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医生开错药致男童用药后死亡的处方分析和讨论2016年4月27日,4岁男孩洋洋生病在淮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因医生开错药,孩子输液后出现异常症状,最终抢救无效不幸身亡。淮南市医学会组织专家对这次事件进行了鉴定,结论为:一级甲等医疗事故,院方负完全责任。当地警方拿到鉴定结论后,已正式立案侦查,将按医疗事故罪追究当事医生的法律责任。从该院一级甲等医疗事故事件中看,很明显是医、药两方面综合因素造成。由于药房工作人员的失职,失去予以医生开错处方补救的机会。从药房角度来讲,药房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没有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从未进行过处方点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负有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当地警方拿到鉴定结论后,已正式立案侦查,将按医疗事故罪追究当事医生的法律责任。药房有关人员违反处方管理办法,按照医疗举证倒置的原则,如不能举证,将负“不能举证”的法律责任。一.不合格处方分析1.处方无诊断内容。2.克林霉素注射液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有配伍禁忌。3.克林霉素、阿米卡星与维库溴铵不宜合用。4.抗生素、抗病毒药、激素使用不合理。5.克林霉素注射液剂量超量。6.利巴韦林注射液剂量超量。7.利巴韦林注射液溶媒容量不合理。8.处方中维库溴铵药物与临床指症不符。9.处方中维库溴铵没有写规格。10.处方中无审核药师、调配药师/士、核对发药药师签名。二.讨论:1.门诊儿科处方不应该出现注射用维库溴铵。2.调配药品看到药架上高警示药物的标签,应当引起警觉。3.应实行电子处方和输液室打印输液标签。4.输液中加入地塞米松掩盖不良反应,耽误抢救时间。5.造成男童用药后死亡的药物。6.医院应实行审方制度防止医疗差错事故提高处方质量。处方点评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标准不规范处方1、处方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字迹难以辨认。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3、药师未对处方后记进行审核、调配、核对签名。4、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及体重的。5、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7、药品剂量、规格、数量、单位书写不规范不清楚8、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9、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10、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11、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5种药品的。处方点评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标准不规范处方12、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等适当延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