类堆放;
2 当板材有减振外包装时,平放堆高不宜超过2m, 竖放堆 高不宜超过2层,且倾斜角不宜超过15°;当板材无包装时,平 放堆高不宜超过10块,竖放宜单层堆放且倾斜角不宜超过15°;
3 吊运时宜采用专用运输架。
7.3 点 挂 安 装
7.3.1 基层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 验收规范》GB 50210一般抹灰的要求。
7.3.2 板材的编号、钻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板材的编号应满足安装时流水作业的要求;
2 板材钻孔前应逐块检查板的厚度、裂缝等质量指标;
3 板材钻孔数量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7.3.3 锚栓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锚栓位置允许偏差应为2mm;
2 锚栓与基体连接应牢固可靠,其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7.3.4 挂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挂件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得松动;
2 挂件位置调节适中,并应能保证板材连接位置准确;
3 铝合金挂件与钢型材间的隔离垫片应横向定位牢固,不 得歪斜、脱落。
7.3.5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的密封胶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注胶前应检查复核板材安装质量;
2 清理拼缝;
3 当板材拼缝较宽时,可塞填充材料,并应预留不小于 6mm 的缝深作为密封胶的灌缝;
4 胶缝应饱满平直,宽窄一致,密封胶的颜色、胶缝宽度
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 打胶时应保持面板清洁,一旦发生污染应及时清理;
6 当板材潮湿时,不得进行密封胶打胶施工。
7.3.6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面板安装就位后,安装允许偏差和 检验方法应符合表7.3.6的规定。
表7.3.6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的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瓷板、轻质陶瓷 板、陶板、
微晶玻璃板 石 材
光面
麻面
1 面板水平度 3 3 用水平仪检查
2 2m范围内面板垂直度 3 3 用2m垂直检测尺检查
3
单块面板上沿水平度
2
2 用1m水平尺和 金属直尺检查
4 相邻板材板角错位
1
1 用金属直尺检查
5 外墙表面平整度
2
2
3 用2m垂直检测尺检查
6 阳角方正
2
2
4 用直角检测尺检查
7
接缝直线度
3
3
4 拉5m线,不足5m拉通 线,用金属直尺检查
8 接缝高低差
1
1
一 用金属直尺和塞尺检查
9 接缝宽度
1
1
2 用金属直尺检查
7.4 安 全 规 定
7.4.1 安装施工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 全技术规范》JGJ 80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施工组织设计中确 定的各项规定。
7.4.2 加工、安装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用的机具和吊篮应符合
25
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和《施工 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的规定。
7.4.3 板材的切割、钻孔的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眼镜。
7.4.4 施工人员作业时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并应配备工具 袋。遇4级以上风力或雨天应停止室外施工作业。
8 工 程 验 收
8.1 一 般 规 定
8.1.1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在验收时其表面应清洁、干净。
8.1.2 材料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所用材料均应有出厂合格证;
2 板材的规格、尺寸、理化性能指标、表面质量应符合设 计 要 求 ;
3 密封材料及粘接材料等的品种、颜色及质量性能指标应 符合设计要求;
4 背栓及挂件材质、尺寸应符合要求;
5 板材的力学性能指标,应按产品检测方法标准的要求进 行抽样检测 。
8.1.3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在验收前应提交下列资料:
1 设计图纸、结构计算书、设计变更的文件及其他设计 文 件 ;
2 工程所用各种材料、附件、构件及组件的产品合格证书; 性能检测报告;进场检查验收记录和面板、背栓、锚栓等主要材 料的进场复试报告;严寒和寒冷地区石材、陶板和瓷板冻融试验 报 告 ;
3 现场安装过程施工记录;
4 锚固件的现场拉拔检测报告、密封胶与板材污染性检测 报 告 ;
5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 点挂外墙板挂装系统结构强度检测报告;
7 其他质量保证资料。
8.1.4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在验收前应完成下列隐蔽工程项目
的验收 :
1 外墙找平层及其表面处理;
2 锚固件的安装;
3 外墙板节能工程保温层和构造节点处理;
4 面板的连接构造;
5 外墙板防火隔离带等防火构造;
6 外墙板建筑变形缝构造节点。
8.1.5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应对下列材料及其性能指标进行 复 验 :
1 保温材料的阻燃性能、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 缩 强 度 ;
2 外墙瓷板的吸水率,寒冷地区外墙瓷板的抗冻性;
3 点挂外墙石材的弯曲度,寒冷地区石材的耐冻融性;
4 石材用密封胶对面板的污染性。
8.1.6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验收应分别进行观感检验和抽样检 验。采用相同材料、构造和施工工艺的墙面,按墙面面积每 1000m² 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1000m²也为一个检验批。每个 检验批中应每100m²至少检查一处,每处至少检查10m²。
8.2 主 控 项 目
