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Encephalitis-B.ppt
下载文档

ID:129264

大小:240.50KB

页数:39页

格式:PPT

时间:2023-02-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流行性 脑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瓯海区二瓯海区二0 0一一一一年年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谢建妙谢建妙 1111年月年月 一、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一、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 和统计分析和统计分析 年度目标年度目标(一)动态监测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发现异常监测信息及时预警,快速处置;通过监测资料的分析,掌握疾病的流行和发展态势,开展疾病发病趋势预测,同时借助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人工监测分析、症状监测等多种手段,实现传染病暴发流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预警,为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二)进一步提高疫情分析质量和数据挖掘能力以及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决策的参谋作用。(三)按照国家和我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有关要求,加强对农村、社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收集、报告的指导。主要任务、措施要点及评价指标主要任务、措施要点及评价指标 (一)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报告 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依法及时开展传染病疫情的网络直报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报告工作,报告率和及时率达报告率和及时率达100%100%2设立24小时畅通的疫情报告专用电话接受疫情举报和咨询;负责对辖区内网络直报用户的管理;及时对网络直报的传染病疫情进行审核和查重、发现异常疫情及时进行报告,及时对接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进行核实和报告;及时对传染病疫情个案数据和报表实行异地备份;负责对辖区内各医疗卫生机构的疫情报告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督导,每年至少开展每年至少开展4 4次次 。(二)疫情资料的分析和利用 1定期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对当地发病率前十位和重点防控传染病进行流行趋势预测,及时编制疫情周、月和年报告。2在重点传染病流行季节前或发生爆发疫情时适时对疫情进行分析和预测,并编制专题简报。3上述疫情分析报告及时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同时向各医疗单位进行反馈。4、根据传染病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规范:各医疗单位每月应对本单位各医疗单位每月应对本单位传染病监测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呈本单位有关领导并向有关科室通报。传染病监测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呈本单位有关领导并向有关科室通报。(三)哨点医院监测(区三医院)1县级哨点医院在开展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的同时开展“发热呼吸道病例”、“发热肺炎病例”和“非典预警病例”的监测与报告工作,并在每周一每周一前通过浙江省哨点医院监测系统报告上周监测报表。2一年至少2次对辖区内哨点医院监测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四)开展传染病自动预警工作 及时开展传染病自动预警(时间模型)信息进行核实、对疑似事件进行调查处置。二、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应急二、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应急 处置管理处置管理 年度目标年度目标(一)加强应急队伍建设,认真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与技术业务水平。(二)不断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做好卫生应急的技术准备;完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做好卫生应急的物资准备。