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血细胞形态曲洪澜内蒙古林业总医院红系统原始红细胞胞体胞体::直径直径15-20μ15-20μ胞核胞核::圆形圆形,,居中或稍偏于一旁居中或稍偏于一旁,,约占细胞的约占细胞的4/5,4/5,紫红色紫红色,,染色质颗粒状染色质颗粒状,,核核仁明显仁明显..核仁核仁:1-2:1-2个个,,大小不均大小不均,,模糊或清楚模糊或清楚,,染浅兰色染浅兰色..胞浆胞浆::量少量少,,或有部分胞浆呈伪足状或有部分胞浆呈伪足状,,深兰色且厚深兰色且厚,,近核处不见色浅区近核处不见色浅区..早幼红细胞胞体:直径12-24μ胞核:圆或椭圆,占细胞2/3以上,居中或稍偏位,核膜明显,紫色,染色质可浓集或粗密的小块,较原红粗糙些,无核仁。胞浆:量稍多,部分可有伪足,深兰,但较原红稍浅,血红蛋白开始形成,出在核周围,无颗粒。中幼红细胞胞体:直径8-15μ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位,占细胞2/3-1/2大小,染色质粗糙排列成堆,其中有空白出现如打碎砚墨感,呈车轮状排列,深紫色,核染色质间有淡染区,称付染色质,核膜明显,无核仁。胞浆:中等量或多量,不透明,浆内血红蛋白形成逐渐增多,嗜碱性物质逐渐减少。因含不等量血红蛋白,可呈嗜多色性,可呈兰绿色,兰红色,淡红色等。晚幼红细胞胞体:直径7-10μ胞核:圆形,稍偏或居中,占细胞的1/2以下,粗糙虽不规则致密团块。可见车轮状痕迹,核膜明显,无核仁,随着细胞的成熟,核致密坚实,呈结构不清的紫红色的一团。有时可见核分裂,核溶解。溶血性贫血时,核有畸形。胞浆:量较多,不规则,颜色因含多量血红蛋白,几乎和成熟红细胞相同呈粉红色或带极淡的兰色。嗜多色性红细胞(胞体直径:8-11μ)正常成熟红细胞浆为弱嗜酸性,呈较均匀的淡红色,如呈灰兰色(整个红细胞或其一部分)则称为嗜多色性红细胞。这种红细胞属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故细胞体积多较大,其染成灰兰色的嗜碱性物质是胞浆中的核糖体,它随着细胞的完全成熟而消失。目前认为嗜多色性红细胞经煌焦油兰染色后即表现为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胞体直径:7-7.5μ)成熟红细胞是呈粉红色,中央稍浅,大小近似相等无核的细胞。原巨红细胞(胞体:直径19-27μ)巨红细胞是红细胞的另一系统,也分早、中、幼、晚。但均较正常红细胞为大。此种细胞可见于胚胎早期,恶性贫血及营养不良性巨细胞贫血。系由于生血素(VitB12、叶酸)缺乏或吸收利用障碍所致。这类细胞共同特点是:胞体大,胞浆丰富,核染色质较为细致,排列较为疏松。缺铁性红细胞胞体:直径<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