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识别中暑,并采取适当急救措施目录抽筋抽筋原因分析,缓解办法中暑中暑•机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体内过量热蓄积,产生高热,引起组织损害和器官功能障碍。中暑病死率在20%~70%之间,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类型,死亡者中80%在50岁以上,但亦有一定数量的年青人,尤其是剧烈运动者、孕产妇。有些中暑患者可遗留有轻度神经功能紊乱,严重肌肉损伤者可持续数周肌无力,重症热射病患者往往留有永久性脑损伤。代谢人体产热主要来自体内氧化代谢过程产生的基础热量肌肉收缩肌肉收缩产生热量也是一主要来源人体产热与散热的调节辐射是散热最好途径。气温15-25℃时,辐射散热约占60%,头部是主要散热部位33℃时,辐射散热降至零。传导对流通过接触和靠近皮肤的冷空气变暖的物质分热蒸发蒸发水(出汗)散热代谢肌肉收缩辐射对流蒸发中暑原因代谢人体产热主要来自体内氧化代谢过程产生的基础热量肌肉收缩肌肉收缩产生热量也是一主要来源中暑原因辐射是散热最好途径。气温15-25℃时,辐射散热约占60%,头部是主要散热部位33℃时,辐射散热降至零。传导对流通过接触和靠近皮肤的冷空气变暖的物质分热蒸发蒸发水(出汗)散热中暑原因•高温气候是引起中暑的主要原因。•其次,高温幅射作业环境(干热环境)和高温、高湿作业环境(湿热环境)也易中暑。•凡可致机体热负荷增加或散热机能发生障碍的因素,均可诱发中暑。高温环境作业温度>32℃、湿度>60%通风不良的环境中长时间或强体力劳动判断重症中暑轻症中暑先兆中暑据《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将中暑分为以下3级:临床症状前驱症状•高温环境中,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全身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尚能坚持正常工作、生活。重症中暑的临床症状热痉挛主要表现有严重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故称热痉挛。肌痉挛以经常活动的四肢及腹部等肌肉为多见。热痉挛常发生于炎热季节刚开始尚未热适应前。多见于在高温环境从事体力劳动而有大量出汗的年轻人。重症中暑的临床症状热衰竭常发生在老年人及未能热适应者,起病较急,先有眩晕、头痛、突然昏倒,平卧并离开高温场所即清醒。患者面色苍白,皮肤冷汗,脉弱或缓,血压偏低但脉压正常。重症中暑的临床症状热射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高热、无汗和意识障碍。前驱症状有全身软弱、乏力、头晕、头痛、恶心、出汗减少。继而体温迅速增高达41℃以上,出现嗜睡、淡忘和昏迷。皮肤干热,无汗,呈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