8.2.1 外墙面板的品种、规格、颜色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产品合格证书、进场验收记录和性能 检测报告 。
8.2.2 外墙板安装的锚固件、连接件的数量、规格、位置、连 接方法和防腐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点挂外墙板应牢固。
检验方法:手扳检查;检查进场验收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 录和施工记录 。
8.2.3 锚固件的现场拉拔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核查现场拉拔检测报告。
8.2.4 装饰工程的造型、图案和立面分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
8.2.5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的防震缝、伸缩缝、沉降缝等部位 的处理应保证缝的使用功能和外墙饰面的完整性,并符合设计 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产品合格证书和施工记录。
8.3 一 般 项 目
8.3.1 装饰工程的观感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外墙板颜色应均匀,无明显色差,色泽应与样板相符;
2 石材和瓷板表面不应有凹坑、缺角、裂缝、斑痕;
3 密封胶注胶应饱满、密实、连续、均匀、无气泡,胶缝 应横平竖直、深浅一致、宽窄均匀、光滑顺直;
4 有排水要求的部位应做滴水线(槽),滴水线(槽)应顺 直,流水坡向应正确,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观察。
8.3.2 外墙板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平方米细面和镜面石材的表面质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 表8.3.2- 1的规定。
表8.3.2-1 每平方米细面和镜面石材的表面质量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 目 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1 明显划伤和长度>100mm的轻微划伤 不允许 观察
2 长度≤100mm的轻微划伤 ≤2条 用金属直尺检查
3 擦伤总面积
≤500mm² 用金属直尺检查
注:石材花纹出现损伤的为划伤,石材花纹出现模糊现象的为擦伤。
2 每平方米瓷板的表面质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3.2-2 的规定。
表8.3.2-2 每平方米瓷板的表面质量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 目 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1 明显划伤、擦伤 不允许 目测观察
2 单条长度≤100mm的轻微划伤 ≤2条 用金属直尺检查
3
轻微擦伤总面积 ≤300mm²
(面积小于100mm²不计)
用金属直尺检查
注:轻微划伤、擦伤是指深度不超过表面处理深度,或站立在3m 距离处,不可见 的划伤、擦伤。
8.3.3 石材表面和板缝的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设计文件和施工记录。
8.3.4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的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
表8.3.4的规定。
表8.3.4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的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瓷板、轻质陶
瓷板、陶板、
微晶玻璃板 石 材
光面
麻面
1
外墙面及竖缝垂直度
(建筑物总高度H) H≤30m 10.0
用经纬仪检查
30m<H≤60m 15.0
60m<H≤100m 20.0
2 面板水平度
3
3 用水平仪检查
3 2m范围内面板垂直度
3
3 用2m垂直检测尺检查
4
单块面板上沿水平度
2
2
用1m水平尺和 金属直尺检查
5
相邻板材板角错位
1
1
用金属直尺检查
6
外墙表面平整度
2
2
3
用2m垂直检测尺检查
7
阳角方正
2
2
4
用直角检测尺检查
30
续表8.3.4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瓷板、轻质陶
瓷板、陶板、
微晶玻璃板 石 材
光面
麻面
8
接缝直线度
3
3
4 拉5m线,不足5m拉通 线,用金属直尺检查
9 接缝高低差 1 1
用金属直尺和塞尺检查
10 接缝宽度 1 1 2 用金属直尺检查
注:有特殊造型要求的除外。
31
9 保养和维修
9.1 一 般 规 定
9.1.1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承包商应提供使用维护说明书。
9.1.2 工程安装完成后,应及时制定检查、维修、保养计划与 制度。
9.2 检查与维修
9.2.1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日常维护和保养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表面应整洁,避免锐器及腐蚀性气体、液体与其接触;
2 排水系统应畅通,导水通道不得堵塞;
3 密封胶或密封胶条不得脱落或损坏;
4 构件或附件的螺栓不得松动或锈蚀;
5 对锈蚀的构件应及时除锈补漆或采取其他防锈措施。
9.2.2 定期检查和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竣工验收后一年内,应对工程进 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此后每五年应检查一次;检查项目应包括下 列规定:
1) 整体应无变形、错位、松动等情况,如果有,则应对 该部位的隐蔽结构进行进一步检查;
2) 主要受力构件、连接构件和连接螺栓等应无损坏、连 接应可靠、表面应无锈蚀等,如果达不到承载力要求, 应进行更换;
3)面板应无松动和损坏现象;
4)密封胶应无脱胶、开裂、起泡等现象,如果现象比较 严重,应进行更换。
2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应按使用维护说明书进行维护。
9.2.3 灾后检查和修复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遭遇强风袭击后,应及时进行全 面的检查,修复或更换损坏的构件。
