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由于事故单位最了解事故现场的实际情况,可以尽快控制危险源,实施初期扑救,所以,事故单位积极实施自救是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救援形式。我国政府和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十分重视企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1997年,原化学工业部就公布了关于实施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重大化学危险源管理的通知(化督发[1997]459号文),提出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写提纲。平安生产法第十七条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平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危险化学品平安管理条例第五十条中规定,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企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程序和区域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程序根本一致,包括编制的准备、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预案编制、预案的演习和修订、审核实施。但企业危险化学品事故更强调其针对性、专业性。另外,企业应急救援预案应并入地方政府编制的区域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中,以有助于增进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相互了解,也确保了企业应急救援预案作为区域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有机组成局部,在紧急情况下实施。一、编制的准备1.成立预案编制小组。企业应组织平安、环保、生产、设备、医护等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组成编制小组。小组成员最好包括来自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代表,以保证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区域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一致性,实现当事故扩大或涉及到厂外时,与区域性应急救援预案实现有效衔接。2.相关资料收集。包括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企业的危险化学品品普查,企业事故档案,国内外同类企业的事故资料,相关企业的应急预案。3.企业应急资源。在紧急情况下,企业所具有的包括人力、设备和供应等方面的应急资源,如全职和兼职的应急人员、消防供水系统、个体防护设备、毒物检测设备、医疗救生设备、交通设备、通讯设备等。4.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周边人口分布情况以及当地可动用的社会应急资源。二、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是编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的关键和主要依据。关于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具体做法和相关规定,可参阅国家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局即将公布的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装置、设施现状平安评价管理方法。三、...