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患者的镇痛和镇静烧伤科兰军艳疼痛疼痛是因损伤或炎症刺激,或因情感痛苦而产生的一种不适的感觉用镇痛的方法减轻或消除机体对痛觉刺激的应激反应及病理生理损伤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烧伤疼痛的特点:疼痛往往是烧伤患者的第一反应,在烧伤后的整个治疗过程,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烧伤疼痛程度常与烧伤深度、病程进展、治疗措施和患者个体因素等有关。烧伤疼痛的影响因素烧伤疼痛与烧伤深度的关系烧伤疼痛与烧伤病程的关系疼痛对烧伤的影响烧伤疼痛与烧伤深度的关系Ⅰ度烧伤因伤及表皮,使部分真皮乳头层痛觉神经末梢暴露,所以常表现为皮肤感觉过敏,局部有烧灼感。Ⅱ度烧伤根据烧伤深度的不同,疼痛感觉差异较大,浅Ⅱ度烧伤伤及基底层和真皮乳头层,由于丰富的神经末梢受到刺激,所以皮肤感觉过敏,局部剧烈疼痛,深Ⅱ度烧伤伤及真皮网状层,由于神经末梢部分被毁,所以皮肤一般感觉迟钝,局部疼痛轻。Ⅲ度烧伤伤及皮肤全层,甚至皮下脂肪,肌肉和骨骼,由于神经末梢几乎全部被恢,所以皮肤感觉迟钝,常表现为无疼痛或仅有轻微疼痛烧伤疼痛与病程的关系根据烧伤临床发展的不同阶段,可将其人为的分为体液渗出期、急性感染期、创面修复期和康复期,各期之间相互重叠、相互影响、不同时期的疼痛特点不同。体液渗出期由于皮肤突然受热力损伤破坏。末梢神经暴露或毁损,所以根据烧伤深度的不同,表现为剧烈疼痛或疼痛消失。急性感染期由于创面暴露,水分丢失、创面结痂干燥,所以疼痛常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此期由于毛细血管的张力渗透压逐渐恢复,渗出在组织间隙的液体和电解质开始回吸收,同时,烧伤后炎性介质如组胺、5-羟色胺及前列腺素等也回收入血,也可引起疼痛。创面修复期由于长期卧床、翻身、反复的灯烤、输液、换药、手术,体位的限制和一些医源性操作使患者在感受持续性钝痛之外,还遭受突发,强烈的剧痛。康复期疼痛表现为刺痛奇痒和牵拉痛,由于深Ⅱ度和Ⅲ度创面愈合后均可产生瘢痕,造成挛缩畸形,瘢痕形成时刺痛奇痒,使患者无法忍受,功能锻炼时关节、肌肉的牵拉疼痛也常使患者想放弃锻炼。疼痛对烧伤预后有何影响烧伤会使机体产生短期的变化和严重疼痛,而患者因疼痛刺激出现焦虑、烦躁等症状。当疼痛难以忍受时,不断的挣扎会造成植皮存活率减低。疼痛可能会导致局部血管收缩,影响创面愈合。疼痛增加机体代谢率疼痛可以导致长期健康状态的改变,给患者留下永久的心理阴影。烧伤疼痛的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