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防治概述.ppt
下载文档

ID:127011

大小:10.51MB

页数:79页

格式:PPT

时间:2023-02-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糖尿病 防治 概述
糖尿病的防治概述糖尿病的防治概述 糖尿病定义糖尿病定义 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分泌不足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 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的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的代谢性疾病 及及/或或 胰岛素绝对胰岛素绝对/相对缺乏相对缺乏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免疫介导型(Immune-mediated)特发型(Idiopathic)2 2型糖尿病型糖尿病 (Type 2 diabetes)显著胰岛素抵抗伴相对胰岛素不足 显著胰岛素分泌不足伴胰岛素抵抗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Other specific types of diabetes)胰腺外分泌疾病 药物和化学物质诱导 内分泌疾病、某些遗传缺陷等8亚型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病因不明 病因学分类病因学分类(1999,WHO)病因类型和临床阶段病因类型和临床阶段 临床阶段 正常血糖 高血糖 正常糖耐量 糖耐量低减和/或 糖尿病 病因类型 空腹血糖异常 不需 需胰岛素 需要胰岛素 胰岛素 控制血糖 生存 1型糖尿病 自身免疫 特发性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分泌减少 其他特殊类型*妊娠糖尿病*WHO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报告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报告(1999)2 2型糖尿病的自然史型糖尿病的自然史 2020 1010 0 0 1010 2020 3030 Adapted from International Diabetes Center(IDC).Minneapolis,Minnesota.糖尿病病程 细胞功能 血浆葡萄糖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分泌 空腹 餐后 2 2型糖尿病的危害主要在于并发症型糖尿病的危害主要在于并发症 糖尿病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网膜病变 在适合工作年龄人群在适合工作年龄人群中导致失明的首要原中导致失明的首要原因因1 1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 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2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 中风中风 心血管死亡率和中风危险性增加2到4倍3 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 导致非创伤性下肢截肢手术的首要原因5 糖尿病患者中每10人有8人死于心血管事件4 1 Fong DS,et al.Diabetes Care 2003;26(Suppl.1):S99S102.2Molitch ME,et al.Diabetes Care 2003;26(Suppl.1):S94S98.3 Kannel WB,et al.Am Heart J 1990;120:672676.4Gray RP&Yudkin JS.In Textbook of Diabetes 1997.5Mayfield JA,et al.Diabetes Care 2003;26(Suppl.1):S78S79.2 2型糖尿病型糖尿病 多重危险因素群聚的状态多重危险因素群聚的状态 脂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 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分泌 缺陷缺陷 大血管大血管 并发症并发症 中心性肥胖中心性肥胖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 微血管微血管 并发症并发症 高血压高血压 2 2型糖尿病型糖尿病 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流行病学 5,000,000 不详不详 患者人数患者人数 总计总计 3.7亿亿 2030年糖尿病年糖尿病 患病率在全球普遍上升患病率在全球普遍上升 WHO.Available at:www.who.int/diabetes/facts/world_figures/en/.Last accessed:January 2005.