2 当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遭遇地震、火灾等灾害后,应由 专业技术人员对工程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应根据损坏程度制定处 理方案,及时处理。
9.3 清 洗
9.3.1 应根据点挂外墙板表面的积灰污染程度,确定其清洗次 数,但每年不应少于一次。
9.3.2 清洗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应按其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要求 选用清洗液。
9.3.3 清洗过程中不得撞击和损伤点挂外墙板表面。
附录A 点支承弹性板的弯矩系数
A.0.1 点支承弹性板的弯矩系数m 计算简图可选用下图。
图 A.0.1 四点支承板材计算简图
A.0.2 点支承石材和瓷板的弯矩系数m 应按表 A.0.2 的规定
执 行 。
表 A.0.2 四点支承板材的弯矩系数
Lx/Ly
ax/ Lx ay/ Ly
0.2
0.25
0.33
0.5
1.0
2.0
3.0
4.0
5.0
0.1 0.1 0.3718 0.3059 0.2333 0.1655 0.0941 0.1442 0.2222 0.3038 0.3829
0.2 0.1598 0.1383 0.1124 0.0894 0.0813 0.1573 0.2314 0.3099 0.3828
0.3 0.2766 0.2315 0.1878 0.1399 0.0938 0.1694 0.2387 0.3136 0.3827
0.2 0.1 0.3657 0.3029 0.2289 0.1627 0.0943 0.0916 0.1147 0.1213 0.1477
0.2 0.1324 0.1193 0.1031 0.0846 0.0666 0.0845 0.1021 0.1259 0.1377
0.3 0.2414 0.2074 0.1735 0.1352 0.1013 0.0977 0.1079 0.1322 0.1381
0.3 0.1 0.3805 0.3054 0.2258 0.1510 0.0873 0.1372 0.1856 0.2336 0.2759
0.2 0.2562 0.2176 0.1741 0.1327 0.0938 0.1341 0.1816 0.2292 0.2711
0.3 0.1299 0.1095 0.0826 0.0623 0.0751 0.1219 0.1702 0.2163 0.2593
34
本规程用词说明
1 为了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 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 表示有选择,在 一 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 “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引用标准名录
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
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4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
5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
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
7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
8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
9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
10 《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 50429
11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 50502
12 《碳素结构钢》GB/T 700
13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
14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 3190
15 《铝合金建筑型材》GB 5237.1~5237.6
16 《天然饰面石材试验方法 第8部分:用均匀静态压差 检测石材挂装系统结构强度试验方法》GB/T 9966.8
17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 11968
18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 16776
19 《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GB/T 18601
20 《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GB/T 19766
21 《不锈钢和耐热钢 牌号及化学成分》GB/T 20878
22 《建筑幕墙》GB/T 21086
23 《建筑密封胶分级和要求》GB/T 22083
24 《石材用建筑密封胶》GB/T 23261
25 《天然砂岩建筑板材》GB/T 23452
26 《天然石灰石建筑板材》GB/T 23453
27 《防火封堵材料》GB 23864
28 《建筑用阻燃密封胶》GB/T 24267
29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
30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
3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
32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
33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
34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33
35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
36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
37 《混凝土用膨胀型、扩孔型建筑锚栓》JG 160
38 《建筑幕墙用瓷板》JG/T 217
39 《建筑幕墙用陶板》JG/T 324
40 《建筑装饰用微晶玻璃》JC/T 872
41 《幕墙玻璃接缝用密封胶》JC/T 882
42 《干挂石材幕墙用环氧胶粘剂》JC 887
43 《建筑装饰用天然石材防护剂》JC/T 973
