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的局部及全身促进因素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1.牙石牙石是一种沉积于牙面或修复体表面的矿化或正在矿化的菌斑及软垢。可分为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两种。牙石的致病作用主要有:①菌斑细菌及其毒性产物的危害;②机械性刺激:牙石本身坚硬粗糙,可损伤龈沟上皮并降低其抗病能力,当炎症发生后又可促进炎症的发展。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2.解剖因素•牙解剖因素:根分叉,根面凹陷,颈部釉突和釉珠,腭侧沟,牙根形态异常,冠根比例失调。•骨开裂或骨开窗•膜龈异常:细带附着异常,附着龈宽度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3.牙齿位置异常拥挤和错牙合畸形4.其他诱病因素:医源性因素,如不良修复体、不良充填物、不良正畸治疗等。不良个人口腔习惯,如口呼吸、吐舌习惯、牙刷创伤等。这些所导致的急性或慢性牙周组织机械性损伤,也是促使牙周组织炎症的局部因素之一。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5.牙合创伤牙周组织的健康有赖于正常的咬合力的刺激,当咬合力过大或方向异常,超过牙周组织的承受能力时,即发生牙周组织的损伤。6.食物嵌塞:在咀嚼过程中,食物被咬合压力楔入相邻两牙的牙间隙内,称为食物嵌塞。食物嵌塞有水平性和垂直性两种。食物嵌塞引起牙周炎的表征是:龈乳头退缩,牙齿咬合不适,叩诊不适等。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7.不良习惯•吸烟•不良刷牙习惯•磨牙症•单侧咀嚼习惯•其他不良习惯:经常咬指甲、烟斗、咬瓶盖等8.牙面着色牙周病的全身促进因素(一)内分泌因素(二)遗传(三)吸烟(四)有关的系统疾病(五)营养因素和代谢障碍牙周病的全身促进因素(一)内分泌因素雌激素可使牙龈上皮过度角化,刺激骨形成和纤维组织形成,雌激素缺乏可致龈上皮萎缩,牙槽骨疏松,牙骨质沉积减少;糖尿病也是牙周病的危险因素,II型糖尿病病人发生牙周病的危险性比无糖尿病者高3倍。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等分泌过多或不足也可使牙周病加重。牙周病的全身促进因素(二)遗传遗传因素的作用是可增加宿主对牙周病的易感性,能影响和改变宿主对微生物的反应,并决定疾病是否进展与严重程度。一些遗传病也常伴有牙周破坏,如周期性白细胞减少症、粒性白细胞减少症、唐氏综合征、掌跖角化牙周综合征等。牙周病的全身促进因素(三)吸烟•许多研究表明,吸烟、精神压力与牙周炎的破坏呈正相关。•吸烟导致牙周炎发病的机制尚未明了,但普遍认为有四点:影响体液细胞免疫炎症过程;吸烟降低局部氧张力和血液循;吸烟者的口腔卫生一般比较差;吸烟影响牙周组织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