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健康评价的研究进展与方法河流健康的定义国内外河流健康评价的研究进展河流健康评价的内容赣江南昌段河流健康评价研究为例拟评价方法河流健康的定义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口数量的快速膨胀,人类对河流的干扰日渐增加,河流的健康问题日渐凸显并已在全球引起广泛重视。对河流进行保护和修复的前提是必须先判断和评价河流是否处于健康状态,由此,河流健康评价研究日渐成为研究热点。河流健康应包括河流的自然状态健康以及能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社会服务功能。然而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下,几大流域人口密集,水资源高度开发,难以实现河流自然、生态、社会服务各项功能都达到理想状态。因此,从我国实际状况出发,我国河流的健康应是在河流一定的自然结构合理和生态环境需求的条件下,能提供较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及社会服务功能,满足人类社会相应时期内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即在保持河流的自然、生态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的一种均衡状态下达到的河流健康。为此我们定义河流健康内涵为:在人类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协调下,保持河流自然、生态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相对均衡发挥的状态,河流能基本实现正常的水、物质及能量的循环及良好的功能,包括维持一定水平的生态环境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满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最终形成人类对河流的开发与保护保持平衡的良性循环。国外研究进展随着国际上对河流健康状况的重视,河流健康评价已经在国外很多国家幵展,形成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评价方法,其中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南非的实践最具代表性。(1)美国美国环保署(EPA)于1989年提出了旨在为全国水质管理提供基础水生生物数据的快速生物监测协议(RBPs),经过近10年的发展和完善,环保署(EPA)又于1999年推出了新版的快速生物监测协议(RBPs),该协议提供了河流着生藻类、大型无脊椎动物及鱼类的监测及评价方法标准。此外,环保署(EPA)还在1990年启动了环境监测评价计划(EMAP),用于监测和评价河流与湖泊的水质状态和变化趋势。在美国的中西部产生了一种重要的河流健康评价的生物学方法:生物完整性指数(IBI),最初用于鱼类,后又推广到其他生物,作为评价河流健康状况的工具以支持水资源计划和决策。美国、瑞典和意大利还采用了岸边与河道环境细则(RCE),用于快速评价农业地区小溪流的健康状况。(2)英国英国在河流健康评价方面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河流生境调查(RHS),用以评价河流生态环境的自然特征和质量,并判断河流生态环境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