44 《轻质陶瓷砖》JC/T 109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技术规程
JGJ 321-2014
条 文 说 明
制 订 说 明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技术规程》JGJ 321-2014经住房和城 乡建设部2014年6月24日以第455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规范制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总结了 近年来我国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行业设计、施工、检测的实践经 验,同时参考了美国等有关建筑外墙的技术标准,通过总结参考 面板材料性能试验、面板连接承载能力试验、背栓连接承载力试 验等的数据,取得了适用于结构设计的重要技术参数,并编制了 重要的结构计算表格。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院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 本规程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技 术规程》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程的条文说明,对 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 明,还着重对强制性条文的强制性理由做了解释。但是,本条文 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 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
目 次
1 总 则 43
3 材 料 47
3.2 钢材、铝合金和五金材料 47
3.3 瓷板、陶板和微晶玻璃板 48
3.4 石材 48
3.5 建筑密封材料和粘结材料 48
3.6 其他材料 49
4 建 筑 设 计 50
4.1 一 般规定 50
4.2 性能和检测要求 51
4.3 防火 52
5 结 构 设 计 54
5.1 一般规定 54
5.2 材料力学性能 54
5.3 面板设计 54
5.4 连接件结构设计 55
5.5 基层及构造连接设计 55
6 加 工 制 作 57
6.1 一般规定 57
6.2 金属构件 57
6.3 瓷板、陶板、微晶玻璃和石材 57
7 安 装 施 工 58
7.1 一 般规定 58
7.2 安装施工准备 58
7.3 点挂安装 59
7.4 安全规定 59
8 工 程 验 收 60
8.1 一 般规定 60
8.2 主控项目 60
8.3 一般项目 60
9 保 养 和 维 修 61
9.1 一般规定 61
9.2 检查与维修 61
9.3 清洗 61
1 总 则
1.0.1 建筑幕墙已经是建筑外墙的主流形式,得到广泛的应用, 标准规范也比较完善。而作为这种相对“昂贵”外墙系统的补 充,“点挂”或“干挂”一直在一些领域中有所应用,有“简易 幕墙”,“无龙骨幕墙”和“装饰性幕墙”等多种称谓。在外墙、 地铁、隧道等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点挂外墙板系统标准化 体系还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因此为了使点挂外墙的 设计、加工制作、安装施工和维修保养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 理,编制本规程。
点挂外墙板系统没有起支承作用的立柱和横梁,其面板直接 与主体结构相连接(图1)。常见形式有点式和副框式等。点挂 外墙板系统有很多优点:(1)成本低,没有复杂的支承结构,加 工制作工艺简单;(2)安装、运输费用低。但也存在很多缺点:
(1)面板位置可调性差,墙面平整度不易得到保证;(2)抗主体 结构位移能力差,不适用于有较大主体变形的建筑物中;(3)与 主体结构连接处对墙体有承载要求,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1.0.2 本规程适用于民用建筑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的设计、制 作、安装施工、验收及维护。未包含工业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 主要考虑到工业建筑范围很广,往往有不同于民用建筑的特殊要 求,如可能存在腐蚀、辐射、高温、高湿、振动、爆炸等特殊条 件,本规程难以全部涵盖。但一般用途的工业建筑可参照本规程 的有关规定,有特殊要求的,应专门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点挂外墙板相对于主体结构无法发生较大相对位移或根本不 能发生位移,导致抗震性能薄弱,因此本规程适用于非抗震设计 及6度、7度、8度抗震设计的民用建筑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9 度抗震设计的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应用经验不多。9度时地震
图 1 挂件式点挂外墙板系统构造图
1—背栓;2—高度调节螺钉;3—连接件;4—锚栓;5—基体;
6—面板;7—找平层;8—挂件;9—连接螺栓
作用较大,主体结构的变形很大,甚至可能发生比较严重的破 坏,其装饰工程设计、制作、安装施工需要采取措施,才能保证 在9度抗震设防时达到本规程第1.0.3条的要求。因此,本规程 尚未将9度抗震设计的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列入适用范围。对因 特殊需要,必须在9度抗震设防区建造的工程应专门研究,并采 取抗震措施。
关于适用高度,本规程仅适用于100m 以下钢筋混凝土结构
44
和24m 以下经加强处理的实心砖砌体结构为基体的点挂外墙板 装饰工程。对于超过该范围的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应专门研 究,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
点挂外墙板的安装基体应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钢筋混凝土 梁柱或经过加强处理的实心砖砌体结构(如烧结普通砖、蒸压灰 砂砖、蒸压粉煤灰砖和混凝土实心砖等),在这些基体上,锚固 件能与基体可靠接触,通过锚固剂的粘接作用,面板承受作用能 传递到墙体结构,点挂外墙板系统的连接强度能够得到保证。
空心砖、多孔砖、空心砌块等轻质墙体材料,由于存在空 腔,锚固件与基体不能完全接触,同时由于空腔会使锚固剂流 失,所以不得直接作为点挂外墙板的安装基体。