(三)及时报告和规范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相关信息。(四)开展救灾防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性处置。(五)规范开展应急样品检测工作。主要任务、措施要点及评价指标主要任务、措施要点及评价指标(一)不断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规范体系建设 根据相关法律与规章,组织制订并不断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体系和卫生应急工作制度,健全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程序、应急调查处理规范和技术方案。(二)开展应急演练,加强应急队伍能力建设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管理,完善应急机动队员管理办法或制度,开展相关业务技术培训和交流,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实战能力。(三)加强物资储备,完善应急物资储备机制 建立和完善应急物资储备、调用机制和相关管理制度建设,保证应急物资足量。(四)规范事件信息报告 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和国家救灾防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试行)要求及时开展规范报告。(五)组织现场应急技术培训 开展现场流行病学培训,提高现场应急处置的规范性和能力 三、霍乱及肠道传染病监测三、霍乱及肠道传染病监测 年度目标年度目标(一)掌握我区霍乱等常见肠道传染病疫情变化规律,及时发现肠道传染病重大(暴发)疫情并组织开展控制工作;(二)掌握我区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病原学变迁和耐药谱的变化情况,指导疫情防控与临床用药;(三)掌握我区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发病风险因素情况,通过风险评估预测疫情趋势。主要任务、措施要点及评价指标主要任务、措施要点及评价指标 (一)霍乱监测 根据省、市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疫情监测计划,按计划开展暴发疫情监测、重点人群监测、外环境监测(海、水产品)和病原学监测工作;及时上报发现的疫情;年终整理、分析全年监测资料并撰写、上报监测工作总结。按浙江省肠道门诊分类设计规范要求,各单位5月1日按时开设肠道门诊,进行腹泻病人检索工作。各单位务必每旬及时在网络专病系统-肠道门诊中上报监测数据。(二)伤寒副伤寒监测 各单位选取部分发热门诊对不明原因持续发热或反复发热3 天或以上的病人和伤寒疑似病人进行登记,采集血或粪便标本进行培养和血清学检查,以期早期发现病人。要求全区每年至少采集200份标本。四、手足口病常规监测四、手足口病常规监测 年度目标年度目标 了解手足口病流行现状、流行特征、流行趋势和影响因素;掌握手足口病病原分布特征、优势病原体变化趋势;掌握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手足口病的预警预测提供科学依据。主要任务、措施要点及评价指标主要任务、措施要点及评价指标 (一)疫情监测 指导医疗机构按照要求规范报告手足口病疫情,根据疾病流行情况及时开展疫情分析,掌握疫情动态,及早发现聚集性疫情、重症和死亡病例,并及时规范开展调查处置。(二)病原学监测 根据浙江省手足口病监测方案要求开展病原学监测,区二医、区三医每月分别采集不少于5份标本(包括个调其中一份上报区疾控),监测结果报告并做好网络订正。(三)流行病学调查 聚集性病例应在24 小时内开展调查处置,每个病例均要填写个案调查表。重症(死亡)病例还应同时填写就诊及治疗情况调查表。个案数据录入数据库后统一上报。所有采样的普通病例均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及时上报数据库。五、艾滋病防制工作五、艾滋病防制工作 年度目标年度目标 积极落实艾滋病防治工作措施。深入开展艾滋病重点人群监测和高危行为干预工作,完成青年学生和流动人口各800份的现场问卷调查、采样和HIV、梅毒及HCV检测;完成暗娼干预900人、吸毒人群干预400人、男男人群干预30人、VCT服务人群1200人次,流动人口大众宣传29000人次,流动人口外展9000人,美沙酮门诊维持治疗人数达到127人;抗病毒治疗人数达到11人,HIV 随访人数达到39人。提高成人的艾滋病、性病知晓率,继续推广娱乐场所的安全套放置工作。(一)综合监测 1、哨点监测 温州大学 青年学生监测工作国家级监测点 按监测方案要求,4-7月开展、完成800份青年学生的现场调查、采样和HIV、梅毒和HCV检测检测,8月完成数据录入,9月完成总结分析上报。2、新发感染监测 对艾滋病新发感染,承担现场调查和样本采集、信息核对工作,保证样本和调查数据质量。3、艾滋病疫情报告和估计 规范开展艾滋病疫情网络直报,保证疫情报告的及时性,提高报告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加强疫情报告数据的分析和利用。HIV/AIDS完成流调率90%以上,传播途径不详比例低于10%;报表合格率85%以上;做好年度疫情分析报告。