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房颤的原因及处理.ppt
下载文档

ID:122131

大小:2.92MB

页数:59页

格式:PPT

时间:2023-02-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房颤 原因 处理
心房纤颤的原因及处理 ICU 一 心房纤颤的理解 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 AF):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最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 心房无序的颤动失去了有效的收缩与舒张-心房泵血功能恶化或丧失 房室结对快速心房激动呈递减传导-引起心室极不规则的反应。心室律紊乱 心功能受损 心房附壁血栓形成 AF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 心脏病患者的发生率约为4%,进展期达40%AF的流行病学 发生率仅次于窦性心律失常和早搏,居第三位 健康人群中的发生率0.4%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率呈急剧性增加 成年人发生率为0.5%,60岁2%4%,80岁8-10%男性2.15%,女性1.71%AF的病因(一)房颤不论性别、年龄及有无器质性疾病均可发生 病 因 非器质性心脏病的AF病因 器质性心脏病的AF病因 AF的病因(二)非器质性心脏病的AF病因:中毒:药物,酒精 交感活性增强:焦虑,甲亢,嗜铬细胞瘤,药物,酒精,咖啡等 副交感活性增加:电解质紊乱:血钾过低、血钙升高 特发性:与遗传因素有关 是全身疾病的临床表现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冠心病 心肌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 缩窄性心包炎 肺心病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 器质性心脏病的AF病因:AF的病因(三)(3)功能性基质:心房的牵张与缺血、自主神经、药物(静脉异丙肾上 腺素)的影响、心动过缓或过速的存在。AF触发的机制-AF的触发必须有启动因素:房性期前收缩(1)AF的触发由异位兴奋灶引起:多位于肺静脉,并有起搏细胞的存在。或(2)解剖学基质:心房肌的纤维化、扩张、心房梗死、心房外科手术等。一.症状:有症状:病人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AF合并冠心病病人可出现心绞痛、眩晕、心力衰竭及休克。AF合并二尖瓣狭窄可伴有肺动脉高压、急性肺水肿导致咯血。无症状:某些慢速型及中速型房颤病人可以无任何症状。临床表现(一)二.体征:房颤的三大体征: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齐及脉搏短绌。临床表现(二)栓塞征:房颤患者可发生脑、肺及四肢血管栓塞征。f波:频率、振幅、形态完全不等,代替P波 心电图特点(一)f0.1mv,粗颤,频率低;对药物或电击复律效果好,复发率低 f0.1mv,细颤,频率高;对药物或电击复律效果差,复发率高 f波通常在、aVF及V1导联比较清楚,其他导联常不清楚 R-R间期:绝对不等 心房激动不能下传,在房室结内形成隐匿性传导,室率明显慢于房率。心电图特点(二)QRS波:形态变异,由于融有f波。心电图特点(三)AF前常伴有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并有P-on-T 现象 心电图特点(四)AF分类(一)一 根据持续时间分类:1.首初发房颤:首次发生的房颤 2.3.4.阵发性房颤:持续时间7D,一般 48h,多数为自限性 持续性房颤:持续 7D,干预后才能恢复窦律,多有器质性心脏病 持(永)久性房颤:持续1y 5.慢性房颤:持续存在,且患者已处于适应状态 6.沉默性房颤:因脑血栓或其他原因住院而发现房颤但患者无明显症状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2010版心房颤动管理指南 二 按原因分类:1.病理性房颤(占70%):器质性心脏病导致心房扩大、心房肌纤维化、心房的代谢增加等。2.独立(孤立性、特发性)性房颤:排除性诊断,指无明确病因,但目前认为与肺静脉起源等有关。AF分类(二)1.慢速型房颤:心室率60次/min;老年或病程久者 2.中速型房颤:心室率在60100次/min;3.快速型房颤:心室率在100180次/min之间;4.极快速型房颤:心室率180次/min 常见于合并预激综合征。快速型和极快速型房颤对血流动力学产生严重影响,易致心衰、缺血及室颤 AF分类(三)三 根据心室率分类 AF的危害(一):一 血栓栓塞:是房颤最常见并发症之一,AF持续48小时就有可能 在心房形成血栓,发生率与年龄、心房大小和基础心脏病 有关。占房颤患者并发全身栓塞中的75%脑栓塞的栓子主要来自左心房和心耳部,是AF患者 致残率最高的并发症及主要死亡的原因。