在美国标准《规格石材锚固系统的选择、设计和安装标准指 南》ASTM C 1242-05(Standard Guide for Selection,Design, and Installation of Dimension Stone Anchoring Systems) 中,对 点挂石材板的安装基体提出要求,基体类型包括:钢筋混凝土结 构、混凝土砌块、砂浆填缝的砖墙或烧结陶砖墙体等。本规程在 总结国内点挂外墙板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并参考了该标准,将安 装基体规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经过加强处理的实心砖砌体 结 构 。
1.0.3 在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护状态下,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在 规定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内(一般是25年),应具有良好的工作 性能、安全性和耐久性。在地震作用下,点挂构件会受到动力的 作用,相对更容易发生破坏。在多遇地震(重现期50年,50年 设计基准期内的超越概率约为63%)作用下,面板及连接构件 一般不应产生破坏,或虽有微小损坏但不需修理仍可正常使用; 在设防烈度地震(重现期约475年,50年设计基准期内的超越 概率约为10%)作用下,可能有损坏(如个别面板破损等),但 不应有严重破坏,经一般修理后仍然可以使用。本规定与我国现 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的指导思想是一 致 的 。
1.0.4 在点挂外墙板的设计、制作和施工中,密切相关的还有 下列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幕墙》GB/T 21086、《建筑结构荷载 规范》GB 50009 、 《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 规范》GB 50018、《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 50429、《公共建 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规范》 GB 50205等以及有关建筑幕墙物理性能方面的标准等, 其相关的规定也应参照执行。
3 材 料
3.2 钢材、铝合金和五金材料
3.2.1 不锈钢材的防锈能力与其铬和镍含量有关。目前常用的 不 锈 钢 型 材 有 3 0 4 系 列 :S30408(06Cr19Ni10) 、S30458
(06Cr19Ni10N) 、S30403(022Cr19Ni10), 含镍铬总量为27%~ 29%,镍含量9%~10%;316系列: S31608(06Cr17Ni12Mo2) 、 S31658(06Cr17Ni12Mo2N) 、S31603(022Cr17Ni12Mo2), 含 镍 铬总量28%~29%,含镍量10%。316系列不锈钢由于含钼元 素,对氯离子的防护性能优于304系列,更适用于室外。外墙采 用的奥氏体型不锈钢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不锈钢棒》GB/T
1220、《不锈钢冷加工棒》GB/T 4226、《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 带》GB/T 3280、《不锈钢热轧钢带》YB/T 5090、《不锈钢热轧 钢板和钢带》GB/T 4237的规定。
3.2.2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种类、牌号和质量 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优质碳素结构钢》GB/T 699、《碳素 结构钢》GB/T 700、《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合 金结构钢》GB/T 3077、《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 板及钢带》GB912、《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 钢带》GB/T 3274 等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3.2.3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采用热浸镀锌防腐蚀 处理时,锌膜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覆盖层 钢铁制件 热浸镀锌层 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13912的规定;采用 连续式热浸镀锌防腐蚀处理时,镀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连续 热镀锌钢板及钢带》GB/T 2518的规定;采用防腐涂料时,涂 层厚度应满足防腐设计要求,且应完全覆盖钢材表面和无端部封 板的闭口型材的内侧,闭口型材宜进行端部封口处理;采用聚氨
酯漆喷涂时,涂膜的厚度不宜小于35 μm, 在空气污染严重及海 滨地区,涂膜厚度不宜小于45 μm。
3.3 瓷板、陶板和微晶玻璃板
3.3.1 本条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幕墙》GB/T 21086 对瓷板、 陶板和微晶玻璃板的规定是一致的。
3.3.2 轻质陶瓷板的吸水率比较大, 一些产品可以用于保温材 料,作为外墙板其吸水率不应大于3%。
3.4 石 材
3.4.1 石材面板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 GB/T 18601、《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GB/T 19766、《天然砂岩 建筑板材》GB/T 23452、《天然石灰石建筑板材》 GB/T 23453 对建筑石材的性能检验等作出的具体规定,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 准《建筑幕墙》GB/T 21086、《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133对石材面板的弯曲强度、吸水率、厚度、最大使用面积 和冻融系数等的规定。石材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饰面材 料镜向光泽度测定方法》GB/T 13891、《天然大理石荒料》JC/T 202、《天然花岗石荒料》JC/T 204 等标准的规定。
3.5 建筑密封材料和粘结材料
3.5.2 石材、瓷板和微晶玻璃板等接缝用密封胶可根据其板材 特点选用,在国家标准《石材用建筑密封胶》GB/T 23261规定 的密封胶有硅酮、改性硅酮或聚氨酯三类,使用中应选用合适的 密封胶材料。
