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评定.ppt
下载文档

ID:135366

大小:435.50KB

页数:151页

格式:PPT

时间:2023-02-2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智力 残疾儿童 康复 评定
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评定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评定 一、什么是康复评定?一、什么是康复评定?康复评定是对智力障碍儿童(患者)的功能状况和潜在能力的判断,也是对智力障碍儿童各方面情况的资料收集、量化、分析并与正常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我们也习惯于称康复评估。在康复过程中往往需要反复多次的评定,不断地了解治疗的效果,修改治疗、教育计划,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康复评定的目的康复评定的目的 1、掌握障碍情况 如调查障碍的部位、性质及其严重程度,以及障碍对患者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参与所造成的影响。2、设定康复目标、设定康复目标 为此需寻找和分析阻碍智力障碍儿童适应社会和家庭的具体因素。例如言语沟通问题、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等;当然,心理状态、社会影响也可能为其原因。3、制订治疗和训练方案、制订治疗和训练方案 如选择适当教育方法和手段以促进智力障碍儿童潜能发展。4、判断不同教育、治疗方法的效果、判断不同教育、治疗方法的效果 智力障碍儿童的情况千差万别,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更有效的教育治疗方法。为了比较它们的效果差别,必须要用客观、统一的标准去衡量。5、帮助判断预后、帮助判断预后 对预后的判断可给智力障碍儿童及其家属以心理准备,可使制订的治疗计划更合理。如,轻度智力障碍儿童可以随班就读接受容纳教育,极重度智力障碍儿童主要是接受生活自理、适应能力训练。评定的意义评定的意义 (一)从智力障碍儿童角度来看 1、增进了智力障碍儿童父母对儿童参与日常生活能力的了解。2、帮助智力障碍儿童及其父母理解教育治疗目标。3、增强智力障碍儿童及其父母的信心,促使儿童父母更加努力地帮助自己的孩子。4、提高智力障碍儿童及其父母对教育治疗的积极性。(二)从专业人员角度来看(二)从专业人员角度来看 1、可对功能的主观性报告补充有关资料。2、鼓励他制订出更为全面的教育治疗计划。3、发现智力障碍儿童哪些方面需要帮助,而又有谁能提供帮助。4、容易早期发现问题。(三)从社会角度来看(三)从社会角度来看 1、可提供新的发病率资料。2、在社会对残障提供帮助方面发现问题,如社会对提供帮助、改进服务质量、环境状况以及政策法规的职责方面。康复评定的内容康复评定的内容 由于康复的范畴涉及医疗、教育、职业和社会等领域,康复评定的内容就包含有身体、心理、职业和社会、教育等方面。具体项目包括人体形态评定、运动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言语语言功能评定、心理评定、心肺功能评定、神经肌肉的电生理学检查、发育评定、社会生活能力评定等,对于智力障碍儿童常做的评定项目有言语语言功能评定、心理评定、社会生活能力评定等。评定项目评定项目 1、言语语言功能评定 其内容包括声音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听说)能力,也包括文字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读写)能力。2、心理评定 包括性格、智能、记忆、认知和心理适应能力等项内容。3、社会生活能力评定 包括社会适应能力、家庭经济能力和住房情况、社区环境以及社会资源(如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和公共交通设施)利用可能性等方面的评定。不同时期的评定任务不同时期的评定任务 康复评定分为初期评定、中期评定和末期评定三种。1、初期评定的任务、初期评定的任务 初期评定是在制订康复教育计划、建立康复目标和开始康复教育前的第一次评定,主要是掌握功能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判断障碍程度、康复潜力和预后,为制订康复教育计划提供可靠依据。