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定义:是采用导管技术扩张或再通动脉粥样硬化或其他原因所致的血管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方法。历史20世纪60年代第一次用同轴导管成功扩张了一例髂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因质地较硬一般仅适应于下肢动脉。对血管损伤较重。未能推广1974年发明双腔球囊导管1977年世界上进行了第一例冠状动脉血管球囊扩张。缺点再狭窄发生率高约30%。目前支架成为主要的血管成形技术。使用器材一、非冠状动脉成形血管1.Gruntzig球囊导管。适用于大.中.小血管,球囊可耐受6-8个大气压。2.新型球囊导管特点:球囊剖面低,球囊能耐受高压。可耐受15-20个大气压。二、球囊导管的辅助器材(一)预扩张导管。(二)球囊充胀枪。(三)球囊充胀压力表。(四)导丝。1.可见性。2.可控性。3.灵活性。4.可成形性“J”形头,良好的扭矩传导性。5.跟踪性。6.光滑性,表面水化膜。扩张球囊三、血管内金属支架多为金属支架,特点:能通过细小管道进入预定部位,释放后能膨胀至设定口径,对管壁有持久支撑力。1、常用支架的材料与类型。金属钽可用核磁观察医用不锈钢镍钛合金较好生物相容性2、理想的金属支架应有以下特征:(1)采用熟悉的介入技术释放(2)导入及释放容易(3)有很高的膨胀率(4)有不同的直径及长度(5)X线透视下可视性好(6)释放时定位准确性好(7)放置有误可以回收(8)足够的支撑力以防回缩(9)释放后能抗可塑性变形(10)可适用于扭曲的血管(11)位置稳定不移位(12)抗血栓形成(13)能为很薄的内膜及有功能的内皮覆盖(14)与邻近血管顺应性相同。(15)生物抗再狭窄性。(16)经得起长期随访数十亿次循环后支架结构完整。(17)可接受包括MRI在内的影像学检查。(18)价格不贵3、支架分类展开方式:自扩式管径应大于病变血管正常段的直径球囊扩张式受压易变形,用于体深部血管表面处理裸支架肿瘤可长入表面光滑,减少血栓形成可能性涂层支架肝素、氧化钛、紫杉醇带膜支架封闭瘘口支架移植物金属支架与人造血管复合体支架功能:单纯支撑治疗型现状再狭窄率仍然很高永久存留体内致血管壁变薄,穿孔可能进展暂时性或可回收支架覆膜支架可治疗扩张型血管病变如动脉瘤生物支架可降解对狭窄管腔提供暂时性支撑作用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球囊血管成形术一血管造影:诊断性血管造影适应证1.动脉粥样硬化及大动脉炎等引起的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血管狭窄或闭塞。2.血管搭桥术后所致的吻合口狭窄及移植血管的狭窄。3.血管肌纤维发育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