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中国糖尿病患病率 Yang W 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NEJM.2010.362(12):1090-101 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 在我国患病人群中,以在我国患病人群中,以2 2型糖尿病为主型糖尿病为主 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 经济发达程度和个人收入与经济发达程度和个人收入与糖尿病患病率有关糖尿病患病率有关 在18 岁以上的人口中,城市糖尿病的患病率为 4.5%,农村为1.8%。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卫生部,卫生部,2004 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 2020岁岁以下人群以下人群2 2型糖尿病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患病率显著增加增加 儿童肥胖率已达儿童肥胖率已达8.1%8.1%,2 2型糖尿病患病率尚缺乏全国性资料型糖尿病患病率尚缺乏全国性资料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卫生部,卫生部,2004 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 胰岛功能可能更差,更易出现 细胞功能衰竭 肥胖程度低于西方:我国T2DM患者BMI平均 24kg/m2,白种人超过30kg/m2 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加的原因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加的原因 我国男性预期寿命已达 71 岁,女性达 74 岁 遗传因素 中国人可能为糖尿病的易感人群,富裕国家华人患病率在 10%以上,明显高于当地的白种人 环境因素 膳食结构改变,总热量过剩 生活模式不健康,体力活动减少,肥胖 社会老龄化 2 2型糖尿病患病的环境危险因素型糖尿病患病的环境危险因素 2500万年万年 50 年年 人类的进化,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类的进化,生活方式的改变 糖尿病已经成为糖尿病已经成为 重要的影响人类健康的问题重要的影响人类健康的问题 19 如何诊断如何诊断 糖尿病糖尿病 静脉血浆葡萄糖值(mmol/L(mg/dl)空腹血糖 随机血糖 OGTT2h血糖 糖尿病 7.0(126)或 11.1(200)或 11.1(200)血糖稳定损害 空腹血糖受损 6.1(110)7.0(126)糖耐量减退 7.8(140)11.1(200)正常 6.1(110)7.8(140)空腹血糖、随机血糖及空腹血糖、随机血糖及OGTTOGTT均可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必要时在次日复查核实均可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必要时在次日复查核实 诊断标准诊断标准(1999,WHO)(1999,WHO)IFH CH IFG IFG+IGT IPH IGT FPG(mmol/l)2hr PPG(mmol/l)7.0 6.1 7.8 11.1 NGT 糖代谢异常诊断标准糖代谢异常诊断标准 IFHIFH:单纯性空腹高血糖症:单纯性空腹高血糖症 IPHIPH:单纯性餐后高血糖症:单纯性餐后高血糖症 CHCH:复合型高血糖症(空腹和餐后均升高)复合型高血糖症(空腹和餐后均升高)IFGIFG: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受损 IGTIGT:糖耐量异常:糖耐量异常 糖尿病诊断程序糖尿病诊断程序 糖尿病糖尿病 分型分型 并发症并发症 代谢紊代谢紊 乱程度乱程度 1 1型、型、2 2型型 其他特异型其他特异型 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 急性急性 慢性慢性 糖代谢糖代谢 脂代谢脂代谢 蛋白质代谢蛋白质代谢 1 1型与型与2 2型型DMDM的区别的区别 1型 2型 发病机理 遗传、病毒感染、遗传、环境、自身免疫 胰岛素抵抗 患病率 约占5%以下 约占90%以上 起病 较急 缓慢 起病年龄 青少年多见 中老年多见 体重 多消瘦 多肥胖 临床症状 明显 不明显 酮症倾向 明显 不明显,有诱因 慢性伴发病 肾脏并发症 心脑血管并发症 胰岛素水平 明显降低 增高、或正常 自身抗体 可阳性 阴性 治疗 需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有效 糖尿病的预防糖尿病的预防 和治疗和治疗 2 2型糖尿病的易感因素型糖尿病的易感因素 生产过重婴儿(四公斤或以上)的母亲生产过重婴儿(四公斤或以上)的母亲 遗传遗传 缺乏运动缺乏运动 体型肥胖者体型肥胖者 年龄年龄 外周胰岛素外周胰岛素抵抗抵抗 糖耐量受损糖耐量受损 早期糖尿病早期糖尿病 晚期糖尿病晚期糖尿病 Hyperinsulinaemia 糖调节缺陷-细胞衰竭 Adapted from Saltiel AR,Olefsky JM.Diabetes.1996;45:1661 2 2型糖尿病的代谢分期型糖尿病的代谢分期 代谢综合征从此时开始代谢综合征从此时开始 是可以是可以 逆转的!