2、中期评定的任务、中期评定的任务 中期评定是在智力障碍儿童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教育后所进行的评定,主要是了解教育治疗后功能的改变情况,并分析其原因,为修改康复教育计划提供依据。3、末期评定的任务、末期评定的任务 末期评定是康复教育结束时或儿童毕业前的评定,了解儿童总的功能情况,评定治疗效果,提出进一步康复处理或重返社会的建议。康复评定的注意事项康复评定的注意事项 1、既要全面,又要有针对性。2、选择适当的评定方法。3、评定前要向智力障碍儿童及其家属说明目的和方法,消除他们的不安,取得积极的配合。4、评定时间要尽量短,不引起智力障碍儿童的疲劳。5、评定常由一个人自始至终的进行,以确保准确性。6、评定一般要做三次,然后求出平均值。7、评定过程中智力障碍儿童如出现明显不适或不配合时,应停止检查,分析原因,改变策略寻求儿童的合作。心理评估的作用心理评估的作用 诊断功能 教育功能 心理评估的注意事项心理评估的注意事项 评估训练 评估时不能给予提示指导 评估时不能给予同情分 常用心理评估量表常用心理评估量表 1、智力测验 2、适应行为评定 3、发展评定 4、个性评定 5、记忆力测验 韦氏智力测验韦氏智力测验 中国-韦氏幼儿智力测验 中国-韦氏儿童智力测验 麦卡锡幼儿智能量表 中国中国-韦氏幼儿智力测验韦氏幼儿智力测验 适用范围:4-6岁 量表构成:1、言语部分(5个分测验)2、操作部分(6个分测验,其中几何图形和视觉分析供选择)。分测验介绍分测验介绍 1、知识:反映儿童的天资、早年环境的丰富与否,幼儿园教育范围。可测查有效知识的资源。2、图片词汇、图片词汇 语言知识测验,可联系许多认识功能包括学习能力、概念的丰富、记忆、概念的形成,语言发展等。词语能力的发展,包括理解,或概念掌握和表达。理解和表达,可能不相应,理解了不一定会表达。3、算术、算术 测验推理能力、心算时数的正确性 4、领悟、领悟 说明儿童对社会判断和对社会习俗的掌握以及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与推理能力。5、图片概括、图片概括 抽象概括能力 联想和逻辑思维 6、动物下蛋、动物下蛋 测查儿童将一类标志与另一类记号相联系的能力 记忆、手眼运动协调性 注意力集中 7、图画填充、图画填充 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的能力 要求集中注意(或视觉机警性)视觉组织和记忆 8、迷津、迷津 测查计划能力、知觉组织能力 要求视觉-运动控制和速度与正确性结合才能完成 9、视觉分析、视觉分析 观察力 缺点,孩子不加分析、思索随便完成 10、几何图形、几何图形 知觉和视觉-运动组织能力 11、木块图、木块图 测查视觉-运动协调,知觉组织能力和空间视觉化能力(或抽象概念化能力和概括化能力)中国中国-韦氏儿童智力测验韦氏儿童智力测验 适用范围:6-16岁 量表构成:1、言语部分(6个分测验)2、操作部分(5个分测验)。言语部分言语部分 知识 词汇 计算 分类 背数 领悟 操作部分操作部分 填图 图片排列 积木 图形拼凑 编码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 适应范围:30个月 内容:智力量表、运动量表和婴儿行为记录。分析结果是:发育指数和发育水平(多少月)智力量表智力量表 有163个条目,测查婴儿知觉的敏锐性和准确性、记忆力、言语发展、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运动量表运动量表 包括81个条目,测查婴儿身体的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及动作的协调性;婴儿行为记录婴儿行为记录 是由30个项目组成的评定量表,其内容涉及社会化、注意持久性、个人取向、情绪稳定发展、兴趣、合作性行为。麦卡锡智力量表麦卡锡智力量表 适用年龄范围为30个月至102个月。主要目的是对儿童心理发展做综合的测评,是一个个别施测的测验,它既能对正常幼儿的智能发展水平及各种主要能力的强弱做出较全面的评价,也可作为智力障碍儿童的康复评估和诊断使用。测验的材料多数是儿童喜闻乐见的玩具。儿童适应行为量表儿童适应行为量表 适用对象为312岁智力正常或低下儿童。目的在于评定儿童适应行为发展水平,协助诊断或筛选智力障碍儿童,以及帮助制订智力障碍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和评估康复教育效果。