3.5.3 面板挂件与安装槽口之间一般都存在间隙,为防止挂件 与槽口刚性接触而造成面板损坏、防止松动滑移,要采用胶粘剂 进行填充。填充用胶粘剂应根据面板材料和挂装结构形式以及胶 粘剂的许用范围选用。由于人造板材多数是多孔材料,为防止胶 粘剂对面板材料造成污染,使用前宜进行污染性试验。不饱和聚
酯树脂类胶粘剂耐久性差,不得采用。
3.5.4 建筑密封胶和硅酮结构密封胶在使用前,应进行与面板 剥离粘结性试验,以及与其他相接触有机材料的相容性试验。粘 结性试验、相容性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如果使用了与结构密封 胶不相容的材料,可能会导致结构密封胶的粘结强度及其他粘结 性能的下降或丧失,留下安全隐患。
为了保证结构密封胶的性能符合标准要求,防止假冒伪劣产 品的应用,本条还规定对结构密封胶的部分性能进行复验。复验 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复验合格的产品方可使用。
3.6 其 他 材 料
3.6.2 在外部环境条件下,酸、碱性污染物质容易通过对石材 造成侵害,对石材表面的耐久性能产生影响,同时也影响建筑物 的装饰效果。所以应采用较高等级的石材防护剂进行涂刷,以起 到防水、防潮、耐酸、耐碱等防护作用。
4 建 筑 设 计
4.1 一 般 规 定
4.1.1 建筑设计由建筑师和外墙专业设计师共同完成。建筑设 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立面的线条、色调、构图、虚实组合和协调 围护结构与建筑整体以及与环境的关系,并对墙体的性能、材料 和制作工艺提出设计要求,要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造价、环 境、能耗、施工技术条件进行设计,并能方便制作、安装、维修 和保养。
4.1.2 构图、色调应与建筑物整体的协调是建筑造型的需要, 是建筑师非常关注的问题。外墙还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尤其是 外观造型和颜色方面的协调。面板模数应适当选择,以便提高面 板材料的利用率。
4.1.3 变形缝节点设计应满足原结构墙体的设缝要求,即不能 降低抗风压性能、气密性、水密性和热工性能。
4.1.4 外墙防水是比较困难的,尤其在檐口、雨篷、阳台、窗 台、装饰线、阴阳转角、变形缝等墙面部位,出现雨水渗漏的可 能性较大,因此应设置排水构造,提高外墙的水密性。
4.1.5 开放式外墙板系统是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种系统,在建筑 幕墙中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在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领域,同样应 用比较广泛。但其防水设计应加以注意,一般应在主体建筑墙面 进行防水处理或在板材与主体建筑墙面间应进行防水构造处理。
4.1.6 锚固件是点挂外墙板所受作用向墙体结构传递的关键构 件,受工程要求、基体类型及所处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锚固 件承载力要求有较大差异,因此锚固件承载力能否满足设计要 求,应通过现场拉拔试验进行验证。
4.1.7 实心砖砌体结构比较复杂,锚固承载力也不均匀,因此
需要进行加强处理,以便提高基体结构与点挂外墙板连接的安全 性。实心砖砌体结构的加强处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 设计规范》GB 50003、《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3、《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 11968等的相关规定,并应 符合下列规定:
1 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整体强度,应设置构造梁和构造柱结 构,构造梁和构造柱的截面尺寸、配筋以及与主体结构的连接, 应按点挂外墙板所受荷载计算确定;构造柱间距不应大于2.5m, 构造梁间距不应大于1.5m; 构造梁和构造柱截面长和宽不宜小 于200mm; 其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 且不应少于4根,箍筋 直径不应小于8mm, 且间距不应大于2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 不应低于C20。
2 为提高砌体结构各个锚固点的连接强度,找平层采用钢 丝直径不应小于2mm, 网格规格不应大于20mm×20mm 的钢丝 网格满挂;钢丝网搭接或搭入相邻墙体面不宜小于200mm, 并 作可靠连接;应采用不低于M7.5 的水泥砂浆找平,其厚度不应 低于25mm。
4.1.8 工程应用经验表明,面板间采用密缝构造,容易出现板 块相互挤压,导致面板开裂甚至脱落,因此点挂外墙板之间应当 留有缝隙,且面板间缝隙宽度不应小于6mm, 应采用中性硅酮 密封胶密封。密封胶的厚度不宜小于5mm。
4.2 性能和检测要求
4.2.1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没有立柱和横梁等支承结构,因此 不能直接套用建筑幕墙的抗风压性能。因此其面板和连接构件的 抗风承载力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 的规定计算确定。
4.2.2 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针对 公共建筑围护结构包括外墙、屋面等非透明部分提出强制规定, 因此公共建筑外墙系统的热工设计应符合其要求。外墙背后无其
他墙体时,外墙系统本身的保温隔热构造系统应符合建筑物所在 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外墙的传热系数要求;外墙板背后有其 他墙体时,外墙板与该墙体共同组成的外围护结构应符合建筑物 所在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外墙的传热系数要求。
在现行行业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 26、《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 134、《夏 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标准中对外墙作出 具体规定,点挂外墙板系统应满足不同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 准的要求。
