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我院泌尿外科1458例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分析答辩人:关天佑导师:汪小明副教授专业:泌尿外科学位类型:专业型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目录研究背景12资料及方法3结果4研究目的讨论及结论5研究背景泌尿系感染(UrinaryTractInfection,UTI)为临床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其发生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1,2]。主要因微生物侵入尿路上皮引起的炎症反应,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发热,膀胱刺激征如尿频、尿急、尿痛等,以及耻骨上、肋脊角压痛,甚至可引起尿脓毒症,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等[3,4]。[1]夏军辉,等.[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09:1222-1224.[2]周晓燕,等.8850份尿培养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4,10:1111-1114.[3]Tommasoetal.Developmentandvalidationofanomogrampredictingrecurrenceriskinwomenwithsymptomaticurinarytractinfection[J].IntJUrol,2014,219:.[4]RajeshRamanathan,etal.UrinaryTractInfectionsinSurgicalPatients[J].SurgicalClinicsofNorthAmerica,2014,946:.研究背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得1.泌尿系感染谱不断发生变化2.新的耐药机制层出不穷,并且出现多重耐药3.使经验治疗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研究背景鉴于细菌多重耐药的出现使得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一直是个永恒的话题。因此,针对这个问题使得我们有必要对本地临床常见致病菌的分布及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发展趋势进行深入了解研究目的通过分析整理本地区泌尿系感染患者病原菌的构成及其耐药性变化趋势,为提高临床泌尿系感染的诊治水平、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资料及方法资料:收集我院2011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这4年间在泌尿外科住院患者诊断为泌尿系感染的1458例,其中男性803例,女性655例,年龄11~93岁。方法:对尿标本中培养的病原菌及其药敏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资料及方法标本的收集分离及鉴定细菌分离及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泌尿系感染的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肾脏学分会的泌尿系感染的诊断标准:①清洁中断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6小时以上)病原菌定量培养,革兰阴性菌、真菌≥105/mL、革兰阳性菌≥104/mL;②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10个/HP,或有尿路感染症状者。凡具备以上指标之一者,均可以诊断为泌尿系感染。结果1、病原菌培养结果概述4年间在1458例泌尿系感染住院患者中:病原学(尿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