量表的结构量表的结构 共有59个项目,分三个因子和八个分量表:独立功能因子:由感觉运动、生活自理、劳动技能及经济活动四个分量表组成,评定与自助有关的行为技能;认知功能因子:包括语言发展和时空定向两个分量表,评定语言功能和日常认知应用技能等与认知功能关系密切的行为技能;社会/自制因子:含个人取向和社会责任两个分量表,评定个人自律、遵守社会规范等方面行为。日本中小学生社会适应量表日本中小学生社会适应量表 全量表共132个条目,分为六个领域:独立生活能力:评定进食、衣服脱换、穿着、料理大小便及个人与集体卫生情况;运动能力:评定走路、上台阶、过马路、串门、外出能力等;职业能力:包括抓握东西、乱画、家务及使用工具等技能;沟通能力:评定言语反应,言语表达和理解、日常言语应用技能;社会化:包括游戏、日常交往,参加集体活动等方面;自我管理:评定独立性、自律、自控、关心别人等方面。各领域项目混合,按难度从易到难排练,并设七个年龄起始点。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儿童教育诊断量表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儿童教育诊断量表 测试对象 量表:、孤独症、孤独倾向或其他类似沟通困难的儿童、个月至岁之间、能力及发展处于学前阶段 观察表:观察表:零至六岁 能力及发展处于学前阶段 测试者要求测试者要求 有评估儿童的技能及经验 经培训熟悉量表的使用者指导 量表各部分区别量表各部分区别 量表:通过直接评估,以记录评分 观察表:通过评估、观察及与照顾者面谈所提供的资料以记录儿童的表现 量表功能量表功能 设计训练目标 拟定处理行为的方法 评估内容评估内容、发展及行为量表 七个发展领域 四个行为部分、自理及社交表现观察表 四个自理部分 六个社交表现部分)发展及行为量表)发展及行为量表 七个发展领域、模仿 、知觉 、精细运动 、粗大动作 、手眼协调 、认知(理解)、言语(认知表达)四个行为部分四个行为部分、关系与情感()、游戏及对物件的兴趣()、感觉反应()、语言()自理及社交表现观察表)自理及社交表现观察表 四个自理部分:进食穿衣梳洗如厕 技能评估 问题剖析 六个社交表现部分六个社交表现部分 愿意接纳亲近的情况 运用物件及身体 引发社交沟通 社交反应 障碍儿童发展的行为 适应转变 评分记录方法评分记录方法)发展及行为量表 七个发展领域 评分方法()()()四个行为部分四个行为部分 评分方法:()()()()自理及社交表现观察表)自理及社交表现观察表 四个自理部分:记录方法:能做到 稍做到 不能做到 不适合(年龄不达到,不用评量)及问题分析 六个社交表现部分六个社交表现部分 评定在社交现有能力及表现 评估妨碍与人相处及适应日常 生活要求的怪异行为 记录方法:记录、分析 使用守则使用守则、评估前预备 评估记录表、笔 物料:评估工具 环境:空间、桌子、椅子 、量表使用册、量表使用册 量表使用册有指示的项目,需按不同层面的沟通方式指令儿童项目的要求。指示的层次包括:语言指令、手势提示、示范和动作协助 量表使用册有注明的项目,需按设定的语言指示内容及语句指令儿童。模仿范围的项目,需留意使用非指导性的句子指令儿童,即不要说出相关的动作词,以免用语言提示儿童,影响评分效果。例如,要求儿童模仿举手动作时,只需指令儿童说:“你跟我一样做”便可。、评估期间要留意及记录的情况、评估期间要留意及记录的情况 一般行为的异常情况 语言行为的异常情况 学习特性 一般行为的异常情况一般行为的异常情况 、儿童对环境及物件的探索、对测试员的态度和反应、儿童的感知(视、听、触、味、嗅觉)反应、工作时的行为及态度 语言行为的异常情况语言行为的异常情况 、儿童使用语言的实际情况(语调、词汇、发音、语句组织及沟通行为)、儿童使用的非语言情况(沟通行为)、儿童其他异常的语言行为(玩声、重复性语言)学习特性学习特性 、什么奖赏可以增强推动儿童学习 物质奖赏 内在奖赏:对工作的兴趣和满足感 社交奖赏:称赞、什么知觉刺激能推动儿童学习(视、听、触觉)、什么协助程度指示方法可推动儿童学习 如:口头指令、示范、动作提示、动作协调、视像提示、评估时间、评估时间 若要分段进行,建议:需要在一周内完成整个评估 时间长,能力发展不一样,评估不准确。E、评分原则、评分原则 评估无情,孩子不懂就不懂,不要同情。首次评估要求严格一点,便于制订教学起点,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父母反映家中儿童会,测试时不会,这与类化有关,不能通过。评估后填写评估后填写 发展及行为量表记录册 发展及行为量表总结 发展及行为量表发展表现兔图 发展及行为量表行为表现图 自理表现观察表 社交表现观察表 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