4.2.3 在处于人员流动密度大或青少年、幼儿活动等场所,容 易发生物体和人体冲击的脆性材料板材外墙,应提高抗冲击性 能,其指标值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幕墙》GB/T 21086 规定的2级。对于点挂外墙板,可能比较难,因此需要采取构造 措施,提高外墙系统的抗冲击性能,常见的构造措施有:减小板 块尺寸、增加板材厚度、面板增加背衬和后部空腔填充等。还可 以采取增加防护设施,避免发生撞击现象。
4.2.4 锚固件是点挂外墙板传力的基础,因此需要进行现场抗 拉拔试验,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JGJ 145的要求进行。
4.3 防 火
4.3.1 外墙系统与楼板或防火分区隔墙的缝隙等应进行防火封 堵设计。当采用岩棉或矿棉封堵时,其厚度不应小于100mm, 并应填充密实。
防火封堵的承托材料可采用多种符合要求的材料,当采用经 防腐处理的热镀锌钢板时,其厚度不应小于1.5mm 。但不得采 用铝板。
防火封堵的缝隙是防火封堵的薄弱环节,应采用缝隙封堵材 料、防火密封胶或阻燃密封胶进行封堵,这些材料应分别符合国 家现行标准《建筑用阻燃密封胶》 GB/T 24267 和《防火封堵材
料 》GB 23864的规定。
4.3.2 外墙板与基体间的防火封堵构造系统在正常使用条件下, 应具有密封性和耐久性。在遇火状态下,应在规定的耐火极限 内,不发生开裂或脱落,保持相对稳定性。
5 结 构 设 计
5.1 一 般 规 定
5.1.1 点挂外墙板系统同幕墙相比减少了横梁和立柱,面板通 过支承角码与主体结构直接连接,虽然结构形式变简单,但各构 件的结构设计并不因此简单,而应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 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通过挂件和支承角码之间的机械连接,使 点挂外墙板具有一定的变形协调能力,这是点挂外墙板系统与普 通粘贴外墙的区别。
5.1.2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一般应用于多层且非重要建筑,因 此重要性系数γo都取1.0,在上述公式中将此系数省略。具有一 定位移能力是点挂外墙板系统的特点,但应对其最大位移或挠度 加以限制。特别是板块的向下位移过大,容易产生位移叠加,影 响使用性能,甚至造成安全隐患。
5.1.6 风荷载或地震作用标准值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 构荷载规范》GB 50009的规定计算,本规程不另作要求。
5.2 材料力学性能
5.2.4 面板的弯曲强度设计值等于强度标准值除以材料性能分 项系数,根据不同面板的材料特点和试验验证情况,确定人造板 材幕墙面板材料的材料性能分项系数见表1。
表 1 面板材料性能分项系数
面板材料种类 瓷板、陶板和微晶玻璃
材料性能分项系数 1.8
5.3 面 板 设 计
5.3.1 点挂外墙板结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金属与石材幕
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33和人造板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等的规定。 5.3.2 点挂外墙板的连接形式较多,但主要是背栓式连接形式。 背栓式符合四点支承的受力模型。可参考现行行业标准《金属与 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程》 JGJ 133。面板支承点一般采用四点, 当板块较大时,可采用背栓组的形式提高承载力,但支承点还是 四点;当板块较小时,可采用三点支承。
5.3.3 点挂外墙板虽然没有横梁和立柱,通过支承角码承担荷 载,因此仍属于四点或多点支承模型。薄板小挠度理论仍然适 用。当面板为石材、瓷板等材料时,板材一般较厚,风荷载作用 下挠度都很小,故可不考虑折减系数。
5.3.4 石材或瓷板在钻背栓孔后,面板在钻孔处残余的厚度很 小,一般为3mm~10mm, 在正风压作用时,此处存在较大的剪 应力,也是现场出现背栓干挂点板块破坏的主要原因,为此对面 板的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最大剪应力加以限制是有必要的。
5.4 连接件结构设计
5.4.1 背栓4点锚固面板可视作是受均匀风载荷的双向悬伸板, 要使它的受力最佳,则应调节支承点的位置,当最大负弯矩和最 大正弯矩相等时,正负弯矩达到最大值, 一般认为背栓的4个锚 固点宜处于面板边长1/5的交点位置上比较合适。
5.4.3 单个背栓承受的拉力和剪力设计值应考虑受力不均匀等 因素的不利影响,以四点支承为例计算中考虑了增大系数1.25, 当六点支承时增大系数则可取1.30。计算剪力设计值的公式中, 还考虑了重力荷载分项系数1.35,增大系数和分项系数相乘得 到1.7的安全系数。
5.5 基层及构造连接设计
5.5.1 点挂外墙板间的缝隙宽度,不应小于6mm, 其足够的缝 隙宽度能使得建筑变形产生的应力得以抵消,采用中性硅酮密封 胶密封既能保证防水密封,又能保证面板间的弹性伸缩,使得面
板不至于因建筑变形产生的应力而挤破。
5.5.2 外墙板工程容易发生的质量问题是漏水问题,因此应采 取防水措施。在墙体砌块与混凝土梁柱交接部位,门窗框与墙体 交接周边,承重墙与非承重围护墙交接处等不同材料基体交接 处,应采用构造措施进行防水。
5.5.3 点挂外墙板与主体结构间有空腔,因此会在外墙的下部 产生积水,因此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底部应设置排水孔或通道, 以便能够顺利将积水排出。
5.5.4 当采用挂件连接时,挂件宜具有三维调整能力,且宜实 现面板独立安装与拆卸。点挂外墙板系统没有立柱和横梁,因此 宜通过挂件系统实现三维位置调节; 一些嵌入式连接件(如挑 件、T 形挂件等)应用较广,但缺点较多,应限制使用,这些挂 件连接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将相邻面板连接成为整体,使得面板 不能相对主体结构发生位移,会导致面板破裂损坏甚至脱落;挂 件连接的面板不能独立安装和拆卸;更换后的面板通常仅靠胶粘 剂固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点挂外墙板系统宜采用实现 面板独立拆装的挂件系统进行连接。
本条规定的挂件厚度与《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133的要求基本一致。
5.5.5 化学锚栓通过锚固剂粘接,如果进行焊接作业,会降低 锚固剂粘接强度,因此在构件与化学锚栓的连接部位不得通过连 续焊接进行连接。
5.5.6 面板缝隙开放后,带来了雨水渗漏的问题,所以,在基 层的表面或基层与面板之间设置防水层;同时,开缝安装使面板 之间失去了相互的支承,在风荷载或温度作用下,面板水平侧向 滑移会导致开放缝隙的变形,所以,需要设置防侧滑装置。
5.5.7 锚固件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JGJ 145的规定原则和技术要求进行。锚固件应采用化学锚栓, 可采用金属膨胀螺栓,采用金属膨胀螺栓时,一般宜采用扩孔型 金属膨胀螺栓。