发生率为2%6%,比正常人群高5倍 非瓣膜性AF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是非AF的2-7倍。瓣膜性AF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约为非AF的17倍。AF的危害(一):(一)脑栓塞(缺血性卒中):(二)周围动脉栓塞:周围动脉栓塞的患者80%有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心脏附壁 血栓脱落后,随动脉血流向体循环远端造成急性动脉栓塞(三)肺栓塞:房颤患者右心的血栓脱落造成肺动脉及其分支的栓塞发生肺栓塞 肺栓塞的病死率高达20%40%。AF的危害(二):二 心功能不全:房颤并快速心室率时,如果心脏功能基础较差,引起心排血量显著、急剧降低,导致急性心力衰竭。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较为常见。三 心源性猝死:快速房颤时,心室率加快,冠状动脉灌注量减少,可导致心脏骤停。房颤导致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有:房颤伴有预激综合征、肺动脉栓塞、心衰。AF的危害(三):纠正诱因与病因 治疗原则:控制节律(恢复窦率、维持窦率)控制室率(保留房颤、控制室率)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1)同步直流电复律:体外、心内直流电复律 对于心室率快、症状重且有血流动力学恶化的AF患者 体外直流电复律常作为一线治疗 非药物治疗:(2)射频消融治疗:(3)外科治疗:消融,节段性电隔离,环肺静脉线形消融(4)起搏治疗:弥补心室率慢及房颤心室律不规则导致的心室充盈不足 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一)一 药物复律:奎尼丁:氟卡尼:普罗帕酮:胺碘酮:药物控制室率-适应症 不适合药物转复或药物及电复律转复失败的患者,治疗 目的是控制心室率,控制室律也是一线治疗手段之一 下列情况建议首先选择室率控制:高龄患者 急性房颤发作 严重心衰伴发房颤 EHRA:无症状 EHRA:症状轻微,日常活动不受限制 EHRA:症状严重,日常活动明显受限 EHRA:不能从事任何活动 欧洲心律学会(European Heart Rhythm Association,EHRA)药物控制室率-室率的控制目标 依据:目 标 严格室率控制 宽松室率控制 EHRA、EHRA、运动:90-115bpm 110bpm 药物控制室率-室率的控制目标 静息:60-80bpm 药物控制室率-药物分类 药物是首选 受体阻滞剂 钙拮抗剂(非二氢吡啶类)洋地黄类 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等 1.对于有明显症状或伴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快速房颤-毛花甙C(西地兰):0.20.4mg,半小时后酌情重复上述剂量 特点:对控制静息时的室率有效,对控制应激时的心室率无效 注意:有加速旁道传导作用对于预激综合征伴房颤要慎用 药物控制室率 药物的选择(一)根据伴发疾病方面选择 2.增强应激时房颤心室率的控制,-受体阻滞药:注意:心衰未得到控制时要慎用 药物控制室率 药物的选择(二)3.减慢房室结传导速度,减慢安静及应激时房颤的心室率-钙离子拮抗药:维拉帕米、合心爽 特点:合并支气管哮喘时首选维拉帕米510mg 注意:对有心衰患者不主张应用,因有负性肌力作用 药物控制室率 药物的选择(三)4.冠心病伴房颤:胺碘酮(或-受体阻滞药)+硝酸异山梨酯(异舒吉)药物控制室率 药物的选择(四)5.高血压伴房颤:降压治疗同时选用合心爽或维拉帕米 6.心衰伴房颤:纠正心衰同时胺碘酮 7.甲状腺功能亢进伴房颤 选用非选择性的-受体阻滞药,普萘洛尔(心得安)药物控制室率 药物的选择(五)8.哮喘、肺心病患者:可用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9.预激综合征(WPW):WPW患者若发生房颤,特别因快速室率应接受射频消融治疗。伴有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快速室率的房颤时,应进行直流电复 律预防心室颤动。血液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可应用胺碘酮和伊布利特。禁用静脉内洋地黄类药物、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受体阻滞剂。首选射频消融术 当一种药物不能满意控制心室率时可以两种合用 药物控制室率 药物的选择(六)维持量 无 50 g/(kg min)515mg/h 无 0 51mg/min 无 药 物 美托洛尔 艾司洛尔 地尔硫卓(合心爽)维拉帕米(异搏定)胺碘酮 普罗帕酮(心律平)毛花苷丙 负荷量 2 5-5mg 0 5mg/kg 0 25mg/kg 0 0750 15mg/kg 150mg 12mg/kg,0 4mg 起效时间 5min 5min 27min 35min 5min 5min 4050min 注意事项 Bp,HR,哮喘,心力衰竭,传导阻滞 Bp,HR,哮喘,心力衰竭,传导阻滞 Bp,心力衰竭,传导阻滞 Bp,心力衰竭,传导阻滞 Bp,窦性心动过缓 Bp,HR,哮喘,心力衰竭,传导阻滞 洋地黄中毒,HR,传导阻滞 常用的控制室率药物用法 1.