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分期手足口病的分期•第一期:手足口病/疱疹性咽狭炎•第二期:脑炎,脑脊髓炎•第三期心血管功能紊乱期•3A期:临床表现:高血压,心动过速,高血糖,肺水肿,肺出血•3B期:临床表现:循环衰竭,低血压•第四期:恢复期(神经后遗症)病程发展病程发展•进入神经系统受累和症状体征,提示进去第二期,需要积极处理防止发展为第三期•进入第三期提示高危病例,持续时间短,死亡率高,•治疗:合理使用脱水剂,适当限制液体,•应用激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全面监护,对症支持治疗手足口病的门诊随访条件和处理手足口病的门诊随访条件和处理•随访条件:•1.急性起病,发热或不发热,体温《38.5度•2.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3.外周血象正常,WBC<12*10^9/L•4.血压正常•5.精神反应好,食欲下降不明显。手足口病的门诊随访条件和处理手足口病的门诊随访条件和处理•处理:•1.利巴韦林10-15MG/KG/D,分1-2次肌注•2.选择一种抗病毒中成药,例如:痰热清,喜炎平等,口服药:双黄连颗粒,三九感冒灵颗粒,玉屏风颗粒等手足口病的门诊随访条件和处理手足口病的门诊随访条件和处理•3.对于发热》38.5度,推荐应用含有扑热息痛的退热制剂,慎用可引起出汗量大,导致血容量不足的退热药物。•4.不宜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制剂;•5.初诊病例均应检查病人的体温,外周血象,血压•6.如果病程在5天之内者,每个随访病例每天复诊,复诊时应检测病人体温,外周血象,血压,若出现持续高热或WBC和血压增高,应及时转为流管病例:•7.若病程在5天以上者,病情变化及时随访。手足口病留观病例条件及处理手足口病留观病例条件及处理•留观条件•随访病例,尤其是年龄在3岁以下,病程在5天以内,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应在当地定点医院留观或住院•1.持续发热,体温》38.5度•2.外周血象增高,WBC>12*10^9/L。尤其是伴有中性粒细胞增高,BPC增高,CRP增高者。•3.精神差,呕吐。手足口病留观病例条件及处理手足口病留观病例条件及处理•处理:•1.继续使用利巴韦林肌注或静脉滴注,口服抗病毒中成药;•2.不能进食或进食少者应注意水电酸碱平衡以及营养供给,保持内环境稳定。•3.病程早期慎用抗生素和激素制剂,除有证据认为合并继发细菌感染时方能加用阿莫西林,大环内酯类或第一代头孢菌素中的一种抗生素。手足口病留观病例条件及处理手足口病留观病例条件及处理•4.上述异常如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