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捕捉儿童敏感期心得体会每一次读孙老师的书都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一次也不例外。之前只听说过青春期,更年期等,对于儿童敏感期还是第一次了解。原来儿童的成长是由一个又一个的敏感期构成的,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儿童的心智水平就会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而敏感期开展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个孩子能否成长为一个正常的,优秀的人。以下是我读完捕捉儿童敏感期的一点心得体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有很多行为让大人难以理解,比方,总喜欢咬人、喜欢品尝各种各样的东西、喜欢玩水、愿意把东西扔掉再捡起来、在一段时间里总学说大人话、有时特别喜欢打人......当孩子发生一些奇怪的行为时,当大人们认为那是不合理的行为时,大人和孩子之间就会有了冲突,大人总会对孩子大喊大叫,有时甚至会大打出手,孩子那么会很无辜的哭泣。就我自己教育孩子的经历来说,也有屡次这种情况,我实在想不通孩子的小脑袋里装的是什么,孩子的成长对我来说竟成了一种负担,因为我很害怕他接下来又要做出什么危险让人担忧的事来。直到看到孙瑞雪的捕捉儿童的敏感期一书,“我才对我的孩子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开始学着用儿童敏感期〞的理论来理解孩子的这些另人头痛的行为,了解了孩子这些内心的秘密。“儿童敏感期〞来源于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的教育观,她毕生致力于儿童研究和教育实践,“发现了儿童的敏感期〞,并分析了每个敏感期中具有不同的特点,提出了促进儿童身心开展的方“法。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她认为在幼儿的心理开展中会出现各“种敏感期〞,如秩序敏感期、细节敏感期、行走敏感期、手的敏感“期、语言的敏感期,正是这种敏感期,使儿童用一种特有的强烈程度去接触外部世界。在这时期,他们对每样事情都易学会,对一切充满了活力和激情。〞而人的智力开展正是建立在幼儿敏感期所打下的根底上的。用这一理论就帮我们很好理解孩子为什么会干出各种奇怪的事“来。但光是理解还不够,当孩子淘气〞时,我们仍然会不知不觉的想要制止、管教、约束他们。我想每个孩子小时都特别喜欢玩水,他们总用小盒小盆之类的容器来来回回的舀水,百玩不厌,弄得满地满身都是水的。这时大人们就要来制止了:不要再玩了、瞧弄得身上都湿了、赶紧换衣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