阻滞剂和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控制持续性、永久性房颤或需紧急处理的房颤室率 依据药物适应症方面 药物控制室率 药物的选择(七)2.胺碘酮和洋地黄类药物:静息时室率较快的患者以及心力衰竭的患者。3.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结合应用洋地黄类:有助于室率的控制,但应注意剂量,避免心动过缓。4.胺碘酮和洋地黄类药物:无房室旁路的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 1.阻滞剂: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哮喘患者慎用 注意!2.钙拮抗剂:心力衰竭的房颤患者不主张应用 3.洋地黄类药物:不单用于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室率控制 4.洋地黄、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和阻滞剂:禁用合并有预激综合征的房颤患者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不能应用阻滞剂的患者可选择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特殊情况下房颤的处理:阻滞剂可以预防术后房颤发生 胺碘酮可减少术前房颤的发生率 6.肺脏疾病:应首先纠正低氧血症和酸中毒。阻塞性肺脏疾病患者发生房颤时首选钙离子拮抗剂。房颤导致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时,建议直流电复律。茶碱和阻滞剂不应用于发生房颤的气道痉挛性肺脏 疾病者。指南中指出: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及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应当 选择胺碘酮作为控制室率的一线用药,强调胺碘酮控制室 率的必要。若药物控制室率不佳,则可选择消融房室结及起搏器。胺碘酮在房颤治疗中的应用 胺碘酮-药理作用 为心脏离子多通道阻滞剂 1.轻度阻断钠通道(阻断Na内流)2.阻断钾通道(阻滞K外流)3.阻滞钙通道(阻滞Ca内流)4.非竞争性阻断和受体 有类似受体阻滞剂的作用,但作用弱,因此可与受体阻滞 剂合用。静注后5-10分钟起效,停药可持续20分钟4小时 胺碘酮-代谢 主要在肝内代谢消除,代谢产物去乙基胺碘酮依然 有药理活性 1.抑制窦房结和房室交界区的自律性 2.减慢心房、房室结和房室旁路传导 3.延长心房室肌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延长旁路 前向和逆向有效不应期 4.有广泛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5.提高室颤阈 胺碘酮-临床作用 最终:1.对冠状血管等平滑肌具有舒张作用,扩张冠状 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心肌做功和耗氧量,保护缺血心肌等作用。2.几无负性肌力作用。胺碘酮-临床作用 静脉胺碘酮-在房颤中的使用 负荷量:5mg/kg、150mg、2.5-7mg/kg,5%GS稀释10min、5-30min推注完毕 如无效10-15min后追加150mg,室率控制通常需要1小时 维持量:第1个24小时(共900mg):前6小时 1mg/min,后18小时0.5mg/min 第2个24小时 (共720mg):0.5mg/min 负荷量和维持量的关系:只有负荷量没有维持量则药物浓度不能维持 只有维持量没有负荷量则延迟起效时间 房颤急性发作时应用高剂量的静脉胺碘酮更有效 静脉胺碘酮-在房颤中的使用 急性期不良反应 -低血压-肝功损害-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耗竭交感神经末梢递质)-静脉炎 慢性期不良反应-甲状腺功能异常 -肝损害 -肺毒性 胺碘酮 不良反应 胺碘酮-减少不良反应措施-减少快速静脉推注负荷量 -延长静脉推注负荷量时间 -增加每分钟的维持剂量 不良反应的风险呈剂量和输注速度依赖性 如何避免低血压 低血压是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6%,主要与注药速度有关,直接扩张血管,助溶剂也有轻度降低体循环血管阻力作用-减慢推注速度、适当扩容、血管活性药 1.升压药:多巴胺、肾上腺素、(异丙肾?)2.避免低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