(二)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综合管理 1、阳性告知 (1)规范开展HIV/AIDS及其配偶的艾滋病阳性告知工作,HIV/AIDS阳性告知率90%以上,配偶告知率75%以上,加强业务技术培训。(2)针对HIV/AIDS及配偶阳性告知薄弱环节探索有效改进方法(3)支持医疗机构参与HIV/AIDS及配偶阳性告知工作。2、随访管理 (1)加强对HIV/AIDS的随访管理,提高随访工作质量和数据信息质量,要求现存活HIV随访率80%以上,AIDS随访率90%以上。(2)为HIV/AIDS提供CD4 检测服务,CD4 检测率60%以上。(3)开展对新报告HIV/AIDS配偶和既往HIV/AIDS的非HIV抗体阳性配偶的定期检测,新报告HIV/AIDS配偶检测率70%以上,既往HIV/AIDS的非HIV抗体阳性配偶检测率60%以上。(4)支持社会组织参与HIV/AIDS随访管理工作。3、免费抗病毒治疗 (1)做好抗病毒治疗药品的计划、出入库管理工作,有药品出入库记录;改善药品存储条件,完善药品管理台帐。(2)为CD4350个/mm3的HIV/AIDS提供抗病毒治疗服务,为符合条件的HIV/AIDS提供规范二线治疗,抗病毒治疗覆盖率达到70,治疗病人12个月坚持治疗比例80。(3)对进行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进行定期随访,完成随访比例80以上,提供CD4、病毒载量检测服务,CD4检测比例60。(4)根据全省耐药监测方案开展抗病毒治疗HIV/AIDS的调查、采样、检测和数据信息收集、报告,完成病毒载量检测比例60。(5)支持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治疗和随访管理工作。(三)艾滋病综合干预 1、完善干预模式和干预队伍网络 (1)进一步推动乡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高危行为干预工作分队,开展高危行为干预工作;(2)发动、整合社会组织参与干预工作,积极探索各类有效的艾滋病行为干预模式;(3)通过培训,提升干预队伍业务技能技巧。2、开展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暗娼、吸毒者、流动人口、MSM人群)规模估计,运用适宜的方法开展辖区内主要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规模估计。3、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干预 (1)加强MSM干预的政策倡导,出台MSM干预工作技术方案,引导、管理MSM社会组织开展同伴教育,加大外展服务、网络等干预力度。(2)加大对该人群的检测力度,对发现的感染者提供规范的管理。(3)依托性病门诊平台,加强对MSM人群的宣传干预和性病诊疗。4、吸毒人群艾滋病干预 (1)加大MMT工作的参与力度。配合各级工作组开展对本辖区内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的督导指导、效果评估和受治者脱失的调查分析,提出提高在治人数和维持率的工作建议。加强对门诊艾滋病宣传干预和HIV、HCV和梅毒检测以及数据管理的指导。(2)配合有关部门在吸毒人群中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加大检测力度。5、暗娼干预 (1)开展相关场所业主的艾滋病预防知识培训。(2)通过外展服务、自愿咨询检测、同伴教育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暗娼人群的干预。(3)开展低层次暗娼人群(站街女)的干预工作。6、流动人口艾滋病干预 (1)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农民工艾滋病宣传教育师资培训,指导开展农民工艾滋病宣传教育。(2)利用农民工岗前培训、民工学校或在农民工务工工地以及集中居住、活动的场所,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咨询等服务。7、大学生宣传干预 协调教育主管部门和有关高校开展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为高校开展艾滋病宣传干预提供师资等技术支持,倡导有危险行为的学生接受HIV检测并为其提供便利,协调校园安全套自动售套机等安全套推广措施的落实。8、性病门诊就诊者 协调卫生行政部门,依托性病门诊为就诊者提供性病干预服务包、咨询检测(转介)、安全套促进等艾滋病预防服务。至少在1家性病门诊为就诊者提供艾滋病预防干预服务,为100%的就诊者提供性病干预服务包,对100%的就诊者进行艾滋病检测咨询动员并提高检测率。(四)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1、提高VCT门诊的运转率 指导医疗机构VCT门诊与性病门诊、妇科门诊、婚前保健、结核病门诊等部门建立顺畅的院内转介机制,提高VCT门诊的服务数量和运转率。2、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督导 指导加强对VCT门诊的现场督导和指导,提高VCT门诊的服务质量和工作规范。总结各地成功的VCT工作经验和模式,并通过会议、培训等方式推广。3、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完整保存检测咨询个案登记表(纸质)并按上报时限要求录入和上传数据,并加强对数据的分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