逆转的!治疗措施治疗措施 糖尿病教育糖尿病教育 饮食治疗饮食治疗 体育锻炼体育锻炼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口服药、胰岛素口服药、胰岛素)病情监测病情监测 治疗原则治疗原则 早期治疗早期治疗 长期治疗长期治疗 综合治疗综合治疗 个体化个体化 良好 一般 不良 FBG (mmol/L)4.4-6.1 7.0 P2hBG(mmol/L)4.4-8.0 10.0 HbA1c(%)7.5 BP (mmHg)140/90 BMI (kg/m2)M:25 27 27 F:24 26 26 TC (mmol/L)1.1 1.1-0.9 0.9 TG (mmol/L)1.5 2.2 2.2 LDL (mmol/L)4.4 糖尿病代谢控制目标糖尿病代谢控制目标 糖尿病教育糖尿病教育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主动参与DM控制,在医务人员指导下长期坚持合理治疗,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终身疾病,不能根治可以控制,需持之以恒;血糖控制的重要性;饮食和运动;药物治疗常识;自我血糖监测及胰岛素注射技术;低血糖识别与预防 医疗保健人员和病人及其家属 饮食治疗饮食治疗 制订总热量 -计算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成年人)体力活动 休息 轻度 中度 重度 千卡/d/kg 2530 3035 3540 40 -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和消瘦及伴消耗性疾病者应酌增,肥胖者酌减,使病人体重恢复至理想体重的土5左右 三大营养物质分配 -碳水化合物:约占总热量5060%-蛋白质:成人0.81.2g/d.kg理想体重,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或伴消耗性疾病者1.52.0g,DN者0.6g,至少1/3动物蛋白质 -脂肪:约占总热量的30 制订食谱 -换算为食物重量,制订食谱 -每日1/5、2/5、2/5 或1/3、1/3、1/3;或1/7、2/7、2/7、2/7分配 饮食治疗饮食治疗 食物选择食物选择 运动疗法运动疗法 降低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 因人而宜,循序渐进和长期坚持 行走、慢跑、爬楼梯、游泳、骑自行车、跳舞、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 每周至少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个体化,对 1型DM病人,餐后运动,时间不宜过长,胰岛素量不宜过大,腹壁皮下注射 口服降血糖药口服降血糖药 胰岛素促分泌剂 磺脲类 非磺脲类 双胍类 胰岛素增敏剂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DPP-IV 胰岛素胰岛素 肠促胰素类似物肠促胰素类似物 降糖药物分类降糖药物分类 磺脲类药物常用制剂磺脲类药物常用制剂 一代:D860 二代:格列苯脲(消渴丸,每粒含0.2 mg 格列苯脲)格列奇特 缓释片 格列吡嗪及控释片 格列喹酮 三代:格列美脲 图片选自享受健康人生糖尿病细说与图解许曼音教授等主编 作用机理:与胰岛B细胞膜上特异蛋白结合,使钾通道关闭促 进胰岛素分泌 适应症:-饮食和运动血糖未获良好控制的2型DM -双胍等控制差或胃肠反应不耐受者 -SU继发性失效后可与胰岛素联合治疗 禁忌症:-1型DM -2型DM感染、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手术 -2型DM合并严重慢性并发症或伴肝、肾功不全 -妊娠、哺乳期DM患者 副作用:低血糖、肥胖,有磺胺药过敏史者慎用 磺脲类药物磺脲类药物 非磺脲类非磺脲类 特点:快开快闭 速效餐时血糖调节剂 低血糖发生较低 制剂:瑞格列奈:苯甲酸衍生物 那格列奈:氨基酸衍生物 37 图片选自享受健康人生糖尿病细说与图解许曼音教授等主编 作用机理:减少肝糖异生及肝糖输出,促进无氧糖酵解,增加肌 肉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副作用:胃肠道反应,最常见,罕见诱发乳酸性酸中毒 适应证: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者,1型糖尿病加用 双胍类有助于稳定血糖 禁忌症:-乳酸性酸中毒 -严重缺氧、心衰 -严重肝病和肾病 -妊娠及哺乳 制 剂:二甲双胍、苯乙双胍 双胍类双胍类 图片选自享受健康人生糖尿病细说与图解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