6 加 工 制 作
6.1 一 般 规 定
6.1.1 一般情况下,主体结构施工都会有误差,点挂外墙板装 饰工程施工图设计又是依据建筑图和结构图进行,图纸和实际工 程之间始终存在差异。误差超出施工图中的允许值时,作为外墙 板就应对这些误差进行消化、吸收,调整施工图中的分格尺寸或 构造。这些调整会造成构件成品或半成品的超差,甚至报废。因 此,在加工制作前对已建主体结构进行复测,非常必要。
6.1.2 加工构件的设备和量具,都应符合有关要求,并按规定 定期进行检查和计量检定,以保证加工产品的质量。如设备的加 工精度、光洁度,量具的精度等,均应及时进行检查、维护和计 量检定。
6.2 金 属 构 件
6.2.1 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 对幕 墙的铝合金构件和钢构件作了详细的规定,本规程与其规定基本 一致。
6.3 瓷板、陶板、微晶玻璃和石材
6.3.5 纹理影响石材的单项弯曲强度,因此各向异性石材面板 的加工应考虑纹理方向,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切割加 工,即符合设计提出的要求。
6.3.6 采用点挂外墙板系统时,面板背部与背栓连接,需要面 板背部具有一定的平整度,因此加工时需要将背纹等凸起物进行 打磨处理,保证背栓连接处平整。
7 安 装 施 工
7.1 一 般 规 定
7.1.1 为了保证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安装施工的质量,要求主 体结构工程应满足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的基本安装条件。如结构 垂直度、找平层表面平整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相关验收 规范的要求。相关的主体结构验收规范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规范》GB50203 、 《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及《建筑装 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等。
7.1.2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的安装施工是比较复杂的过程,往 往是多工种的联合施工,和其他分项工程施工难免有交叉和衔接 的工序。因此,为了保证工程的安装施工质量,要求单独编制工 程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其内容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 工组织设计规范》GB/T 50502的要求。
7.1.4 焊接施工时,掉落的焊接熔渣(焊渣)温度非常高,很 容易烧伤铝合金型材的表面处理层和碳素钢型材表面的涂层以及 面板保护膜,应采取措施进行防护。焊接结束后,应对所焊材料 表面进行检查。对表面有灼伤的部位应清理干净并进行防腐蚀处 理;发现不锈钢型材表面有灼伤时,及时清理,防止熔渣中的铁 生锈,产生锈点、锈斑,影响表面质量。
7.2 安装施工准备
7.2.1 安装施工应具备一定的条件,在安装施工之前,应先确 认工程现场清洁情况、脚手架和起重运输设备是否具备工程安装 施工条件。不具备施工条件的应会同业主和土建承包商采取相应
措施,并在工程施工前完成。
7.2.2 对于已加工好的构件,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应注意防止 碰撞、污染、锈蚀、潮湿等,在室外储存时更应采取保护措施。
7.3 点 挂 安 装
7.3.1 基层的找平质量决定了饰面板的外观尺寸质量,按《建 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 一般抹灰的技术要求 是比较合适的。
7.4 安 全 规 定
7.4.1 安装施工应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 技术规范》JGJ 80 的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安 全操作守则,确保施工安全。
7.4.2 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 3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对加工、安装用的机 具和吊篮有安全规定,在使用前应严格检查。
8 工 程 验 收
8.1 一 般 规 定
8.1.1 工程验收前,应将外墙板表面的保护物清除,并清洗、 擦拭干净。
8.1.3 装饰工程施工完毕后,大部分节点与部位已被装饰材料 遮盖隐蔽,在工程验收时无法观察和检测,但这些节点和部位的 施工质量至关重要,故强调验收时对相关的检测和隐蔽验收资料 的审核要求。
8.1.4 本条强调了对安全、节能和防火的相关部位、节点进行 隐蔽工程项目的验收。
8.1.5 本条中,要求复验的材料均为涉及安全、节能和防火的 材料和部位。
8.1.6 装饰工程的差异性很大,如何科学合理的划分检验批很 重要,既要保证检查验收的抽样具有代表性,能够发现质量缺 陷,也要具有可操作性,工作量要适当,不会影响工程正常施 工。本条中给出了检验批划分的原则,现场实施应根据工程情况 协商确定。
8.2 主 控 项 目
8.2.3 外墙板安装的牢固性非常重要,它涉及人身安全,因此 验收时应认真检查。
8.3 一 般 项 目
8.3.1 本条对外墙观感提出了具体要求,既要在施工过程中进 行检查控制,也要在整体验收时对人肉眼可清晰观察到的部位, 进行认真检查。
9 保养和维修
9.1 一 般 规 定
9.1.1 为了使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能够安全使用,本规程规定 承包商应提供给业主“使用维护说明书”,作为工程竣工交付内 容的组成部分,指导工程的使用和维护。
9.1.2 在正常使用时,业主应根据“使用维护说明书”及本规 范的相关要求,制定维修保养计划与制度,保证工程的安全性与 功能性要求。主要包括:日常维护与保养;定期检查和维修;地 震、台风、火灾后的全面检查与修复等。
9.2 检查与维修
9.2.2 根据实际工程经验,在工程竣工验收后一年内,工程的 加工和施工工艺及材料、附件的一些缺陷均有不同程度的暴露。 因此在工程竣工验收后一年内,应对工程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 此后每五年检查一次。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应按使用维护说明书 进行维护。
9.3 清 洗
9.3.1 应根据点挂外墙板表面的积灰污染程度,确定其清洗次 数,一般情况下每年不应少于一次。
1511223961
统一书号:15112 ·23961
定 价:11 .00 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